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司馬遷的一生,書寫歷史,也書寫人生

歷史蒙著面紗,等待那些見微知著的人揭開。漢朝以前,那些沉澱在歷史深處人和事,等了幾千年,終於等來了一個叫司馬遷的人。從此,那些本已黯淡了的往事,那些美好與醜陋、忠誠與背叛、成功與失敗、紛爭與變革被撣淨塵埃,重新鮮活起來,呈現在泛黃的紙頁間。

而對於司馬遷來說,他終生為了書寫歷史而努力奮鬥的一生,是他最有意義的人生,儘管為此他經歷了太多磨難和屈辱。

司馬遷的一生,書寫歷史,也書寫人生

一、

公元前145年,司馬遷降生在陝西省韓城縣芝川鎮。韓城縣北邊不遠的地方有個龍門山――俗話中“鯉魚跳龍門”中的龍門就指這個地方。司馬遷從小喜歡龍門山,因此常自稱是龍門人。

那時,後世人們眼中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後來,他在位五十多年,司馬遷一輩子,就活在他的時代。

說起來,這個時代非比尋常。一是富庶,官府倉庫裡的錢多得用不完,穿錢的繩子都爛了,而米也因為吃不完,而在倉庫裡發了黴;二是強盛,經歷了與匈奴的戰爭和張騫出使西域,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頭等強盛的國家;三是文明,政府鼓勵人們蔵書讀書,一時學者頻出,文化鼎盛。

十歲以前,司馬遷生活在家鄉,他割過草,放過牛、種過田,在山上和小夥伴瘋跑過,也在村頭聽過農民的故事……如果非要說和一般鄉下孩子有什麼不同,那就是他接受了家傳的基礎教育,最顯著的成果是,他十歲就可以誦讀古文。

十歲後,司馬遷去了京城。他的父親司馬談是當時的太史令,那時,太史令還是集宗教、星曆與記言、記事合一的史官。耳濡目染,司馬遷很早就喜歡歷史,大約也希望自己能像父親一樣,做一個史官。為此,他十年寒窗,刻苦讀書,拼命充實自己。

隨著知識的增多,眼界的開闊,司馬遷開始不滿足於呆在京城了。同許多年輕人一樣,“世界那麼大,他想去看看”。

機會來了,二十歲那年,司馬遷的父親給了他一輛馬車,讓他去各處走走,四處遊歷一番。

從長安出來,司馬遷先向東來到江淮一帶。在這裡,他傾聽了陳勝、吳廣、項羽等人的起義故事,為他們的英雄氣魄所感動;繼續向南,他一路採訪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傾聽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抗爭;接著北上齊魯,憑弔孔子的遺蹟,採訪他的事蹟,看他的後人四百年後,仍然遵照他設定的禮的方式生活……

漫長的旅程、艱難的行走。櫛風沐雨,忍飢挨餓,很多時候,陪伴司馬遷的只有一匹瘦馬,一車竹簡,山間的清風,天上的星辰。

司馬遷坦然接受了,甚至有些興致勃勃。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借遊歷完成對歷史的探索,為即將開始的偉大事業做準備。就這樣,幾年的時間,他增長了見識,儲備了許多寶貴的資料,為以後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年輕的時候,還是要多出門走走,不只是為了看到一個廣大的世界,更要被這個世界所衝擊,從而檢討反省,在離開家門之前的那個自己是多麼淺薄、多麼狹隘!自此,方能去追求更廣、更大、更高的經歷和思想。

司馬遷的一生,書寫歷史,也書寫人生

二、

司馬遷壯遊歸來就做了官,很快做到了郎中。郎中差不多相當於皇帝的侍從,雖然官不大,但因為近身伺候皇帝,非常有機會升遷。年輕的司馬遷人生有了太多可能,前途一片光明。

不過,司馬遷顯然“未忘初心”。那時,漢武帝希望當神仙,追求長生不老,經常到各處去祭神,作為郎中,司馬遷也要跟著他到處去――這倒是正合了司馬遷的意,因為他可以藉此觀察各地的風土人情,蒐集當地流傳的名人事蹟。比如,他就曾經在隨漢武帝到西北時,順帶採訪了軒轅皇帝的事蹟。

這樣簡單而快樂的日子沒過多久,司馬遷受到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打擊:他的父親司馬談病倒了。

要說,司馬季談之所以病倒,是因為漢武帝要到泰山封禪,卻沒帶上他。在司馬談心中,封禪是歷史性的重大儀式,自己作為太史令,有記錄的職責。漢武帝不帶自己,不僅使自己無法盡職責,人格也受到了侮辱,急怒之下,一病不起。

匆匆趕到自己病榻前的司馬遷,看到垂危的父親淚流滿面。父親顫抖著拉住司馬遷的手,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叮囑他一定要繼續他未完的寫史計劃。司馬談說,如果司馬遷能完成他的期望,並揚名於後世,從個人角度,算是對自己盡了孝;而站在文化的立場上,則是繼孔子之後,延續了歷史文化。

父親的臨終遺言,在司馬遷心中埋下了一顆堅實的種子,那就是一定要寫出一部延續經學、具有真理探索意義的史書。這顆種子成為他日後遭遇一生中最大的災難時還能苟活於世的唯一力量。

