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能夠開口說出“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自從殺掉董卓以後將曹家的勢力擴充到最大,甚至很多漢室的臣子為了求得自保而不得不選擇成為曹操的門客,司馬家也沒能倖免。

司馬懿的才華被曹操所看中,最初的他並不願意侍奉曹操,但卻為了保全司馬家不得不成為了曹家的臣子。

但是後期魏國根基已穩,無數人曾經向曹操諫言司馬懿有反心,可疑心如此重的曹操為何一直都沒有殺掉司馬懿?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司馬懿

司馬懿忠於大魏

曹操沒有殺司馬懿的第一個原因在於司馬懿忠於大魏,司馬懿的父親雖然是漢室的臣子,但在朝廷之中一直無功無過,亂世之中司馬一家只求自保。

尤其是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舉動掌握了大權以後,司馬懿更是繼承了父親的意志,小心謹慎地做人。

但是月旦評一場精彩的辯論讓有才華又年輕的司馬懿和楊修進入了曹操的視線,曹操希望二人能夠輔佐自己征戰天下,一來是為了向大家證明自己惜才愛才絕不會濫殺無辜,二來是為自己日後統一天下邀買人心留下好名聲。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曹操

楊修此人才能外露,善於展現自身鋒芒,年輕熱血的他面對曹操的招攬,毫不猶豫選擇與曹操共謀大事,但司馬懿卻推卻了曹操的好意,直言自己沒有過大的志向,只想在家中陪伴妻子和孩子度過一生。

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已經給曹操留下了雖有才華,但胸無大志的印象,後期曹操外出征戰,接連勝利讓司馬懿看清自己若繼續拒絕曹操的邀請,很有可能會引來滅頂之災,便主動要求入府伺候。

哪怕在丞相府工作的這段時間,司馬懿也一直保持著遮掩鋒芒的狀態,凡事不主動出頭,曹操詢問他才會提出一箇中規中矩的意見,以至於曹操在位的時候,他只做到丞相主簿。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楊修

“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這句話是曹操給司馬懿的評價。

他對司馬懿最滿意的一點就是此人有才華,但沒有過多的野心,所以他無論行兵作戰還是處理朝堂事務,都喜歡把司馬懿帶在身邊,但卻從未給予過他過大的權利。

曹操曾經做過漢室的臣子,哪怕他後期將皇帝軟禁在手中,也從未想過要顛覆漢朝自立為王,司馬懿前期沒有曹操的機遇和膽魄,若不是因為曹操屢次邀請,他絕不會選擇入仕。

何況他在為曹操做事期間一直都小心謹慎,曹操自然也不會想到這樣謹小慎微的一個人,日後會從他們曹家手中將天下奪走,他只是將司馬懿視作一名好用的臣子,甚至還在自己死後將司馬懿留給了繼承大位的曹丕。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曹丕

曹丕跟隨曹操身邊南征北戰,自然是清楚司馬懿的才華和能力,當上魏王之後,他更是將司馬懿視做自己的心腹大臣,屯田令和新政通通交給司馬懿處理。

雖然司馬懿的父親曾經是漢朝的臣子,但是司馬懿並未伺候過漢朝的皇帝,他一入仕就是侍奉的曹操,因此也將自己當成大魏的臣子來看待。

司馬懿侍奉曹操最初是因時局所迫,但是好在曹操對他並沒有過多為難,曹丕對司馬懿也是禮遇有加,司馬懿沒有任何道理要策劃謀反,曹丕也自信可以駕馭住司馬懿,所以他更是從未懷疑過司馬懿,二人君臣相輔相重。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司馬懿

司馬懿“忍功了得”

曹操沒有殺司馬懿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司馬懿心思沉穩,善於隱忍,司馬懿在大魏為臣期間一共侍奉過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位君主,雖然也遭受過懷疑,但卻多次化險為夷。

司馬懿擔任丞相主簿期間勸告曹操接受孫權稱臣、關羽派兵殺向許昌的時候又是司馬懿在眾人都不敢言語之時力勸曹操守住許都,穩定軍心。

曹操此人是當世無雙的梟雄,他能夠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將魏國的勢力擴大到最大,離不開他身邊的有才之士,曹操招攬謀士不看人品,只重才學,但凡能夠幫助他完成大業的人,都會得到各式各樣的封賞。

當時司馬懿雖然為曹操的大業提出過很多戰略意見,但卻也只是眾多謀士中的一個,曹操忙於統一天下,自然不會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司馬懿的身上。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曹操劇照

