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盛世是什麼?

張明揚在《棄長安》一書中寫道:

盛唐的名字就叫長安。

盛世戛然而止於安祿山起兵那天: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初九。

但對於長安這座城市和生長於斯的上百萬居民而言,盛世完結於天寶十五載六月十三日,他們的皇帝在這一天棄城而去。

大唐王朝從盛世到沒落,只有短短八年!安史之亂作為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歷史節點,不乏後世的關注與研究。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對於這段歷史,

如果說張明揚在《棄長安》中是從細節著手、以文學性風韻給歷史以想象,從一個感性者的視角帶讀者入景入情、去身臨其境感受安史之亂局中人的掙扎和困境,

那麼郭建龍在近期新書《盛世的崩塌:盛唐與安史之亂時期的政治、戰爭與詩》中的呈現,就更像一個理性主義者,帶你埋頭扎入這錯綜複雜的棋局中,揪著一個個線索去挖掘這盛世的前世今生,釐清它背後的頑疾如何把它推向毀滅,這盛世之下王侯將相、平民百姓又有著怎樣沉浮不定的命運。

瞭解郭建龍的可能多少會知道,他在業界已然是出了名的雙高作家——“高產且高質量”。已出版過多部大熱作品,諸如在讀書界持續引起關注的“帝國密碼三部曲”以及《汴京之圍》《穿越非洲兩百年》等等。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作為2022年新一本佳作,《盛世的崩塌》在未上市前便吸引了不少目光,

這本書也延續了“郭式”中國史的寫作風格,和他的另一本暢銷作品《汴京之圍》構成了一組“唐宋盛世雙聯劇”。

這兩部書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絢爛的兩個朝代,唐代是因為它的武功,而宋代則是因為它的文治。在《汴京之圍》中,他集中寫了北宋最後幾年,特別是最後一年的情況,去追尋北宋亡國的原因。而

在《盛世的崩塌》中,他考察的是安史之亂歷史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探尋唐帝國盛衰之變背後的深層成因,以及超越時代的鏡鑑意義。

內鬥不斷的王朝

文 | 郭建龍

選自 | 《盛世的崩塌》

在中國歷史上幾個疆域較大、時間持續較久的大一統王朝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漢、唐,至於分裂、文弱的宋朝,一直是作為教訓出現的。但這種史學觀點往往忽略了下面的事實:

在所有王朝中,最在乎人命、極力避免內鬥和濫殺的王朝恰恰是宋朝,而漢、唐兩朝偏偏是殺伐之氣最重、內鬥最激烈的朝代。

這裡不去說漢朝的情況,僅以唐朝為例。

唐開國不久,秦王李世民就發動了一場政變,將他的哥哥(當時的太子)和弟弟殺掉,換來了皇冠。這次兄弟之間的殺戮也造就了唐代的內鬥精神。

唐代和宋代的區別在於,

宋代正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制定了嚴格的權力制約體系來限制某個人擁有過大的武力,使得沒有人能夠輕易威脅別人的生命安全。這種制約體系在很長時間內是非常成功的。久而久之,宋代就形成了這樣的皇家和官僚傳統:權力鬥爭以不威脅政敵的生命為底線,大多數時候以將對手罷官或者流放為目的。這種對生命的尊重造就了中國文治的最高峰。

但是,

唐代卻並沒有這樣的約定俗成,

而且唐是尚武的國家,李世民兄弟三人各自掌兵,建立了各自的親信體系,結果反而形成了另一種贏者通吃的傳統:

只有殘酷鬥爭中的勝利者才能獲得政權,而其餘的人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才不會對勝利者產生威脅。

丨朝堂內鬥的歷史淵源

朝堂內鬥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南北朝的北魏時代。在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一次巨大的政治分野,存在著兩大政治傳統。其中一支是從秦漢以來流傳下來的純粹的漢族文化體系。

在秦和西漢時期,這個體系在迅速擴張的同時,也有著激烈的內鬥,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都沒有安全感。可是到了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取得政權之後,為了減少這種鬥爭對政權的消耗,提倡文治,政權內部的權力制衡也增加了。

東漢末年制衡第一次失調,隨之而來的崩潰造成了三國時代的混亂。西晉初期,晉武帝試圖恢復內部的制衡,進行文治。不幸的是,北方出現了另一政治傳統:由遊牧民族帶來的更加有活力卻更加血腥的政治。遊牧民族起源於馬背之上和戰爭之中,他們對政治的權力制衡和制度建設一竅不通,卻個個能征善戰,很快沖垮了西晉司馬氏的重建工作,將秉持秦漢以來文雅平和的政治傳統的人趕到了南方,在北方建立了以軍事征服和強力為特徵的政治體系。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方文弱的政治傳統接近消亡,而北方缺乏制衡精神的武力統治傳統卻居於強勢。這種北方政治傳統由北魏傳給了西魏,又由西魏傳給了隋,最後被唐所繼承。

