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對照24史,曹操、劉備和孫權誰更像皇帝?

《三國志》對曹操的評價其實最耐人尋味。只是現在沒人看,或者看不懂而已。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似乎每句話都在讚揚他。事實上,陳壽用的4個人物例子是這樣的:

1、申不害:戰國時的

韓國宰相

。推動了國家的繁榮。而他喜歡玩弄權力,有濫用公權為自家謀利的事蹟。有因推薦窩囊廢親戚,而受到了國君的面責。2、商鞅:……戰國的第一改革家,結局是

得罪新王而被分屍。

3:韓信:“兵仙”。是歷代公認的中國兵家排名前十的人物。因得罪劉邦以及封王的事情,最後

被呂后滅族。

4、白起:戰爭機器,歷代公認排名兵家前十的另一個傢伙。因不服從秦王而被判死刑。

如果《三國志》

只舉1個例子,或者4個當中有1個是正常的

,我們也不必有太多的腦洞。但這4人都有的消極的行為,而且全是跟國君鬧掰的大臣,如果再看不懂也就是屁股問題了。

陳壽的意思很清楚。他覺得:曹操就是一個不受控制的多刺大臣。說到底,就是個以下犯上的主。

“我做周文王”啥的?就是他自誇自擂的小作文。

在歷史學家眼裡,完全就是個“呵呵”。

曹操對應的:就是那種只會做事但不會做人的臣子。這類人到底是“能臣”還是“奸臣”,主要還是看天子的力量,也就是《演義》裡的:“亂世奸臣,治世能臣”。

此外,把曹操和一群大臣相比,本身就很有趣。

就算是孫權,也是用越王勾踐的級別來做對應,

但阿滿卻驚訝地發現自己無法沾上君主的光芒——現代網文的主流彩虹屁:“曹操死前也是漢朝大臣”,《三國志》似乎也對此感到擔憂啊。哈哈……

還有,

這4個例子如實反映了曹操的4大問題

:1、申不害對任人唯親:一群窩囊廢的曹氏家將,常年壓制“五子良將”。2、商鞅對曹操的變法:迅速有效,但異常殘忍;3、韓齊王對曹魏王。4、白起坑殺對他的徐州之屠。

沒一個是多餘的,還

都是24史裡的著名人物。

《三國志》惜墨如金:12個字,就把1個複雜的人設拿捏得死死的。可能也只有1個沉澱了廣泛文史底蘊的陳壽,才能做到吧。

不僅僅是對應的例子。最後的結語,《三國志》說的也很有趣。只評估了曹操的軍事水平和謀劃能力。

類似寫法更像是對大臣的評價,而不是對天子。

看看24史裡的天子結語。

《史紀》: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唐太宗本紀》: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宋太宗本紀》: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明太祖本紀》: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由此可見,史書裡的天子結語更偏向於仁德和領導水平,然後是思想抱負。雖然史官會讚揚其用兵和謀略,但

絕不會像對待曹操這麼突出

——你想想啊,皇帝最重要的能力還是治人而非治事。

此外,李世民、趙匡胤這樣的用兵名家,《唐書》和《宋史》還專門避免,不去提它。最重要的是,歷代天子都有自己的仁德,

但沒有1人是用大臣來做例子的。

要舉也得是個皇帝。

所以,《三國志》對“御三家”國君的結語上,誰與各個朝皇帝更為相似呢?恐怕只只有劉備了。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字數不多,但基本上集中在仁德抱負和人格品質。就

更不必說用高祖的例子

,這是想幹嘛了!唯獨不敢提及仁政這種事。恐怕是擔心把曹操完全抹殺掉了。

問題是,你再看看《三國志諸葛亮傳》:無縫連線了《先主傳》裡關於仁政的空白,結束。陳壽老爺子這樣的陰陽筆法,實在是讓人忍不住講一講啊。

《三國志》裡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對照24史,“曹孫劉”誰更像皇帝

如今的人呢,小時候讀了點《演義》,又或許沒讀過,覺得諸葛亮真牛。長大後,又被一些斷章取義的網文或者“品三國”啥的帶偏了,就覺得自己被騙了,或者是認為

掌握了什麼不得了的秘密。

張口就是:《演義》害死人吶,多讀讀《三國志》。事實上,80%的人都說自己會獨立思考,其實也就是沒腦子。下次

大言不慚之前呢,還是多讀讀書,讀原著,碎片化才害死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