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襄樊之戰爆發前的戰場態勢

《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七月,在徵得劉備、諸葛亮的同意後 ,蜀漢前將軍、假節鉞關羽乘曹操在荊州北部的統治不穩,準備出兵攻擊襄陽、樊城。出征前,他命南郡太守糜芳留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自己親率主力向襄陽、樊城急速開拔。

襄陽、樊城雄峙漢水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曹操來說,襄樊若失,則許都就會直接暴露在關羽的兵鋒之下。因此襄樊守將曹仁偵知關羽正揮軍大舉北上,一面佈置兵力堅守,一面以軍情緊急為由派人向曹操求援。彼時曹操被劉備挫敗,已經撤出漢中,正在長安休整,聽說此訊,立即部署增援襄樊:令汝南太守滿寵率兵南下,助曹仁守樊城;令隨自己至漢中的大將於禁率七軍數萬將士火速東移增援曹仁;令隨徵的大將徐晃率部移防南陽、宛城 , 隨時準備增援曹仁,同時命足智多謀的趙儼隨徐晃一同南下,以議郎銜為曹仁參軍。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隨著援軍的陸續抵達,曹軍在襄樊的陣勢日益雄壯:滿寵率汝南生力軍入樊城後,與曹仁共同據守;于禁率七軍精銳晝夜兼程趕到後,屯駐於樊城北側,和立義將軍龐德相互依託,與城內守軍相互呼應;徐晃則欲出宛城南進,隨時可以救援曹仁,然而,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天時、地利顯然對曹軍極為不利。

關羽“水淹七軍”,逼降曹魏名將於禁,擒斬龐德,威震華夏

史載,建安二十四年八月間,襄樊一帶連降十餘天滂沱大雨,漢水暴漲,平地水深數丈,七軍營盤被衝淹,于禁、龐德被迫率諸將士登高避水,窘困異常。關羽乘機率荊州水軍登戰船猛攻曹軍,于禁抵敵不住,又無船隻,被迫投降,部將龐德誓死不降,率部和關羽進行了殊死搏鬥。此前,由於龐德是馬超舊部,不是曹操心腹,他的從兄龐柔又在漢中王劉備麾下為將,所以,駐守樊城的曹將都不太信任他,甚至有些排斥他。龐德卻常說:“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三國志·魏書卷十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他說到做到。當七軍駐地被大水淹沒後,于禁率七軍四萬將士投降關羽時,龐德卻率少數部眾在水堤高處堅守拒降。

關羽乘戰船指揮水軍圍攻高堤,龐德令將士用強弩硬弓阻擊,雙方對射,箭矢密如飛蝗。龐德親自披掛上陣,彎弓搭箭,百發百中。部將董衡、董超膽怯欲降,被龐德斬首示眾。雙方從早晨激戰到午後,龐德部箭矢用盡,他率先拔刀衝鋒,與仰攻的關羽軍短兵相接。敵軍勢大,龐德力戰不支,部將勸他暫時退卻,生死關頭,他卻毫無懼色,慨然道:“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三國志·魏書卷十八》”。

大水愈發洶湧,濁浪滔天,關羽軍攻勢越來越急,魏軍抵敵不住,相率繳械投降,龐德無奈,只得率幾個親信搶奪敵軍小船往樊城方向退卻。不料途中小船傾覆,龐德落水,被關羽部將周倉擒住。關羽敬龐德是條硬漢,欲招降他,他卻寧死不降,最終被關羽所殺。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於僅一著不慎,兵敗被俘,輸掉了一世英名

向關羽投降的曹將於禁可不是泛泛之輩,算得上一代名將 。《三國志》記載:“于禁之文則,泰山巨平人也”。于禁討黃巾起家,投效曹操後,伐呂布、討張繡、戰官渡、擊劉備、攻成蘭,每戰皆衝鋒陷陣,斬將搴旗,屢建奇功。《三國志》載:“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先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僅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由此,後世將張、樂、於、張、徐並稱為“五子良將”,亦稱“魏五子”。于禁作戰勇猛,治軍嚴厲,曹操每次出征,進攻時用其為先鋒,撤軍時令其斷後;他嚴格約束部曲,繳獲的財物從不私吞,一律上繳,於是曹操對他的賞賜非常豐厚。然而他用軍法壓眾,手段過於嚴苛 ,因此不太得軍心。

襄樊之戰爆發前,于禁“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字列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名將,卻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率部投降,輸掉的可不僅是一場戰役,不僅一世英名付諸流水,還輸掉了自己的後半生。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身經百戰的于禁因何輕率出降?原因似乎不僅僅是軍事上的無能

於僅是三國時期的傑出將領,軍事經驗豐富,為曹魏的振興與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襄樊戰役中, 卻因一著不慎,被水淹七軍,自己還無奈投降,可謂滿盤皆輸。