隋代時,開國勢力依然以武將集團為主。而在王朝內部,不管是皇子之間還是大臣之間,必須靠你死我活的鬥爭來決定勝負

這種野蠻性是作為隋代重臣的唐高祖父子所熟悉的。

而唐代又偏偏是一個在政治制度上缺乏新建設的朝代,它基本上繼承了隋代的政治制度,於是將北朝以來的殺伐氣也繼承下來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唐太宗像丨圖源網路

唐高祖後期,三個兒子的勢力範圍一直處於失控狀態。

也就是說,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唐高祖並沒有能力控制三個兒子,完全剝奪他們的權力,只能試圖在其中維持一種脆弱的平衡。隨著三個兒子鬥爭的顯性化,一次血腥事件幾乎是不可避免了,沒有人會遵循點到為止的方針,必然需要取得對方的性命,才能結束。

唐太宗取得政權後,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他雖然是政治鬥爭的勝利者,但隨著時間的拉長,在他的兒子和大臣之間,還會分裂出許許多多的派系來,這些派系依然遵循“以殺掉對手為終結”的規則,而唐太宗在制止這些殺戮上依然無能為力。

他本來想做一個仲裁者,卻發現自己仍然是個參與者。

唐太宗最初想到的辦法是利用道德力量感化人們,讓他們忘記殺戮的本性。

他的事蹟後來經過史臣吳兢的記錄,變成了一段千古佳話,以“唐太宗納諫”之名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明君”。但是,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唐太宗追求的並不是制度化的約束,而僅僅是依靠人格魅力去感化。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丨唐宋時代對比

我們可以將唐太宗時代和宋代最自由的宋仁宗時代做一個對比

宋仁宗時代,是一個大臣可以和皇帝激烈爭吵的時代。

如果宋仁宗實在忍受不了某個大臣,想殺了他,首先會意識到自己是做不到的,因為老祖宗(宋太祖)時就已經禁止殺害文官。更重要的是大臣本人也知道皇帝無法殺他,

因為皇帝沒有這個權力

可是如果皇帝一定要打破所有慣例殺了這個大臣會怎麼樣呢?

首先,皇帝會遭到諫官的反對。諫官由於知道皇帝無法下旨殺自己,一個個以和皇帝吵架為榮。在諫官的鼓譟下,從宰相到大臣也都知道殺死大臣是不妥當的,於是,皇帝的命令根本就不會被執行。這種遵守傳統又互相制約的體系,讓皇帝根本不會動殺死大臣的念頭,最多將其革職了事。只有到了北宋末年,隨著新舊黨人的衝突愈演愈烈,並已經到了亡國之際,才出現了少量殺大臣的例子。

但在唐代,皇帝卻沒有這樣的約束。即便史官再稱讚唐太宗是明君,但事實上,太宗給人的印象仍然是:

第一,他是有權力殺死任何人的;第二,他之所以不殺,不是因為不能,只是因為不願意;第三,他聽別人的意見,也不是必須聽,而是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也沒人管得了;第四,他不願意聽的時候,甚至有權殺死任何給他提意見的人。

有一次,唐太宗對一位叫作穆裕的官員感到不滿,立刻發怒,要在朝堂之上將他斬首,但被太子勸住了。於是大臣長孫無忌立刻抓住機會恭維皇帝有個好太子,自古罕有。太宗在大臣的恭維下,撿了個臺階下的同時,對太子也誇讚一番。在這裡,皇帝是可以隨便殺人的,而大臣們與皇帝的周旋,就像是在伺候一個易怒的孩子,而這個孩子既可以選擇收斂自己的脾氣,也可以選擇不收斂。即便是善於直諫的魏徵(太宗自己樹立的直臣的榜樣),太宗也數次動過要殺死他的念頭。

正是因為唐代缺乏對朝政中殺人的制度性約束,形成了皇帝可以隨便殺人,大臣和宗室之間勝者為王的風氣,使得唐代的內鬥愈演愈烈。

丨唐朝的極致酷吏與內鬥

在這種風氣之下,唐太宗的兒子們也繼承了和父輩一樣的傳統,在父親還活著時就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唐太宗作為一個仲裁者顯得手忙腳亂,家庭事務又成了皇帝晚年的包袱。而在他死後,這種鬥爭更是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混亂一直持續到了高宗時代。在太宗的兒子中,太子李承乾因為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的謀反而被廢為庶人,魏王李泰因為爭奪皇位被貶,齊王李佑被賜死,蜀王李愔死於流放,蔣王李惲自殺,越王李貞因為反抗武則天被逼服毒自盡。

與皇帝的家庭悲劇相比,大臣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唐太宗本人由於想制止殺戮,還顯得比較剋制。為了表彰追隨他打天下和奪權的功臣們,唐太宗在太極宮的凌煙閣中為二十四位功臣畫了像,在這二十四人中,太宗只以謀反罪殺掉了兩個——侯君集和張亮。侯君集是因參與了太子的謀反而被殺。至於張亮謀反,更像是一場子虛烏有的事件。當人們告他謀反時,唐太宗面對無力的證據也選擇相信,只是因為張亮的養子太多,太宗害怕他形成家族勢力而無法制衡。

