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遠征昭莫多:清軍以3萬兵力打2千蒙古兵,“子母炮”是獲勝關鍵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戴梓向康熙演示“子母炮”,靶場遍地開花,眾將無不讚嘆。但是,康熙不重用戴梓,將他流放到遼東,在冰天雪地裡生活了三十多年。戴梓晚年,在貧困交加中病逝,清代的火器研製由此受阻。

遠征昭莫多:清軍以3萬兵力打2千蒙古兵,“子母炮”是獲勝關鍵

戴梓,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的火器專家,對熱兵器的研製很有見解,並有許多發明創新。

1673年,戴梓追隨大將軍傑書出征,平定“三藩之亂”,見識了火器的威力。

1680年,荷蘭、比利時的使團前來進貢,獻上“鳥槍”,這是一種比清軍使用的三眼銃威力更大的兵器。

西方火器的先進,讓戴梓大開眼界,他決定研製一款更新銳的火器,即是大名鼎鼎的“連珠銃”,威力很大。

“連珠銃”,借鑑了明代火器專家趙士禎的“迅雷銃”,卻有著更快的射速。“連珠銃”一次裝彈,可以連續發射28彈,堪稱是機關槍。

“連珠銃”成功,讓戴梓對研製火器充滿了信心。接下來,他研製一款可以在陣地戰中快速轉移,便於遠征的火器,即是“子母炮”。

“子母炮”,重量約三百斤,便於攜帶,也便於轉移。所使用的炮彈,其外形如瓜狀,內部裝有“子彈”。發射炮彈時,“母彈”炸裂,“子彈”散開,殺傷面積很大。史載:“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

遠征昭莫多:清軍以3萬兵力打2千蒙古兵,“子母炮”是獲勝關鍵

“子母彈”的威力,讓康熙大開眼界,決定將其推廣開來,裝備清軍,尤其是給駐守京師的八旗。

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與葛爾丹的蒙古騎兵在烏蘭布通決戰。葛爾丹所部蒙古騎兵,裝備有從土耳其引進的重型“火繩槍”,以及可安置在駝背上的火炮,戰鬥力非常強悍。

烏蘭布通之戰,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國綱陣亡,清軍一敗塗地。正面決戰,蒙古騎兵以火器壓制清軍,主將福全無計可施。但是,葛爾丹帶來的彈藥不多,連續幾天炮擊後,葛爾丹撤退,福全沒有追擊。

烏蘭布通之戰,清軍雖說獲勝,卻很“恥辱”。1696年,康熙再次御駕親征,率10萬兵馬,兵分三路,與葛爾丹決戰。

康熙率中路軍,以京師八旗為主,兵力三萬多;薩布素率東路軍,以關外八旗、科爾沁蒙古兵、喀爾喀蒙古兵,也是三萬多人;大將費揚古率西路軍,以八旗、綠營為主,兵力四萬多。

三路清軍齊頭並進,葛爾丹不戰而逃,中途遭遇費揚古攔截。費揚古派400八旗精兵襲擾,葛爾丹親率2千騎兵追擊,在昭莫多被埋伏。

昭莫多之戰,清軍投入戰鬥的兵力約三萬,且預先設下埋伏,選擇好地形。葛爾丹孤軍深入,僅帶來2千人,兵力對比懸殊。

遠征昭莫多:清軍以3萬兵力打2千蒙古兵,“子母炮”是獲勝關鍵

蒙古騎兵人數不多,但戰鬥力非常強悍,且裝備有重型“火繩槍”,清軍也難以招架。即便是近身格鬥,蒙古騎兵也要壓倒同時期的八旗兵,以及綠營兵。

葛爾丹讓騎兵下馬,與清軍步戰,朝著山頂發起進攻。蒙古兵以火繩槍射擊,清軍則以“子母炮”還擊,幾次炮擊下來,蒙古騎兵有所畏懼。

“子母炮”威力大,殺傷範圍廣,讓葛爾丹大開眼界。“漢軍”將領孫思克率綠營兵充當中路,以“子母炮”為依託,頑強反擊蒙古騎兵。

清軍有火力優勢,且以優勢兵力提前佈陣,葛爾丹為贏得勝利,親自上一線指揮戰鬥。蒙古騎兵以十幾人為小組,分散衝鋒,儘量減少傷亡。

雙方交戰,從中午持續到黃昏,不分勝負。孫思克給費揚古提出建議,以“子母炮”正面射擊,吸引葛爾丹的注意力;再派遣兩支精兵外出,從兩側夾擊蒙古騎兵,定能獲勝。

遠征昭莫多:清軍以3萬兵力打2千蒙古兵,“子母炮”是獲勝關鍵

蒙古騎兵人數不多,且都被正面的“子母炮”所吸引,並未料到清軍會從側方殺來。再則,清軍攜帶“子母炮”繞到陣地後方,炮擊蒙古軍的大營,葛爾丹狼狽逃走。

昭莫多之戰,清軍以3萬的優勢兵力,幾乎全殲葛爾丹所率領的2千騎兵,“子母炮”的運用是獲勝的關鍵。若是沒有“子母炮”,昭莫多之戰就是烏蘭布通之戰的再版,清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攻,結果還是讓葛爾丹從容逃走。

“子母炮”在昭莫多之戰中大放異彩, 成為清軍扭轉戰局的關鍵,擊敗了葛爾丹。可惜的是,康熙並不重用戴梓,而是選擇相信比利時人南懷仁,以及張獻忠的養子陳宏勳,將戴梓流放到遼東。

南懷仁嫉妒戴梓研製出“連珠銃”、“子母炮”,不想讓他超越自己。陳宏勳平日跟戴梓有過節,便聯合南懷仁,向康熙參劾戴梓,說他“聯絡東洋”,對清朝有異心。

康熙不加辨別,輕信南懷仁、陳宏勳,將戴梓流放到遼東。在遼東,戴梓貧病交加,靠賣字畫為生,熬了三十多年。雍正四年(1726年)戴梓病逝,享年77歲。

遠征昭莫多:清軍以3萬兵力打2千蒙古兵,“子母炮”是獲勝關鍵

戴梓被流放,“連珠銃”隨即被雪藏起來,“子母炮”也很少有革新,清代的火器研製受阻。如此,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潮流,是近代捱打的重要原因。

參考書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