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古公亶父(周太王)遷岐後,周人就一直臣服於商,持續到了姬昌(周文王)晚期。由於周人迅速崛起,嚴重威脅到了殷商的西北統治,於是商紂王將西伯姬昌抓了起來。七年之後,商紂王釋放了姬昌,不久之後姬昌起兵造反,並開始了新一輪擴張,史記對此有所記載,只是其中存在一些內容讓人費解之處。

《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黎國)。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

根據史記記載,姬昌首先以理服人,化解了虞芮之爭,於是諸侯都說“西伯蓋受命之君”,似乎表達的是虞芮投靠了周人;接下來兩年,姬昌攻打北方的犬戎,甘肅的密須;之後,姬昌突然攻打遠在山西東部的黎國,與河南西北部的邘國,這兩國都很靠近殷商都城屬於商朝鐵桿同盟,說明姬昌已經明確造反;最後,姬昌滅掉了崇國,並將都城遷徙到了豐地(西安一帶),後來周武王在豐地河對岸建立了鎬京。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以上述記載來看,姬昌透過崇國北部出兵,征服虞國、芮國,再透過這兩國進攻黎國與邘國。然而,從軍事戰略上看,如果沒有徵服黎國西部的區域,包括上圖畫問號的區域,那麼姬昌攻打黎國與邘國時,問號區域一旦重兵出擊,他將面臨後路被切斷的風險,乃至由此導致全軍覆沒。顯然,歷史現實與軍事規律相矛盾,史記卻沒有給予明確的解答。

攻打黎國與邘國,縱兵殷商準核心區域一帶,無疑會動搖殷商的統治基礎,政治效應非常大,讓天下諸侯看到殷商虛弱到在準核心區域任由周人來去。但反過來,一旦周文王遭遇軍事失敗,那麼後果不言而喻,諸侯們必然不敢輕易叛商投周,這對周文王將會是一記重擊。

那麼,姬昌攻打黎國與邘國,到底是屬於軍事冒險,還是步步為營的軍事行動?其實,《周本紀》中隱藏了一個重要諸侯國,而此國還與姜子牙有關。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欲要揭開這一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問號區域有什麼諸侯國,而根據甲骨文卜辭、考古、地望、史料來看,問號區域有一個叫“呂國”的諸侯國。

相傳,大禹治水的助手伯夷,因為“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而被封在了呂地。至於其區位,古代不少學者認為是在河南南陽(下圖,呂侯墓),清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六》記載“當成周(洛陽)者,南有申、呂,是也”。

然而,種種證據表明,呂國是在山西一帶,以下是四個重要證據。

首先,甲骨文卜辭記載“於呂,王乃田,亡災。貞,呂不受其年。丙辰卜,谷貞曰,吉方及口方敦呂。”商王多次巡視呂國,並卜問呂國豐不豐收,說明呂國位於殷商較為核心的統治區域內,與殷商關係密切;吉國曾攻打過呂國,考證知道吉國位於山西西部,因此呂國應與其相鄰,或山西西部或南部。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其次,從地望上看,山西中西部有“呂梁山”,西南部“呂鄉”、“呂城”等名稱,應該是呂國留下的歷史遺蹟。

第三,在甘肅靈臺縣等地,考古發現不少西周初期墓葬,其中發現一件青銅器上銘刻了“呂姜作簋”。從銘文上看,這是呂國嫁女,嫁到了古須密國,呂國與須密兩國聯姻。顯然,從距離上來看,呂國應該在山西西部或南部,畢竟南陽距離古須密國太遠了。

第四,從史料上看,西周中期的周宣王,曾將呂國的一支遷徙到了南陽,在此建立了呂國。不過,史料中沒有說明原先呂國所在區域。

由此可見,商代呂國不在河南南陽,而是在如今的山西地區。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等認為呂國在山西西南部或西部,大致位於上圖的問號區域。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隨著周國崛起、以及殷商衰落,虞國、芮國、呂國等的位置越發關鍵,成為阻擋周人東進的重要防線。那麼,在商周博弈的歷史大潮中,這些諸侯國該如何選擇呢?筆者認為,紂王釋放姬昌後,虞國、芮國、呂國等國先後臣服於周國,最為符合當時的歷史。

