愛伊米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白起

戰國是一個將星璀璨的時代,長達數百年的兼併戰爭,好像並沒有讓那個時代疲軟。

相比後來的三國時期,二十四名將中後期只有鄧艾與姜維末位上榜,戰國後期依然名將如雲,白起、廉頗、李牧、王翦等大將縱橫疆場,給戰火紛飛的戰國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更讓人對那段撲朔離迷的戰國史為之著迷。

《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戰國四名將的功績。而白起更是當仁不讓的四大名將之首,他這一生歷經大小70餘戰,從未有過敗績,司馬遷評價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一場伊闕之戰,白起殲滅韓魏24萬聯軍,由此蕩平了秦國東出之路的阻礙;郢都之戰中,白起大破楚軍,迫使楚國遷都,泱泱楚國從此一蹶不振;秦趙對峙的長平之戰中,白起一舉殲滅45萬人趙軍,開創了中國大規模圍殲戰的先例。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而在白起活躍的30年間,有超一百萬死於白起之手,佔整個戰國時代總戰死人數一半之多。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白起殺死魏韓聯軍二十四萬。公元前279-278年——鄢郢之戰,白起水淹鄢城數十萬。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白起殺死趙魏聯軍十三萬。公元前264年——陘城之戰,白起斬殺韓軍五萬。公元前262-260年——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五萬。《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軍事上的輝煌,是以百萬殺戮換來的結果,

按照這個功績,不出意外的話,白起當之無愧是開國功臣,與東漢的馮異、岑彭一樣,將位列雲臺,封侯掛印。

白起確實當得起這份榮譽,公元760年唐肅宗將白起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公元1123年,宋代最窩囊的一個皇帝宋徽宗為古代七十二位名將設廟,白起也位列其中。

然而不幸的是,在長平大戰取得軍事勝利不到兩年時間,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賜劍自殺,而通常關於白起之死的說法有三點,分別是功高震主、小人讒言以及不聽號令,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功高震主 不思保全

歷史上因為功高震主的被殺的名將很多,同時代先走一步的李牧也是如此,後世更有蒙恬、英布、韓信、長孫無忌、岳飛、常遇春等,好像名將非正常死亡都可以用功高蓋主來論證。但這樣解釋是很偏頗的,功高震主不一定會導致被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唐朝的郭子儀、南宋韓世忠、晚清的曾國藩就實現了明哲保身。

這些名將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贏得生前身後名,主要得益於他們專心把仗打好,對政治沒有做過多幹預,有些甚至急流勇退,讓當權者對其徹底放心。

將相失和 遭受陷害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是也”,西遊記也有句話叫做“龍逢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常常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一個掌握權柄的小人,甚至可以改變王朝的命運。長平之戰後,白起的聲望達到頂點,時任秦朝宰相的範睢擔心白起聲望超過自己,就忽悠秦昭王接受趙國割地求和,而白起主張把握伐趙良機,徹底解決趙國問題,然而秦昭襄王還是聽從了范雎的建議,範睢又屢屢向秦昭襄王獻讒言汙衊白起謀反,而白起面對這把鋒利的口舌之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范雎陷害與白起之死有關,但造謠生事、歪曲事實並非沒有破解之道,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面對謠言最好的破解之道在於勇於否認,然後告訴有權處置謠言之人,你被散播了謠言,並找到謠言的立足點,進行一一澄清,如此謠言即可刃而解。

料想白起一定沒有做這些動作,自負 的他多半無視謠言的存在,然後所作所為又恰好給謠言留下了口實,這樣便完全陷入被動了。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不聽號令 被逼絕路

范雎成功說服秦昭襄王停止攻趙後,經過短暫的休養生息之後,趙國軍隊得到了喘息之機,此時的秦昭襄王又想起了伐趙。或許是范雎的讒言奏效,或許是秦昭襄王也認識到自己在伐趙大業上的錯誤判斷,因此一開始並沒有讓白起前去。

不出白起所料,此次伐趙以大敗結束,

於是秦王提出讓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列舉了四大原因拒絕了;

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攻趙,再次大敗,白起反而當著眾人說嘲笑秦昭襄王不聽自己的計謀,以至今日的局面!“秦昭襄王大怒,