此時的司馬懿對於曹操來說不過是一枚好用的棋子,手中沒兵權,朝廷裡沒人脈,家族沒背景的司馬懿完全對曹操造不成任何威脅,何況司馬懿無論何時,對於曹家眾人都恭敬有加。

但是司馬懿無論再如何隱忍,他身上的才華和能力始終對曹操來說是個威脅,就連曹操身邊最信任的謀士郭嘉都不止一次告誡,若是不能將司馬懿收服,一定要將他殺掉。

這個道理曹操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卻不能動司馬懿,魏蜀吳三國混戰,除去天時和地利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和,曹操身邊需要這樣有才華的謀士,在大局穩定之前,司馬懿就是安全的。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司馬懿劇照

而且司馬懿處處恭敬謹慎,曹操如果當真因為內心中的一絲沒有被證實的疑慮就草率地殺掉司馬懿,無論是對於日後招攬才子,還是讓現在手下的人忠心耿耿效命都是一件難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司馬懿的父親和曹操曾經同朝為官,還對曹操有提攜舉薦的恩情,司馬懿早期多次拒絕曹操的招攬和邀請,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份原因,才沒能大禍臨頭。

後期曹操如願地得到了司馬懿,卻也沒有過多重用,無法觸碰到權力中心的司馬懿只不過是一名膽子小卻有才華的青年,所以曹操寧肯殺掉賣弄才學的楊修也不會動司馬懿一根毫毛,司馬懿的隱忍救了他自己一命。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司馬懿劇照

司馬懿的運氣和耐心

曹操沒能殺掉司馬懿的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司馬懿有耐心的同時也有“運氣”。歷朝歷代能夠侍奉四朝老臣的存在可謂是鳳毛麟角,司馬懿忠於大魏,為人隱忍有度,懂得遮蓋自己身上的鋒芒。

侍奉曹操的時候,司馬懿知道曹操此人生性多疑,並且不能允許任何一名謀士干涉朝政、左右曹操的決定,所以他將自己所有的才能都收斂起來。

司馬懿面對曹操更是流露出一副沒有絲毫野心,謹小慎微的模樣,曹操就算有再多想要殺他的心思,司馬懿也從來沒有給過他一點兒機會。

在侍奉曹丕的時候,司馬懿知道此人有雄心大志,接任曹操的位置後,想要創造出一片全新的天地,所以他願意許曹丕青天凌雲志,不僅成為曹丕的朋友,更是他的得力心腹。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曹丕劇照

二人相輔相成,將大魏王朝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司馬懿知道此時的曹丕需要的並不是一名小心謹慎的臣子,而是配得上他帝王野心的能臣。

他知道自己日後要在大魏的朝堂上“討生活”,所以在面對不同君主的時候,他擺出了不同的應對方式,一忍就是整整四代帝王,這樣的耐心非常人所有,就連諸葛亮都將司馬懿視為最強勁的對手。

除了足夠的耐心外,還有好運氣,司馬懿的才華和能力被曹操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他自知時日無多,將這名好用的臣子留給了自己的兒子。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司馬懿劇照

但是在自己死前不止一次開口叮囑過曹丕,無論二人在青年時期有多交好,曹丕也絕對不能將司馬懿永遠的視為朋友,君臣之間的界限永遠要遵守,若是一旦發現司馬懿有不臣之心,一定要第一時間斬了他。

但是曹丕並沒有將父親的話放在心裡,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經歷過兄弟鬩牆,太子的位置差一點落到弟弟曹植的手裡,若不是司馬懿在一旁出謀劃策,恐怕他都不會有登基的機會。

有了這樣的一份恩情在,曹丕對待司馬懿自然不會和旁人相同,曹丕甚至將曹操彌留之際叮囑自己的話語都告訴了司馬懿。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曹丕劇照

司馬懿得知之後心中大驚,並沒有著急對曹丕表忠心,也沒有去找曹操說明自己絕無插手朝政的意思,他心中清楚,只要曹操一日不死,自己的性命依舊無法得以保全。

所以司馬懿選擇了更加小心謹慎,他對待曹操和曹丕交給的任務兢兢業業,若非自己職責之內的事務絕對不插手一星半點,若是曹操盛年時期,司馬懿足夠卑躬屈膝,此時的他為了保命幾乎已經把姿態放到了塵埃裡。

曹操死後,司馬懿這才喘了一口氣,事實上無論曹家的人對他有多懷疑,司馬懿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背叛大魏,他最初所求的只不過是保全一家,後期要的是青史留名。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馬懿手握大權,為何曹操一直沒動他?

曹丕劇照

高平陵事變完全是因為曹爽的咄咄逼人,司馬懿若是不盡早做出反抗和應對,恐怕整個司馬家都難逃曹爽的屠刀。

這一場事變結束後,讓本就已經位高權重的司馬懿徹底體會了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快感。

司馬懿並非沒有野心,如今大權獨攬,萬事俱備,他便自己做了這一陣“東風”,讓司馬家取代了曹家,建立了晉朝。

參考文獻

《三國志》

《晉書》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