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道德經66.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原文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解釋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因其善於處下,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所以聖人在上統治百姓,就要以謙下姿態對待百姓;聖人要在前領導人民,就要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後。所以,聖人在上而百姓沒有沉重負擔,聖人在前而百姓沒有受害。所以天下人民樂於擁戴他而不感厭煩。正因為他不爭,所以天下沒人能與他相爭。

道德經66.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大江大海因為善於處下,不辭細流,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故能為“百谷王”。

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納了來自各處的淡水、鹹水、清水、髒水等一切的水,而成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養要像海洋一樣,能包容一切。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要想站在上面領導好下面這些人,在語言上要懂得謙遜。領導者講話的時候不能夠盛氣凌人。用謙虛態度表示老百姓是主人,我這個寡人是奴僕,來替你們做事。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想要站在前面當好領導,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後面,想要領導別人就得給別人利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有好處時,領導人要讓被領導的人先得,剩下來才自己去拿;如果沒有剩下來也沒有關係,我就不要了。假使遇到困難時,我先去面對,你們在後面一步,這就是領導的原則,也是領導人的道德。

道德經66.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所以一個好的領導者,在上面領導大家,大家沒有感覺到沉重的壓力。

“處前而民不害”,在前面領導大家,大家沒有感覺到你對他的危害。要想領導別人,就得讓別人得到利益。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所以天下的人民都往高舉你,不感覺到厭煩。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個領導者,能得到了大家的擁護,正因為你不與民爭利。“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結果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越是爭的人,最後往往失敗得越慘,因為你的位置已經規定了你應有的責任。

聖人的不爭,是對於利益的不爭。利益由別人先得,壞事情別人不要去做,由他先面對。這個“不爭”是不爭好處,並不是不做事。由於聖人之道是處不爭之位,世界上沒有人敢與他爭。不是不敢與他爭,而是不想爭,因為他接受的都是倒黴的事情,所以別人不會來搶了。

道德經66.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故事

唐代末年,四川出現了山民叛亂,王建經過幾年征戰,招降納叛,兵力慢慢雄厚起來。當時的朝廷見他勢力漸大,就順勢任他為西川節度使。

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威戎節度使楊晟率軍攻打王建,王建派遣族子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揮使華洪、茂州刺史王宗瑤率5萬大軍進攻彭州(今四川省彭縣),楊晟出兵迎戰失利,退入城中,王宗裕等就趁機包圍了彭州。但是繼續進攻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久攻不下。百姓畏懼刀兵,紛紛逃匿山谷。

因無處徵繳糧食,軍中糧草缺乏,補充頗難,一些將領聽任士兵四處俘掠搶擄。得到的東西,都將先挑選好的自己留下,其餘的則由士兵們瓜分。他們把這種擄掠稱之為“淘虜”,無人禁止,遂成為一種常例。

道德經66.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有個軍士叫王先成,新津人,他本來是個書生,因亂世被迫當兵。見到士卒軍紀如此惡劣,非常憂慮。王先成反覆考慮,認為諸將領中只有北寨王宗侃最為賢善,便前去陳說利害。

他說:“彭州本是西川的巡屬,州民都知道西川是大府,諸州皆受其統制,而司徒(指王建)是他們的統帥。大軍剛到時,百姓不入城抵抗而逃入山谷躲避,這是等待招安。現在大軍到此已好幾個月,沒有聽到招安的訊息,士兵們又四處擄掠百姓,和盜賊沒什麼區別。他們搶奪百姓的資財,驅趕百姓的牛羊牲畜,把老弱之人與婦女搶來作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離愁怨。躲在深山中的百姓無衣無食,孤危飢渴,被毒蛇猛虎殘傷,哀苦無告,無所歸依。現在司徒如果不救恤撫慰百姓,那麼百姓恐怕會再次歸服楊晟抗拒朝命。”

王宗侃聽到這裡,不禁心中惻然生憐。於是就問他該如何處置。王先成又接著說:“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問題,現在各軍寨每天早晨都要出去六七百人,入山‘淘虜’,傍晚才回來,一點防備也沒有。幸虧城中沒有高人罷了,萬一有深富智謀的人為楊晟出謀劃策,讓他乘虛攻擊,先在城門內暗伏士卒,然後再登上城頭檢視,等‘淘虜’計程車兵進山,就派出弓弩手,炮手各百人,攻打大寨的一面,再派出士兵500,運送柴草石土填平壕溝,緊接著叛軍衝出攻擊大寨,並縱火焚燒,這樣的話,包圍就會被突破。同時叛軍再在三面城下都佈置疑兵佯攻突圍,諸寨不知真假,就會設法各自防禦戒備,根本無暇相救,於是城中叛軍便會從這邊的突破口逃走了。這樣一來,我們的包圍不就失敗了嗎?”

道德經66.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王宗侃越聽越覺得情勢危急,不由急忙問:“的確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那我們該怎麼辦呢?”王先成見王宗侃已經明白其中利害,便說:“禦敵的對策是有的。我想最好把它呈報給司徒,以儘早實行。”

王宗侃就讓他寫一個奏本。王先成寫道:“今天所奏陳的事情,需要四面大寨共同實行。宗侃所管轄的只有北面,如果奏陳之事可行,請求通令各寨,監督執行。所奏事共七條:一、招納山中避禍的百姓。二、嚴禁諸寨外出‘淘虜’,劃定諸寨周圍七里為樵牧區,越界者斬。三、置招安寨,以安置下山的百姓。四、委宗侃主辦招安事。五、嚴令各寨主將,將虜得的彭州男女老幼集於營場,敢私藏人口者斬;六、在招安寨置行縣,設定曹局,安撫百姓。七、彭州土地宜於種麻,百姓未入山之前大多都是以漚麻為生。可令百姓各歸田裡,把所漚的麻賣給官府,來換取資糧。

王建得到王宗侃的奏報,非常高興,通令各寨,都按王先成所言實行。榜帖傳下後,威令赫然,無人敢觸犯。幾天後,山中的百姓紛紛湧入招安寨,最後寨子無法容納,只好拆牆擴大,漸漸地,百姓多了,市集交易也慢慢興盛起來,百姓出麻賣之以資糧。

老百姓看到村落沒有刀兵的危險,漸漸返回家園,從事故業。一個多月後,招安寨的人也都回到各自的村落去了。彭州城也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