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一直以來,人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外行指導內行”,在軍事上更是如此,行軍打仗,動輒便是數十萬兵力的調動,作為軍隊的指揮,不僅承擔著戰爭勝敗的責任,更是揹負著身後全國百姓的安危。如果把軍事指揮的權力交給一個不懂行的“外行人”,帶來的結局之慘重就可想而知了。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軍隊指揮身上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圖為軍隊演習訓練)

在中國歷史上,被這種外行人“瞎指揮”的例子就有不少,其中有三次臭名昭著的“瞎指揮”,不僅導致了戰爭失敗,更是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造成了國家的衰敗與毀滅。後人也常常把這三次慘敗時常拿出來警醒人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多麼有道理的一句話。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古代戰爭

西北支柱倒塌

北宋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經常被來自北方的金國、來自西北的西夏所侵擾。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北宋自斷西北支柱的愚蠢行為有莫大的關係。公元1126年,金軍進攻太原,而太原是北宋防線的核心,因此北宋派出了名將种師中去解圍。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种師中殺敵

种師中熟讀兵書,久經戰火,對於如何對付北方的金國非常得心應手,他剛到太原就打了幾場小勝仗,擊退了包圍圈,令北宋上下驚喜不已。但种師中清楚,金軍的主力並未被消滅,而且自己計程車兵只有依託堅固的城牆防守,才能抵抗住金軍的鐵騎。但後方北宋朝廷認為要給金國慘痛的教訓,嚴令种師中帶兵乘勝追擊。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太原保衛戰

种師中不敢違抗朝廷命令,只能帶兵追了過去,結果中了金軍的包圍,戰死於亂軍中。此後北宋再也沒有一個能抵抗金軍的將才,逐漸走向了滅國的方向。

大唐盛世的覆滅

唐玄宗是一個爭議很大的皇帝,大唐在他的手裡被打造出開元盛世的局面,但也是在他的手裡走向了衰落。其中,他在軍事上的“瞎指揮”就是一個重要原因。756年,安史之亂中,安祿山的軍隊直逼長安,作為長安的門戶,老將哥舒翰親自鎮守潼關。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安史之亂

哥舒翰憑藉潼關高大厚實的城牆,不斷消耗安祿山的兵力,同時還時不時發起夜襲,令敵軍寢食難安。只要多拖一段時間,安祿山必然被來支援的各地援軍包圍,但唐玄宗卻不滿足兩軍相持的現狀,要求哥舒翰儘快主動出擊,消滅敵軍。

哥舒翰如何苦勸都是無用功,氣得他扔下頭盔就出城作戰,最終被兵力更多的叛軍包圍,全軍覆沒,潼關也丟了。唐玄宗這才後悔不已,但為時已晚,只能連夜逃出了長安。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哥舒翰

大明王朝的終結

明朝末年,大明處於內憂外患交加的困境中,內有各地農民義軍風起雲湧,外有女真人虎視眈眈,因此崇禎皇帝急需一個能培訓出大量合格兵力的人才。孫傳庭就是這麼一個練兵好手,因此崇禎將他從監獄裡特赦出來,負責在陝西練兵。不過,隨著李自成的義軍在河南取得了節節勝利,崇禎有點坐不住了,一直催促孫傳庭儘快出兵。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孫傳庭

兵部尚書勸諫崇禎,練兵之計不可急於求成,孫傳庭這支正在訓練的兵馬已經是大明的最後家當了,而且軍隊的糧草問題也還沒解決。但崇禎一點也聽不進去,連下三道聖旨。

迫於皇威,孫傳庭只能將尚未完全訓練完畢的部隊拉出來打仗,結果由於糧草不足,軍隊的戰鬥力也發揮不出來,被打得大敗,而孫傳庭被義軍斬殺。大明失去了最後一個能練兵的人才,也失去了最後的家當,最終走向了滅亡。

中國歷史上三次非常有名的“瞎指揮”,每一次都損失了一位國之柱石!

孫傳庭像

可見,這些外行指導內行的事例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對於人才,還是應該給足支援,而不是成為人才辦事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