到了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和兒媳婦(也是太宗的嬪)武則天時代,皇帝的權力更加沒有限制。

兩人執政時期,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唐太宗的親信大臣上官儀、長孫無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宰相劉禕之等都死於非命。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武則天丨劇照

即便在整個唐代,由於皇帝的殺戮和內部鬥爭,高官也是個極其危險的群體。

唐代宰相共有三百多人,在宰相職位上死於非命的有四十一人,罷相後慘死的有四十二人,加起來一共八十三人,佔了全部人數的近四分之一。

除了宰相,其餘的官職也同樣危險,特別是在武則天時期。現代人將武則天定義成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女皇帝,但在歷史上,武則天除了豐功偉績外,還是一個會玩弄手腕的女強人。她和高宗共治的時代,以及她單獨統治的時代,從整個唐代來看都屬於酷吏時代。

中國歷史往往有這樣的特徵,當朝代建立後,恢復了和平,政府對民間的干擾不多,於是就會產生一次超級繁榮。但在超級繁榮時,官僚對社會的破壞作用卻在加速,這種破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稅收的提高;二是官僚階層的失控,即便中央政府也無法管理基層的官僚隊伍。

到這時,皇帝就會採取措施,對官僚階層進行約束,這就到了第一次酷吏時代。

皇帝不得不依靠酷吏的力量來重整官僚隊伍,同時由於皇帝的集權動作,使得民間經濟發展也放慢下來,產生朝代中期的第一次凋敝。

這個經濟收縮和集權的時期在漢代對應漢武帝時期,在唐代就對應武則天時期,而在清代則對應雍正時期。但是

一個王朝的第一次酷吏時代又總是會結束的,皇帝的集權舉措也會暫時退縮,於是就有了經濟的再一次發展,這在唐代就對應唐玄宗的開元時期。

武則天的酷吏時代是皇帝藉助低層的酷吏,對官僚階層進行的一次整肅行動。甚至到武則天死後,她的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都無力恢復正常的官僚秩序,唐代政權仍然在酷吏與宮斗的劇情中顛簸,直到玄宗利用兩次血腥的政變上臺。

到這時,唐代已經在浴血的內鬥中存在了將近一百年。

在這樣的鬥爭中,唐代的官僚制度遭遇了嚴重的破壞,而與內鬥相伴的,還有更加複雜的外部局勢。

*上文小標題系編輯自擬,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郭建龍新書《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盛世的崩塌:盛唐與安史之亂時期的政治、戰爭與詩》

作者:郭建龍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7月

定 價:98。00元

頁 數:424頁

內容簡介: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歷史節點,作者從唐朝一系列制度設計的缺陷開始講起,對安史之亂前後唐帝國內部複雜的社會經濟危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以及唐朝外部軍事政權的變化進行了深入考察,試圖追溯唐朝偉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潰的,探究大廈將傾的歷史背景下皇帝、賢相、武將、聚斂集團,以及於洪流中掙扎、沉浮不定的文人們的不同選擇和結局。他們共同見證和造就了這一盛世,也在崩塌之時以己之力試圖挽救,但都無力迴天……

本書分為《盛世》和《崩塌》兩大部分,立足兩唐書、《資治通鑑》原典,結合相關歷史筆記、詩文等資料,用通俗流暢的敘事筆法,細緻還原安史之亂歷史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探尋唐帝國盛衰之變背後的深層成因,以及超越時代的鏡鑑意義。

目錄

楔子 盛世毀於戰爭

上部 盛世

第一章 血的開局

又一次政變

內鬥不斷的王朝

帝國早期的邊患

混亂的財政系統

女皇帝的功與過

第二章 撥亂反正

尋找賢相

休養出的盛世

從鴕鳥政策到懷柔遠人

讀書人的科考往事

詩的進化

第三章 盛世陰影

賢相集團的更迭

戰爭與財政

聚斂集團的出現

文人的宦遊時代

第四章 危局之成

賢相集團的覆滅

聚斂集團的內鬥

脫韁的戰爭

土皇帝的職位

漂泊的詩人

第五章 戰爭前夜

權相的更迭

節度使的罪與罰

外族節度使

戰爭前夜的文人

被“逼”的叛亂

下部 崩塌

第六章 戰爭的開局

唐代的軍事地理

安祿山之謀

大燕皇帝

河北的抵抗

又一次危機

絞殺與反絞殺

第七章 逃亡的皇帝

急轉直下

太子的行蹤

危急時刻

深陷戰爭的文人

構建反擊基礎

宗室之亂

第八章 血肉抗戰

死守太原

再次失敗的光復行動

血戰睢陽

拯救罪人李白

第九章 從全域性戰爭到區域性戰爭

收復兩京

重建朝政

差點兒結束的叛亂

紛爭再起

再失東都

第十章 找不回的盛世

另一場叛亂的預兆

改朝換代

叛亂的終結

亂世開啟

詩人之死

尾聲 盛世的丘墟

附錄

參考書籍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