那麼,于禁身為一代名將,親率曹魏七路精銳之師,卻為何不敵關羽孤軍、還被殺的大敗虧輸呢?細究史料,抽絲剝繭,發現這裡面的路數似乎並不單純。

首先,于禁不佔天時、地利。于禁是北人,曹軍來自中原, 擅長騎戰,不諳水戰。于禁事先沒有備足功課,似乎對長江以南的地理、氣候特徵一無所知,七、八月間又是長江流域的雨季,大雨旬月不休,江河橫溢,氾濫成災,于禁卻將部隊的營盤紮在樊城北側地勢低窪處,這樣做非常危險,而且,他也沒有準備一定數量船隻以備不時之需。

在同等氣候條件下, 暴漲噴溢的漢水咆哮著摧枯拉朽,吞噬一切,可它為何卻單單衝淹了于禁的七軍,而關羽的軍隊卻毫髮無損呢?很顯然,關羽有備無患。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還有一個原因:于禁消極避戰,貽誤戰機

按《三國志》 記載,于禁率七軍開至樊城後,並沒有立即投入戰鬥,而是觀望不前,消極避戰,以至於坐失良機,兵敗投降。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秋七月,(曹操)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漢禁軍,軍沒,羽獲禁,遂為仁”。 文中很明確的說,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就已派于禁率大軍開赴樊城,救援曹仁,于禁抵達後,並沒有立即進攻關羽,而是紮下營盤,似乎想儲存實力,再做長期打算。而直到八月襄樊地區才出現天降豪雨,漢水暴漲的異常氣候狀況。

兵法雲:“兵貴神速,機不可失”。身為名將的于禁不會不懂得這個道理。導致他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的深層次原因,很可能是他有趨利避害、儲存實力的想法,這差不多是每個擁兵自重的軍事將領之本能。

於僅的失敗似乎並非單純的軍事上的能力不足以及不諳地理氣候,深層次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和曹仁之間在相互推諉、扯皮。由於于禁和曹仁都寄希望於對方能和關羽浴血死拼,自己再去摘取勝果,因而都消極避戰,以儲存實力。就在雙方觀望不前、都不肯率先出戰之際,天降霖雨,且連下十幾日,漢水猛漲,衝淹七軍,于禁大敗投降。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於僅使出拖延術,貽誤了絕佳戰機,假若他一到襄樊就發起進攻,歷史或被改寫

如果於禁率七軍趕至樊城後,立刻揮軍遮殺過去,面對久戰疲憊的攻城蜀軍, 曹軍還是有一定勝算的。因為劉備取益州時,已經帶走了荊州的一大半兵馬,于禁的七路大軍數萬人馬加上襄樊城裡的守軍,在數量上對羽軍一定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關羽的軍隊都部署在樊城外圍,沒有城垣、堡壘做庇護,經不起曹軍內外夾攻,曹軍的優勢顯然更明顯。假如於禁一到便乘勢發起猛攻,就沒有後來的徐晃什麼事了。

而且彼時魚軍久攻樊城而不克,將士疲憊,鬥志顯然沒有戰役剛開始時那般旺盛,後勤補給也會出現問題。問題是強大的曹軍在於禁的指揮下,其絕對的優勢不僅沒有發揮出來,反而耽誤了寶貴的時間,最終被大水衝灌失去了戰鬥力, 遂被明顯弱勢的羽軍打得一敗塗地。

徐晃和于禁一樣,也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只有趙儼看出了問題所在

於僅兵敗被俘後,關羽開始將樊城圍得水洩不通,並加緊督軍圍攻,曹操見荊州北部的兩座重鎮危若累卵,為保證曹魏在南方的戰略支撐,他緊急調派駐守宛城的大將徐晃率軍從速進援困守樊城的曹仁。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三國志·趙儼傳》記載了一段耐人尋味的事:“晃所督不足解圍,而諸將苛責晃出救。(趙)儼謂諸將曰:‘今賊為素固,水潦猶盛,我徒卒單少,而(曹)仁隔絕不得同力,此舉適所以弊內外耳。當今不若前軍偪圍,前諜通仁,使之外救,以勵將士。 即北軍不過十日,尚足堅守。然後表裡俱發,破賊必矣。如有緩救之路,餘為諸君當之’。諸將皆喜,便作地道,箭飛書與仁,訊息數通,北軍亦至,並是大戰。羽軍即退,舟船仍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而孫權襲取魚輜重,羽聞知,即走南還 ”。

徐晃率軍從宛城開抵樊城後,也沒有立刻發起進攻,他所面臨的許多客觀難題和當初于禁面對的問題是一樣的,何況他麾下的兵馬遠不如於禁多,又大多是新兵,因此他也認為僅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擊垮關羽,只能寄希望於困守孤城的曹仁能設法自救,自己策應一下即可, 不能或不願過多的消耗有生力量。

