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說起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大家想到的是什麼?是神機妙算,算無遺策,還是高風亮節,鞠躬盡瘁?不管是什麼印象,基本都會是正面的,畢竟諸葛亮的一生,基本是在踐行自己的人生信條——克復中原,匡扶漢室。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公元200年,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北方局勢開始明朗,曹操將會是那個擁有它的人;江東的孫權則依靠著父兄留下的基業,坐斷東南無憂;而一窮二白的劉備,顛沛流離的半生,依然一無所獲,直到他遇見了諸葛亮。智慧如諸葛亮者,怎麼會選擇劉備這樣的一支“垃圾股”呢?

因為只有劉備是真正的打出了“匡扶漢室”的旗號,正義之師,這和諸葛亮的政治抱負是一致的,所以二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在二人的隆中對策中,諸葛亮給了劉備一份戰略總規劃——拿下荊州和益州,同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歷史的發展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無比的規劃,簡直就如同劇本一般、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只是,規劃是美好的,現實卻是十分殘酷的,因為諸葛亮一出山,面對的就是曹操的十幾萬大軍。要不是劉備姓劉,繼承了老祖宗的逃跑天賦,恐怕已經被曹操殺十次了。這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所說的“奉命於危難之間,受任於敗軍之際”。然而,諸葛亮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救火人物,促成了孫劉聯盟,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曹操於赤壁。從此,三分天下的雛形就有了。

可以說,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功,就是促成孫劉聯盟,這體現了他出一流的外交才能。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死去的關羽報仇,興兵伐吳,史稱夷陵之戰。公元222年,劉備竟然被初出茅廬的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即可崩潰,劉備兵敗,逃到永安。此時的劉備受此打擊,便再起不能,於223年託孤諸葛亮,並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最諸葛亮最大的信任。此後的十餘年裡,諸葛亮成為了蜀漢的實際掌權者。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在諸葛亮治理蜀漢的十餘年中,最受爭議的恐怕就是他的“六出祁山”了,被很多人認為是窮兵黷武。確實,蜀漢作為實力最差的一個勢力,卻是主動打仗最多的,有點不合理。當時的蜀漢統治階級,就有很多反對的人和聲音,但是礙於諸葛亮的權威實在太大,也沒有人敢阻止。除此之外,諸葛亮治下的蜀漢可謂了政治清明,秩序井然,受到所有人的擁戴,屹立至今的武侯祠就是最好的證明。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上下無不感到悲痛和遺憾,無數人痛哭流涕,彷彿失去了自己的親人。然而,有一個人卻一點也不悲傷,反而仰天長笑,表示:“他死了,真是蜀漢的一大幸事!”此人就是李藐,蜀漢的一個文官,是益州計程車人階級。李藐曾經多次公開抨擊劉備等人奪取益州是不義的行徑。

在諸葛亮死後,李藐上奏劉禪,猛烈批評諸葛亮北伐的政策,是窮兵黷武,弄得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如今這諸葛亮死了,真是蜀漢的一大幸事!先不說李藐的觀點對不對,在人死後才說人壞話,這就是非常低階的行為。劉禪這一次終於硬氣了,直接下令處死李藐,大快人心。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皆痛哭,只有他仰天長笑:禍害終於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