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老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萬一拾起金子的人是個瞎子,再耀目的光彩也沒有了被欣賞的機會。一個人的失敗有太多的原因,其中“運氣”是最讓人感到遺憾的,連“詩聖”杜甫都沒有逃開糟糕“運氣”的影響。

杜甫不是沒有參加過科舉,他的文章也被皇帝賞識,但偏偏就是差了那麼點運氣。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杜甫科舉屢試不第,糟糕透頂的運氣是主要原因

提起杜甫,或許很多人就會想到“貧困潦倒”這樣的字眼,這實在是一種偏見。杜甫的貧苦是後來的事情,他也曾經是個“少爺”,出身和家世都很不錯。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這是一個始自漢代的名門望族,魏晉南北朝以來,文武兩方面都赫赫有名,在隋唐時期更是出了九位宰相,其中杜如晦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杜甫家學淵博,其祖父杜審言進士及第,名列“文章四友”,更是格律詩的奠基者,在當時非常有名氣,被陳子昂、蘇頲、宋之問等人推崇,其才氣深受武則天賞識。杜甫對自己的祖父很崇拜,受其影響很深。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而杜甫本人可以說是一個勤奮的神童,七歲便能寫詩,志向遠大,在當時也非常有名氣。或許是因為祖上出過不少名將,杜甫的身體素質也很好,他在詩裡回憶少年之時,說自己“健如黃犢走復來”、“一日上樹能千回”。

優渥的家庭條件,使得杜甫結交了很多名士,也見了很多世面,比如五六歲的時候看過公孫大娘的劍舞,還曾聽過李龜年的歌聲,欣賞過吳道子的畫,甚至一些年長的社會名士都屈尊來拜訪他。

於是,公元736年,24歲的杜甫在洛陽參加了第一次科舉進士考試,但並沒有考中,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唐朝科舉裡進士科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一次兩次考不中都是常事。但杜甫三十五歲的那一年,在長安又參加了一次科舉,依然落榜,這就讓他十分焦慮了起來。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事實證明,也正是這一次特殊的科舉考試,讓杜甫之後的仕宦生涯變得極為坎坷。

公元747年,唐玄宗發出了詔令,令天下“通一藝者”皆可到長安應試,這是一次皇帝臨時召開的特殊的附加考試,杜甫對此非常重視。他在第一次落第之後漫遊南北,結交名士,也積累了不錯的名聲,所以他認為不論是自己的才學還是名望,都夠條件高中皇榜了。

然而,這一次的主考官正是當朝宰相李林甫,這是一個在整部歷史中都臭名昭著的奸相,其在位19年,閉塞言路,排斥忠良,是釀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之一。

他為了防止新的賢才入仕威脅其相權,“敗壞”其聲名,也為了迎合唐玄宗盛世之下的虛榮心,沒有錄取任何一個參加這次恩科計程車子。

他給唐玄宗的答覆是:野無遺賢!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野無遺賢”是聖王治世的徵兆,李林甫以此為藉口,既讓唐玄宗感到高興,同時也宣判了參與這次考試的學子們仕途的終結。只要李林甫在位一天,這些學子就不可能得到重用,不論透過什麼樣的方式。

但杜甫似乎並沒有認清這一現實,他在之後的三四年中不斷地奔走於達官貴人的門庭,希望得到自薦的機會,這也就是所謂的“干謁”,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公元750年的冬天,唐玄宗要在次年正月舉行祭祀,杜甫趁機向皇帝獻上了《三大禮賦》。

唐玄宗看到了這三篇賦文非常高興,也很賞識杜甫的才學,於是命其“待制集賢院”。杜甫以為這是其仕途的開始,但卻沒有想到,主試者仍為李林甫,在他的干預下,杜甫依然沒得到任何的官職。

然而,更大的“黴運”還在前面等著杜甫。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杜甫之後的仕途,運氣更是壞透了

“獻賦”失敗之後,杜甫在長安又困守了四年,他對宰相之子、駙馬張垍的“干謁”終於起了一點作用,鑑於其“天上張公子,宮中漢客星”等吹捧的詩句,杜甫得到了一個“河西尉”的小官。

但杜甫對此並不滿意,表達了諸如“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等意願,於是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大概就是一個倉庫管理員的小官。這一年是公元755年,杜甫44歲,為生計所迫,不得不接受並前去赴任。

聽到公元755年這一個特殊的時期,或許很多人就已經明白了,就在這一年“安史之亂”爆發了。玄宗西逃,肅宗即位,杜甫秉持著忠臣之志,安頓了家人之後,便隻身北上投奔新朝廷,但卻不幸被叛軍俘虜。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說來也令人唏噓,杜甫唯一的幸運是其官職太小,小到連叛軍都不屑於對他囚禁,這才給了他出逃的機會。杜甫終於趁亂來到了唐肅宗的身邊,面見了天子,得到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這也是其“杜拾遺”稱呼的由來。“左拾遺”官職雖不大,但地位不低,常在皇帝身邊。

然而更為可悲的是,杜甫擔任“左拾遺”不到一年便被貶職,因為他主動地捲入了一場風波之中。

話說,當時宰相房綰家裡有一個琴師受賄,就因為這麼一件小事,最後鬧得唐肅宗要罷免其宰相之位。這件事情明眼人都知道非常不合理,琴師受賄只不過是一個由頭罷了,真正的緣由就是,房綰一直極力主張接回唐玄宗,讓唐肅宗很難堪。大家差不多都懂了,所以都不敢說話,但偏偏杜甫不懂。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杜甫指出了這件事情的不合理之處,也就是琴師受賄不應該如此重罰宰相,這就捅破了窗戶紙,使得大家都沒辦法繼續“裝”下去了。唐肅宗見到這個小小的“左拾遺”竟然敢壞其好事,本來是想殺了他的,但又因為杜甫身為言官,確實有此職能,再加上其他人求情,就小小懲戒了一番,希望他能領悟聖意。

可惜的是,杜甫非但沒能揣摩清楚唐肅宗真正的意圖,反而再次上書和皇帝掰扯“宰相與琴師”的道理,使得龍顏震怒,尋了個由頭將其貶為了華州司功參軍。杜甫很多名篇,像“三吏三別”就是其赴華州的路上根據所見所聞而創作的。

然而,杜甫的這個“華州司功參軍”也沒有做多久,關中大旱,工資也發不下來,再加上他目睹了太多的黑暗現實,於是索性辭官,去成都投奔了好友嚴武。著名的“浣花草堂”,也就是“杜甫草堂”即在此時建立起來。

杜甫35歲那一年的科舉落第,是他半生潦倒的開端

嚴武鎮守蜀中,表薦杜甫作自己的參謀,官職就是“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所稱的“杜工部”就由此而來。這一年是公元764年。

然而,僅僅一年之後,隨著嚴武的去世,杜甫再次失業,開始了蜀中漂泊的歲月。生活上的貧困與心靈上的困頓,讓杜甫形成了一段創作上的高峰期,近三成的詩作都是在短短兩年間寫成,其中就包括了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這一階段的杜甫就更符合現代人心中的形象了,貧困交加,百病纏身,顛沛流離了五年之久,在公元770年的一個冬天於一艘小舟中長逝,時年59歲。

杜甫的死因其實到現在都是一個謎,最常見的說法是染病而亡,而更為悽慘的記載卻是,杜甫困於洪水許久都未曾進食,獲救後又驟然吃了太多的酒肉,一夕之間便消化不良而死。

一代“詩聖”,何其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