徐晃率軍抵達後,關羽正督軍圍攻樊城,局勢岌岌可危時, 他卻首鼠兩端,止步不前,還是希望曹仁能浴血堅守。而於禁抵達樊城時,形勢要有利的多,彼時關羽尚未完全形成對樊城的合圍之勢,但于禁明顯有自己的盤算,不想一來就與關羽展開一場血戰。畢竟自己是來救曹仁的,曹仁是主角,自己是配角,裡應外合才是正道,他不動,自己也不能和關羽正面對撞,於是他下令諸軍在城北紮下大營,按兵不動,觀望不前。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而曹仁據守樊城,城池堅固,將士用命,關羽久攻不克,還損兵折將, 兩軍激戰多時,守軍疲乏不堪, 曹仁當然也不願意首先率部出城與羽軍搏殺。

於僅和曹仁都在相互觀望,都在仔細盤算,都希望對方先和羽軍接戰,但他倆算來算去,失去了寶貴的戰機不說,還都沒算到一場滔天大水會不請自來。

在趙儼的建議下,徐晃吸取于禁慘敗經驗教訓,拼死搏殺,終於逼退關羽,立下大功

徐晃率救兵趕到樊城後,守將曹仁吸取了于禁第一次來援慘敗的深刻教訓,精血守城,拼命硬撐,直至徐晃在趙儼的勸誡下從城外對關羽發起猛攻,裡應外合下,關羽力戰不支,加上聽說呂蒙率軍偷襲江陵,被迫退軍,整個襄樊戰役才終告結束。

《三國志》記載, 徐晃到襄樊後,因所帶的大都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很難和關羽正面交鋒,只得寄希望曹仁自救,他自己就率部到陽陵陂(今陝西咸陽東)暫時屯駐。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曹操從長安回許昌後,派遣許商、呂建二將趕到徐晃軍營,還下令道:“等兵馬會齊,再一同進兵”。羽軍屯駐郾城(今湖北襄陽北),徐晃一到,就命軍士假裝挖壕,以示欲截擊羽軍後援,羽軍於是火燒營壘逃逸;徐晃兵不血刃得到郾城。彼時兩軍營寨幾乎相連,徐晃又命所部再稍稍向前移動,離敵軍營區大約三丈左右。雙方還未正式交戰,曹操又派殷署、朱蓋率十二營援軍趕到,增加了徐晃的力量;羽軍在圍頭部署了部分兵力,在四冢也駐紮了大批軍隊。徐晃故意派人四處放出風聲:曹軍馬上就要進攻圍頭了,實際是偷偷攻擊四冢。徐晃率軍偷襲四冢,羽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在樊城外圍的關羽眼見四冢快要守不住了,就親自率領五千驍騎前來救援,被徐晃擊退,徐晃率軍乘勝追擊,一舉攻入羽軍的核心,大破之;羽軍被唬的魂飛魄喪,好多人慌不擇路,自投沔水溺死,水面伏屍如麻。

關羽被徐光擊敗後,又得知呂蒙偷襲自己的後方,糜芳、傅士仁獻城投降吳軍,荊州失守的訊息 ,只得撤圍南返,徐晃、曹仁遠遠地目送關羽南撤,並不追趕,顯然是坐觀吳、蜀互斗的好戲上演。關羽雖然撤出襄樊,然而為時已晚,軍無鬥志,士卒紛紛相率逃亡,失敗的結局已經註定。

戰後,曹操大讚徐晃道:“……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 ”。 見徐晃治軍嚴整,三軍肅然,他還感嘆道:“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敗軍之將不言勇:于禁的最終結局

據《三國志》記載,于禁兵敗投降後,先是被關羽羈押在軍營中,呂蒙襲奪荊州後,他又落入東吳之手,被孫權軟禁在江東。後吳蜀交惡,孫權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劉備,極力向曹魏求和,為改善雙方關係,孫權將於禁作為戰俘釋放回中原。彼時曹操已死。繼位的曹丕對於禁戰敗後沒有殺身殉國的軟弱之舉異常不滿,用龐德寧死不降的事蹟羞辱于禁,于禁心情晦暗 ,鬚髮皆白,不久就抑鬱而死。

從於禁之敗到徐晃大勝,可以清晰地看出,于禁兵敗投降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真正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曹魏將領出於趨利避害、儲存實力方面的考量,相互推諉與扯皮。由於曹仁和于禁都希望對方能和關羽火併一場,因而都消極避戰,乃至貽誤了絕佳戰機。就在雙方觀望、拖延之時,老天降下了一場連綿不休的豪雨,水淹七軍,于禁麾下數萬精銳幾乎全軍覆沒。而徐晃在趙儼的獻策下,吸取了于禁的教訓,約曹仁內外夾攻羽軍,加上曹操利用孫權和劉備的矛盾,攛掇孫權遣呂蒙偷襲關羽背後,這才大獲全勝,一舉化解了襄陽、樊城的危機。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

于禁救援曹仁,卻被水淹七軍,兵敗投降,敗因並非軍事能力不足

三國連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