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魚雷自發明起到現在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二戰時期就被廣泛運用,因為它對海軍部隊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而且近些年來,魚雷的研發依然一直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

但值得一提的是,能夠自主研製出魚雷的國家卻少之又少,一雙手都能數過來,複雜程度都超過了導彈,可想而知,研製魚雷有多難,那麼研製魚雷的難度是在哪呢?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水中導彈”——魚雷。

魚雷誕生在19世紀初,距今也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了,當時被稱為“撐杆雷”,是在水中航行的兵器。魚雷是從艦艇或飛機上發射,然後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目標接觸爆炸使其毀滅,殺傷力非常大,主要用在攻擊水面的艦艇和水下潛艇等方面,同時還能用於封鎖港口和狹窄水道。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在現代戰爭中,魚雷已經成了作戰的主要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據悉當時被魚雷攻擊沉水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153萬噸,佔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

之後的二戰中,魚雷還是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時,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佔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由此看見魚雷在戰爭中的威力。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魚雷作為重要的海上軍事武器,目前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魚雷的研製,但令人惋惜的是世界上能夠獨立研製魚雷的國家只有9個,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典,一雙手都能數的出來,比製造導彈的國家還要少。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魚雷的研製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

可不否認的是重型魚雷的技術難度確實挺大,涉及到的精密儀器、材料加工等方面要求很高,一般國家是做不到的。

首先就是體積,魚雷的體積一般都不大,直徑在0。5米左右,長度最多7米左右,比如我國的魚-7型魚雷就只有2。6米,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體積不大的魚雷內不僅需要安裝很多核心,而且還要融入先進技術裝置(如燃料和系統等等),零件非常多,這無疑增加了研製魚雷的難度。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其次魚雷是在水中航行的,對製造材料的選擇非常苛刻,另外魚雷不僅要發現敵方目標,而且隨著魚雷的進一步發展,魚雷還要能有效分辨出潛艇本身的螺旋槳噪音和魚雷的螺旋槳噪音。

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魚雷極易受到艇體震動、水溫變化等影響,據瞭解,美國最新的魚雷下潛可以達到1000米,在這麼深的水下,其中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反觀導彈,使用環境比魚雷就要簡單得多,不用受到水中阻力、溼度等的影響,而且也沒有敏感的聲學裝置定位。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最難解決其實是魚雷的動力系統。

魚雷的動力系統主要分為熱動力系統和電動系統兩種,最早的魚雷發動機使用的就是熱動力系統,利用煤油加壓縮空氣,不過由於能量密度太低,提供的動力不夠,所以被逐漸淘汰掉了。

現在的熱力型魚雷基本上都是選用自帶氧化劑的奧托燃料,具有推進快、射程遠等優點,但是卻要用到先進的AIP技術,要知道一般國家都很難掌握AIP技術;

魚雷發明已經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電動力系統的原理是電池裡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轉化為機械能,然後帶動渦輪旋轉推動魚雷前進,具有噪聲小,隱蔽性高的優點;

但是射程小,而且對電池的要求比較高,因為電池的能量密度普遍小於燃料的,如果想要魚雷的威力足夠大的話,就必須用到能量密度電池,這也是一大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