二請白起白起出兵,白起再次推辭

三月後,秦軍接連戰敗,秦昭王三請白起出兵,白起仍未有明確答覆

,秦昭王以為白起仍未成行,於是便賜死白起。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邯鄲保衛戰

這幾大原因中,

功高蓋主和小人讒言就像一個不定時的炸彈,而白起三番四次不聽號令則成為炸彈的導火索,瞬間引來殺身之禍。

按說白起雖然政治經驗不多,但很多謀略都是相通的,白起難道不懂得權衡利弊嗎?當然也不是

白起之所以不願出兵,與他自己所描述的四大形勢不無關係,

但促使他堅決不肯覆命的真正原因,正是基於他自己權衡利弊的考量。

他覺得此時的趙國已極難攻下,不出兵反而是一種明哲保身的需要,況且他對不聽號令已經屢試不爽了,壓根不知道不接受命令會有什麼惡果。

在他被封武安君的前兩年,白起就聽從了一位縱橫家的言辭,體驗過不聽號令的快感。

這位縱橫家的名字,

叫蘇厲

,蘇秦的弟弟。

可能很多人對蘇厲感覺比較陌生,我們把記憶暫時回到高一時代的課堂,《過秦論》中有這麼一句話

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

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

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狂生賈誼把蘇厲、樂毅放在一起,是極高的評價的,認為他能通其意(有合縱抗秦的主張)。而蘇厲的表現的確不一般,公元前281年,白起伐楚,大敗楚軍,楚王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向秦講和。接著,秦昭襄王又讓白起攻打魏國,蘇厲看出周王室與魏國唇齒相連,於是面見周君,周君派他前去勸說白起退兵。

蘇厲到了白營,向白起講述了一個故事,說楚國有個叫養由基的人,射箭百發百中,但是因為不懂休息,一發沒中就前功盡棄了。然後對白起說,你的功勞如此之多,未嘗一敗,如果這次不勝的話,你也就前功盡棄了。

白起可能有意保持自己的連勝紀錄,聽到這裡恍然大悟,於是向秦昭襄王稱病不出了。

戰國後期的魏國並不是特別強大,白起尚且拒絕出兵,想必稱病這一招套路用了太多次,連秦昭襄王都不相信了。

白起悲劇反思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白起很早就有保全自己名譽的思維,只是軍事上所向無敵、運籌帷幄,並沒有讓在政治上也如魚得水,他甚至不知道功高蓋主加上不聽號令對國君而言意味著什麼,直到被賜死的那一刻,他也只是把這一惡果歸於自己一生屠戮太多,應該有此報應。

“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史記》

白起之死並非一個死局,他的悲劇來源主要是在權衡利弊上思慮不周,透過白起的這個例子,對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權衡有什麼樣的啟示呢?

1、要有大局意識

秦國在幾次對趙國用兵失敗的情況下,要求白起用兵,白起卻逞一時意氣拒絕出兵,如果白起願意拿出誠意,即使戰敗,相信秦昭襄王也不會遷怒於他,此外所有的汙衊之語都可以不攻自破。

但是白起的權衡在於不想承擔軍事上的失敗,缺乏大局意識。因此我們在做決定時,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影響了整個的工作安排和進展。

2、要有輕重緩急

秦昭襄王在第二次催促白起出兵時,白起沒有表示出絲毫的情願,一直等到第二年的春天,而此時趙國大將廉頗率趙軍在邯鄲保衛戰中頑強抵抗,趙相平原君趙勝亦散家財於士卒,鼓勵軍民共赴國難,秦國在這種戰爭中已有五校(每“校”8000-10000人)陣亡,巨大的傷亡都因白起不分輕重緩急,秦昭襄王已徹底對白起失望。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將事情分為輕重緩急,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在決策的時候,把時間、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才能對自己有利。

3、要能兩頭兼顧

在拒絕出兵的問題上,白起始終堅持趙軍此時不可戰勝的觀點,拒不接受秦昭王的任命,

他一貫堅持自我正確的背後,只是證明秦昭王的失誤,絲毫不顧及秦昭襄王的尊嚴。

秦昭王一開始還不甘心,以為只是鬧脾氣,還派出了范雎去勸說白起,但是白起並不吃這套,無視秦昭王已經過了度了。因此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要從一個極端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要堅持把握一個尺度,而且,也沒有必要把事情做絕,採用中間路線。

總結:古人講究中庸之道,做事不偏不倚,始終抱有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白起死於對功高震主的不知不覺,死於面對謠言的無力迴應,死於不懂正確權衡利弊。我們的生活同樣是個複雜的世界,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明瞭自己的處境,當受到質疑能夠給予漂亮的回擊,真正做到權衡利弊,讓自己和家人在和諧美滿的環境下生活。

白起:一生歷經70餘戰,未有敗績,卻為何落得賜劍而亡

千秋功罪,留待後人評說,歷史的價值在於還原真實的事件和鮮活的生命。

我是文青社,專注原創出品,感謝您的關注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