此後,悲痛萬分的司馬遷擦乾眼淚,風塵僕僕地奔向泰山,去追趕祭天的大隊人馬。

為父守孝三年,期滿後,司馬遷子承父業,做了太史令。對此,司馬遷是欣喜的,因為這意味著國家圖書館對他開放了,他查閱資料更加方便。於是,他除了必要的工作,謝絕了一切不必要的應酬,一心撲在蒐集、整理資料上。

他的書房裡堆滿了各種簡冊和帛卷,他一面從浩如煙海的舊資料裡不停篩選,一面整理自己從各地蒐集來的新資料。他不停地翻閱,不停地書寫,夜以繼日,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整整四年,司馬遷將浩繁的歷史資料理出了頭緒,他選擇在第五年正式動手編寫史書。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對此,他帶著一種宗教式的虔誠。

漢武帝還是像以前一樣敬鬼神、求神仙,還是經常巡禮名山聖地,司馬遷也一直隨行。但這並不影響司馬遷寫作,相反,因為接近各種歷史遺蹟,可以探訪地方遺老,他的寫作更加充實活潑。

司馬遷的一生,書寫歷史,也書寫人生

三、

如果一直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司馬遷會有一個安靜而不寂寞的中年。可是,意外隨時會出現。五年後,一件原本和他毫無關係的事件,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幾乎斷送了他夢想,甚至生命。

那年,漢武帝對匈奴用兵,派李廣利為將軍,李陵負責後勤。李廣利是個草包,智勇雙全的李陵不甘心當他的副手,於是,自請帶5000步兵攻擊匈奴單于,分散匈奴的兵力,以配合李廣利的主力軍,達到牽制匈奴的目的。

結果,由於漢武帝派給李陵的副手上奏書引起了漢武帝誤會,漢武帝意氣用事,撤銷了所有的後援部署,李陵成了孤軍深入。

李陵帶領5000步兵遭遇了匈奴單于3萬騎兵,轉戰千里,拼死作戰,斬敵數千人。戰到最後,箭全部用完,仍然等不來一兵一卒的救援,李陵無奈投降。

李陵投降的訊息傳回都城,漢武帝既怒且氣,朝中大臣也是一片指責之聲,罵李陵丟了大漢民族的氣節。當漢武帝問到司馬遷對這件事的看法時,作為一個正直的史官,司馬遷忍不住替李陵說了幾句話。

其實,司馬遷和李陵私下並沒什麼交往,他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為李陵辯護,完全是為李陵鳴不平。他說,李陵常年駐守邊關和匈奴作戰,他箭法無雙,驍勇善戰,平時愛護士兵,打仗時奮不顧身,古來名將也不過如此了。再說,李陵投降完全是無可奈何,他未必真想投降,一定是想等機會將功補過。話說回來,就算投降了,他以區區五千兵力斬敵近萬人,戰果足以表彰於天下,決不至於丟了大漢的顏面。

司馬遷沒想到,他這一去,就在監獄裡呆了近三年。期間,他飽受酷吏的摧殘,每天戰戰兢兢,如臨深淵,最後他被定為“誣罔”之罪--這個罪名類似於欺君之罪,你叫它“莫虛有”也可以,多麼諷刺!

現在,擺在司馬遷面前的,有三條路:一、花錢買命;二,接受死刑;三、受腐刑免死。

司馬遷一生清廉,家中沒有攢下買命的錢;向親朋求援,卻沒有一個人敢為因觸怒皇帝的罪犯伸出援助之手。於是,最後司馬遷只剩下兩條路可走,要麼死,要麼接受腐刑。

司馬遷素來以“慷慨之士”自居,視腐刑為奇恥大辱。依他這樣的個性,原本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從容赴死。可是,他還是猶豫了:死能保住他的尊嚴,可是,他長久以來抱持的理想呢?

他曾在父親的病榻前流淚發誓要完成史書的書寫,他曾在無數個白天訪問名人故跡,無數個黑夜翻檢書簡,他曾無數次決心將那些歷史傾注於筆端……就這樣放棄了嗎?

他想起了文王,想起了屈原,想起了孔子、孫子……想起了無數個為理想而抗爭的先賢,最終,為了父親的遺願,也為了自己的使命,他選擇了忍辱苟活。

此後,在那個繁華而蒼涼的年代,他以一顆歷盡劫難卻仍然鮮活豐盛的赤子之心,一筆一劃地描摹著歷史,最終,將一部史書寫成了傳世經典。

司馬遷的一生,書寫歷史,也書寫人生

司馬遷以遠大的理想激勵自己不斷奮鬥,以其堅忍的人格面對人生的苦難,即使在最絕望的境遇裡,也沒放棄過自己的使命,最終鑄造了他輝煌的一生,孕育了《史記》的不朽。

縱觀歷史,夢想的實現,從來都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幾乎都為夢想花費了巨大心思,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尤為重要,因為有目標,遇到再多艱辛、再多磨難,再多委屈,再多困境……你都能百折不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創造出永恆的價值。

司馬遷的一生,書寫歷史,也書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