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最後三個王朝元明清的建立者,為什麼都是非主流人士?

中國是一個以漢人為主的國家,古代王朝一般是由漢人精英建立的。比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是沛縣亭長劉邦,屬於地方名流,在地方影響力很大;晉朝的司馬氏是地方豪門大族,唐朝的李淵是太原留守,是隋煬帝的表弟;宋朝的趙匡胤出身武將世家,是禁軍首領。

古代最後三個王朝元明清的建立者,為什麼都是非主流人士?

中國最後三個王朝的建立者則特別非主流,一個個堪稱奇葩。

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人忽必烈,在當時屬於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建立大一統王朝,開天闢地頭一回。明朝的建立者是乞丐和尚,屬於社會邊緣人、最底層人士;清朝的建立者是東北漁獵民族女真人,當時女真人非常落後,打獵挖人參為生。

為什麼元朝之前的所有大一統王朝都是由主流漢人精英建立的,而最後三個王朝則無一例外都是由非主流人士建立的?

原因很明顯,很簡單,也很殘酷,那就是:

從宋朝開始漢人精英已經不行了

連北方不識字的遊牧民族都不如,連最底層的乞丐都不如,連東北大森林裡茹毛飲血、抓野豬的半開化的漁獵民族都不如。

當時的漢人精英但凡有一點出息,也不會造成如此難堪的局面。

那麼,擁有幾千年文化底蘊,錦衣玉食,擅長詩詞歌賦的漢人精英到底是為何會淪落到這一步?

1.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老百姓極其勤勞,幹活超級多,收益特別少。用這麼多老百姓的勞動成果來供養極少數漢人精英。漢人精英們自然過上了窮奢極欲的生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對老百姓生活的艱苦不知道也不在乎

古代最後三個王朝元明清的建立者,為什麼都是非主流人士?

這樣的一群人治國,怎能把國家治理好?別小看遊牧民族、漁獵民族和乞丐,他們可能不識字,沒文化,但飽嘗生活的艱辛,知道民間疾苦。

2.文化和技能嚴重偏科。

古代漢人精英出身地主家庭,從小讀聖賢書,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文化水平的確很高。官僚們也很擅長政治鬥爭和各種權謀。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不懂軍事,更不擅長和外族作戰。因為自宋朝以來,漢人精英雖然熟讀《孫吳兵法》《司馬法》等古代兵書,但缺少軍事實踐,不能打勝仗,文官根本就看不起武官和士卒。

周朝人講,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從宋朝開始,漢人精英就把這句話當成耳旁風,對戰爭的重視遠遠不夠。不論經濟多麼發達,GDP排世界第幾,戰爭打不贏,一切等於零。

漢人精英看不起武將,輕視戰爭。而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恰恰擅長戰爭,有了機會自然就能入主中原,奪了漢人的江山。這時候所謂的漢人精英們只有少數會抵抗,多數不戰而降,繼續當地主,效忠外族皇帝。

3.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沒有強大的外部對手。

孟子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內部沒有賢臣,外部沒有敵國外患,國家一般會走向滅亡。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戰爭頻仍,小國弱國紛紛被滅,大國變得越來越強。諸侯國之間競爭越激烈,國家就會不斷改革,相互學習,變得越強大。看看當年的戰國七雄,一個個都很精神,制度很先進,組織動員能力超強,動輒能組織起幾十萬軍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統一後的王朝的確很強大,但從此以後,中原王朝就沒有了像樣的對手,幾千年沒有遇到更先進強大的對手,沒有學習的榜樣,沒有對手逼迫自己進步,只能自我學習,最後漢人精英們不免懈怠,懶散,越來越拉胯。

晉朝實行門閥制度,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當時的漢人精英都是爛泥扶不上牆。

古代最後三個王朝元明清的建立者,為什麼都是非主流人士?

總結: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競爭激烈,當時漢人精英不敢懈怠,君主禮賢下士。從秦朝開始,沒有強大的外部敵人逼迫統治精英保持危機感,漢人精英越來越腐化墮落,貪圖經濟利益,不顧國家和百姓,到了宋朝已經完全沒有戰鬥力,變得還不如遊牧蠻族和底層乞丐。這才造成最後三個王朝都不是漢人精英建立的,而是由非主流人士建立的。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