古公亶父遷岐之後,透過與羌人、殷商聯姻,周人迅速崛起,從一個逃難部落迅速成為西部第一諸侯,由於周人強勢崛起,所以商王才會殺了季歷(周文王之父)。商紂王時期,由於東夷造反,紂王需要對東夷用兵,不得已才對周國採取綏靖政策,擔心激反西部諸侯引發更大的動盪,所以才會釋放姬昌,至於美女珍寶賄賂而放姬昌,只是文人醜化紂王的手段罷了。

因此,當時周國猶如旭日東昇,兵鋒銳利。更為可怕的是,姬昌是一個具有雄心壯志的君主,面對擋在東進路線上的諸侯國,他會怎麼做呢?毫無疑問的套路是,先威逼利誘,不行就會兵臨城下。

所謂姬昌化解了虞芮之爭,得到兩國的臣服,其背後更關鍵的應該是周人的武力威懾。殷商遠水救不了近火,虞芮直面周人的滅國威脅時,兩國只能臣服。與此同時,呂國直面周人的威脅時,它也只能臣服於周國,否則就會像崇國一樣被滅。或者,早在虞芮之前呂國就已臣服周國,在呂國的幫助下,虞芮兩國更是隻能臣服。至於山西中西部的“吉方”等國,可能因不願臣服而被周人滅掉了。

由於虞國、芮國、呂國等國的臣服,讓姬昌有了攻擊黎國與邘國的安全通道。其實,作為一代雄主,姬昌不太可能過於冒險,他的軍事行動必然有所保障,只是史記將呂國投降隱藏了,才導致本文開頭的疑問。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關於呂國臣服於周人,還有一個重要證據,即是姜子牙。

根據《齊太公世家》記載,姜子牙是呂國之後,不過是庶出的一支,早已淪為窮苦平民,大約是在紂王釋放姬昌後,投靠了周國。

但這段記載疑問頗多,比如:姜子牙作為呂國的後裔,在投靠姬昌後不久,姬昌就開始攻打黎國與邘國,那麼姜子牙投周與呂國臣服於周,是時間上的巧合,還是兩者是一體的?史書記載姜子牙是窮困平民,但當時還是“王侯將相真有種”的社會,姬昌僅僅憑藉一番交談,就認為一個窮困平民是“興周聖人”,進而任命他為“太師”?

顯然,以上兩個問題最符合邏輯的解釋是,姜子牙是能左右呂國政局的大人物,背後有著足夠的籌碼——呂國,姬昌對呂國投誠期待已久,所以才將他稱為“太公望”,才會任命他為太師,背後折射的是呂國叛商投周,導致殷商西部防線遭到戰略性破壞。

姬昌敢打黎國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難怪姜子牙投奔周國

可見,由於東夷的牽制,商紂王無奈地在西部採取綏靖政策,任由周人擴張,導致周人愈發強大;在此過程中,呂國與姜子牙直面周人的兵鋒,或是看透天下大勢而主動投靠周人,或是處境艱難迫於無奈而投靠周人;呂國、虞國、芮國等先後臣服周人後,於是姬昌才去攻打黎國與邘國,以進一步動搖殷商統治。

因此,在商周交替的歷史大潮中,周文王、姜子牙、商紂王等人的行為,其實都是基於自身利益的選擇,談不上仁不仁、惡不惡,至於周文王“仁義無雙”、商紂王“惡貫滿盈”的形象,不過是古代文人在政治或學術上表達的需要罷了,但為了自圓其說邏輯自洽,於是有意無意的隱藏了一些歷史事實。

參考資料:《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