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起來看,《史記》中的成語典故與常識考點

一起來看,《史記》中的成語典故與常識考點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在省考常識出題中,歷史人文類佔比較大,這個模組要求學生知識儲備充足並記憶準確,有時候歷史人文的知識不僅在常識部分考查,也會在邏輯判斷中的類比推理考察,比如成語對應歷史人物等。因此歷史人文這部分知識考生千萬要重視,注重平時積累,切莫考場抱僥倖心理胡亂瞎蒙。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下高頻考點《史記》中的成語典故及其考點。

典故 01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西漢剛建立時,漢高祖劉邦宴請群臣,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會失敗?”大家眾說紛紜。他在宴會上稱讚張良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說,張良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鬥的勝利。

典故 02

高陽酒徒 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高陽:是地名,在今河南杞縣。秦末酈食其即此鄉人,他跟隨劉邦時對劉邦自稱“高陽酒徒。後來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典故 03

毛遂自薦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戰國時,秦軍主將白起,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大敵當前,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去楚國。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到了楚國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

典故 04

沐猴而冠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秦末,項羽在關中佔據為王,後來他想回到江東,他覺得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意思就是富貴就應該回到故鄉,不然就像是夜晚裡穿好看的衣服,有誰能知道呢?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

典故 05

膠柱鼓瑟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孝成王聽信了秦國間諜散佈的謠言:秦軍最怕趙括擔任將軍。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藺相如勸阻說:大王憑名聲用趙括,就像是把膠把瑟上的弦柱粘住來彈瑟,音調不能變通一樣,他不懂得隨機應變。趙王不聽。結果,趙軍被秦軍打敗,40萬大軍被活埋。趙國幾乎滅亡。

1※ 考點1

成語出處與成語之間的對應

2※ 考點2

《史記》中的成語具體出自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中的哪個,需要熟知故事主人公,2018年行測考試中出現過。

3※ 考點3

成語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後排序正確的,這個難度較大,在2014年行測考試中出現過,需要大家對成語故事背景的時間有所瞭解。比如,是戰國、秦,還是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