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洪武18年的一天,朱元璋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恰逢是科考殿試的日子,朱元璋相信這是上天的吉兆,他破天荒地讓人搬來所有的卷子,一份份翻閱起來。突然,他眼前一亮:“狀元找到了。”

洪武18年,正逢大明朝重啟科舉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經過層層選拔,終於來到了最後一關——殿試。

而就在殿試的前一天夜裡,朱元璋卻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在大殿外憑空出現了一根巨釘,釘上還纏著數條白絲,隨風飄蕩。

醒來後,朱元璋想來想去,認定這是上天降下的吉兆,而今天正是殿試的日子,很可能,這個吉兆會應驗在某位學子身上。

上天是想告訴自己,這個人將是大明未來的棟樑之材。

只是這個夢的細節太過離奇,朱元璋想了很久也未能參透其中的含義。

為了不錯過任何線索,朱元璋這天分外留神,哪怕是一點風吹草動也要觀察、思考上好一會兒,連服侍他的太監都察覺到陛下今天怪怪的。

按照殿試的安排,考試結束後,將先由“讀卷官”閱卷,選出一甲、二甲、三甲,再將一甲卷交由朱元璋最終裁定,從中會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然而朱元璋將一甲的三份卷子翻來覆去看了好久,都沒能找到和夢境之間的聯絡。想了想,朱元璋命人把所有考生的卷子搬來,他要親自一張張審閱。

400多份卷子,在龍案上堆起了厚厚的小山,朱元璋卻絲毫不覺得麻煩,一張張地認真翻閱,不想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此時,殿內侍立的“讀卷官”們心裡卻是忐忑不安,後背更是冷汗直流,生怕是什麼環節出了紕漏,要知道這位帝王可是眼裡從不揉沙子的。

大殿內的氣氛也因此變得壓抑沉悶,眾人連大氣都不敢出,偌大的宮殿裡,只能聽見偶爾傳來的,紙張發出的“嘩嘩”聲。

突然,眾人聽到朱元璋一拍桌案,興奮地說:“狀元讓俺找到了。”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原來,這名考生的名字赫然是“丁顯”,丁顯——釘顯,這不正是應了那個夢嗎。

朱元璋頓覺心情舒暢,大筆一揮,將丁顯欽定為狀元。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丁顯原本在400多名考生中排在100多名的樣子,卻因為名字一步登天,成為了狀元。

不過這樣一來,原定的一甲勢必有人出局。朱元璋斟酌再三,依然按照之前的評定,定榜眼為“練子寧”,探花為“黃子澄”。

至於原來的狀元“花綸”,則不幸掉到了二甲。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丁顯中狀元時年僅18歲,這也讓他成為了明朝最年輕的狀元。

一時間祝賀紛至沓來,讓丁顯應接不暇,朱元璋還特准許他衣錦還鄉。

當回程走到武夷山時,丁顯記起當初趕考路過此地,自己不幸染病,倒臥路邊,幸得天心寺的一名高僧路過將其收留。

僧人見他臉色蒼白,腹痛不止,便取出了珍藏的茶葉,以沸水沖茶,扶他起來飲用。

丁顯只覺口齒留香,腹內熱流湧動,疼痛也緩解了很多,之後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竟已病去身輕。

感念當時僧人的照顧,丁顯特意又去拜訪,僧人見故人來訪,又聽聞丁顯做了狀元,也替他開心,兩人整夜暢聊飲茶,賓主盡歡。

第二天,丁顯告辭啟程,並特意留下財物以示感謝。可僧人堅辭不受,並說自己沒做什麼,這都是山間那幾株古茶樹的功勞。

丁顯只得作罷,他特意去山間尋到了那幾株茶樹, 並脫下身上的狀元袍,先繞茶樹三圈,最後又將紅袍披在了茶樹上以表謝意。相傳這就是武夷山大紅袍名稱的來歷。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可惜如今這幾株母樹大紅袍已被定為了國寶,普通人是無論如何也喝不到了。

丁顯做官後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雖然朱元璋對其寄予厚望,但丁顯在做官上卻鮮有建樹。

由於丁顯的性格過於剛直,上任後最喜歡的就是給朱元璋提各種意見。

這也就罷了,他還不懂變通,用詞激烈,看不慣的一律狠批,有時候連朱元璋都被弄得下不來臺。

開始,因為覺得丁顯是上天降下給大明的人才,朱元璋還加以包容,但時間一長,朱元璋被弄得不勝其煩,一怒之下,把丁顯貶到廣西去養大象了。

朱元璋夢定狀元,丁士子一步登天

洪武三十一年,丁顯病死在任上,年僅30歲。據說他的死訊傳回,朱元璋還發了好大一通火,覺得定是當地的官員沒有照顧好丁顯。可見朱元璋對他依然是念念不忘的。

丁顯早逝,他同科的榜眼練子寧和探花黃子澄也沒得善終,兩個人在建文帝時期堅決支援削藩,得罪了後來的明成祖朱棣。朱棣即位後,兩人都被殺並株連九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初錯失狀元的花綸卻一生平安,官居翰林。

因為學識令人佩服,同科的進士們依然尊稱其為“花狀元”。

可見人如果想走得長遠,單靠運氣是不夠的,同樣也需要真才實學。

丁顯深受朱元璋的偏愛,這在封建王朝是筆多麼大的資本,但他卻沒能合理利用,空有正直之心,卻沒有為官的智慧。

如果他稍微懂得委婉、變通,憑藉朱元璋的信任,他一定可以建立很多利國利民的功績。

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