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桃花江文旅故事】炎黃修和

編者按:

《桃花江文化旅遊故事集》徵稿以來,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響應,收到了很多優秀作品。“大美桃江”每天一期將持續推送,讀後有什麼感想、意見或建議,真誠地歡迎大家留言,我們將認真吸收修改。同時,期待大家積極創作,踴躍投稿。最後,年底結集,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炎黃修和

華夏始祖黃帝逐鹿中原,與炎帝交手,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一戰,黃帝戰勝,炎帝率餘部遷至洞庭湖以南,駐守長沙。黃帝揮師南下,渡湘江,入資水,屯兵柳溪入資江口處的修山。兩軍對壘,一場撼天動地的大戰一觸即發。

炎黃本是原始社會晚期,今陝西境內的兩大部落首領:一位姓姜,因崇尚金、木、水、火、土中的“火”,故稱炎帝,這一部落精通原始農業;一位姓姬,崇尚土德,因其居住的黃河流域的土地是黃色的,故稱黃帝。後來,這兩大部落順黃河往東拓展,先後到達山西、河北、河南、山東一帶。其間,黃帝還應炎帝之邀,幫助其戰勝了九黎族的首領蚩尤。但是,受助的炎帝對黃帝並沒有感激,反而有了擴張的“野心”,於是兩大部落在阪泉大戰一場,炎帝敗走長沙。黃帝得到許多部落擁戴,成為中原的聯盟領袖。

黃帝來到修山,十分看好這裡的地理位置,因修山處湘西與湘中交界處,北靠洞庭西部糧倉,南有資水作天然屏障,給養便捷,又宜於隱蔽休整,是不敗之地。

翌日,豔陽高照,山川朗朗。黃帝從修山西側望修山,見其雙峰酷似熊耳,遂給修山取名為“熊湘”。一個“熊”字,標誌從中原出征一路滔滔都是熊國聯盟的勝利旗號;一個“湘”字,則表示由北而南、會合眾流奔赴洞庭湖的寬闊境界。黃帝以熊為圖騰,以此山名和地貌激勵部屬,堅定了以正義之師統一南北,實現民族大融合的決心和信心。

黃帝觀“熊湘”,賞美景,心胸大豁,決定與炎帝和好,實現民族融合。於是,他選派大臣風后去與炎帝和談,搭建友誼橋樑。

風后是黃帝南下到達湖北天門西北的古竟陵地方時,遇上的一位部落首領。這竟陵風后欽佩黃帝德行,與炎帝也早有交情,又洞悉炎帝去向及心態,更是熟悉洞庭湖水系,即湘、資、沅、澧四大河流的地理交通。風后向黃帝進諫了一系列建議,黃帝十分賞識。黃帝即以風后為相,率大軍直抵資江。

風后受命尋求炎黃修和的契機和形式,他已領會了黃帝的思想,十分樂意斡旋促成。

風后乘船順資江至臨資口,溯湘江至長沙,拜謁炎帝。此時,炎帝因打了敗仗,正惱羞成怒,他將大門緊鎖,牆上貼一“齜牙裂嘴熊”畫像,將風后拒之門外。風后吃了“閉門羹”,只好打道回府,向黃帝討教對策。

黃帝具有容人之量,並未因炎帝的“閉門羹”而惱怒,指示風后低調二次拜謁炎帝。這次風后以“半掩面紗遮羞面”向炎帝求和。炎帝心生疑惑,他想:求和應是戰敗方向對方請求停戰,實現和平,怎麼黃帝打了勝仗後“裝上反犁”?炎帝問風后:“為何用面紗遮面?”風后回答:“只因阪泉之戰傷了炎帝元氣,心有愧意,不好意思相見”,炎帝聞之,惱恨風后虛言,不過未見風后對自己上次閉門拒客的恨意,便緩過氣來,接待了風后。風后察看了炎帝軍營,發現炎帝糧草嚴重不足,士兵飢餓難耐,士氣十分低落的情況,便有了下一步的修和主意。

風后走後,炎帝緊急動員,組織士兵大修工事,做好迎戰準備。他想黃帝定會乘虛攻擊,這次一定要與黃帝決一雌雄,來個重振雄風。

風后回到駐地,向黃帝建議在炎帝困難之時施以援手。但軍中大譁,將士要求黃帝趁炎帝困難之際,立即出兵剿滅炎帝。黃帝堅決地說“使不得!使不得!和為貴!和為貴!”

風后率領一支長長的船隊,從資水入湘江至長沙,一路大張旗鼓、浩浩蕩蕩,再次拜謁炎帝。炎帝接到報告,十分慶幸自己早有防備,要不就會受風后之騙。於是立即下令部隊作好迎擊準備。

很快,炎帝接到風后派來的信使報告:風后送來的是黃帝給炎帝的壽禮,船隊裝載的不是打仗計程車兵,全是炎帝軍營急需的糧草和由黃帝發明,經蒸煮發酵出來的五穀湯液——軒轅酒。黃帝指令,這些物質必須在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生日前送到,“酒”“久”諧音,以酒祝您長壽, 炎帝為黃帝的心胸與言和的誠意而震驚、愧疚,迅速改用大禮盛情接待風后。

炎帝年事較黃帝高,但他決定親赴熊湘山,接受和平統一華夏的軒轅“修和”倡議,服從中原統一指揮,“退而修德”。黃帝大悅,認為這是託了熊湘山的靈氣,從而天賜褔音於天下百姓。為答謝天地之功,與炎帝共同在熊湘山頂設壇,主持祭天大典,接著又在山麓舉行祭地大典。

炎黃修和,子孫融合,薪火相傳,形成了統一的炎黃子孫和中華民族。黃帝與炎帝同登熊湘山,握手言和,首開了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先河,奠定“和文化”,共建“和天下”,為創立泱泱華廈,立下了萬世之功。

作者 曹慶升

編輯 劉 莎

稽核 莫 斌

監審 劉 鵬

【桃花江文旅故事】炎黃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