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引言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醜奴兒》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不管在哪個時代,食物都是最為重要的事。我們現在靠著高品質種子、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等工業化作物的加持,畝產量可以輕鬆突破千斤,但是在以前的那個時代,即便是最好的土地,一年也就能收穫個幾百斤的糧食。這樣低的生產力,再加上眾多的人口,一旦遇上了天災,就非常容易造成悲劇。古人在饑荒的時候,為什麼寧願去啃樹皮,也不去捕魚?這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一、天災人禍

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盛世,那個時候的大清,在歐洲諸國的眼中就是一個遍地黃金的世界。在大航海時代,西方的航海家從新大陸挖出了天量的金銀,但這些金銀一半以上都以商業的形式流入了我國。雖然流入了大量的財富,可是清朝卻沒有把這些資源用於進行工業化,要麼將這些金銀用於享受,要麼將這些金銀儲藏起來。後來當西方完成了工業化,徹底與清朝拉開了距離後,戰爭就到來了。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那個時候西方採用了一種極為卑鄙的手段,他們想方設法的讓鴉片流入中國。那時大家都還沒有意識到鴉片的危害,有很多農民為了經濟利益,就在自家的土地上種上了鴉片。這樣就導致了糧食的急劇下降,清朝末年的那些天災,其背後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農民種上了鴉片。這種局面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得到改變。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二、可怕的災難

災難爆發起來是無比的可怕的,以1875年爆發的旱災為例。那個時候全國各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旱災,特別是河南、山西等省份,旱災尤為嚴重,老百姓此時已經餓得把來年的種子都拿來吃了。然而這場災難卻遠沒有結束,旱災之後又迎來了一場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吞噬了一切目之所及的綠色植物,進一步加劇了災難。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那個時候受災嚴重的省份,幾乎成了人間煉獄,赤地千里,易子而食隨處可見。還有很多的老百姓餓得受不了,乾脆吃起了觀音土,可最終還是逃不過一死。觀音土剛剛吃下去的時候,的確會產生一種飽腹感,可它終究是不能消化的,以那個時代的醫療技術而言,如果吃下過多的觀音土,基本沒有活下來的機會。除了觀音土之外,人們還會吃樹皮,但是樹皮是很少的,而且蘊含的能量也不高,很快飢餓的人們就會將樹皮全部吃光。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那麼問題就來了,受災的災民連觀音土、樹皮這一類基本不能被當做食物的東西都吃,那為什麼不去吃山上的兔子,河裡的魚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大部分的天災都是以旱災的形式率先到來的,只不過這個災難通常會來好幾波,通常旱災之後又會爆發水災,同時還會伴隨著蝗災、雪災一類的災害。而旱災是什麼樣子?相信大家即便沒有親身經歷過,也在電視上看到過。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三、為什麼不吃魚?

旱災的爆發是持久的,在剛剛爆發旱災時,人們會將附近河流裡的水源,全部用於灌溉,再加上炎熱的天氣,當旱災真正爆發時,河流裡早就沒有水了,只剩下一片龜裂的大地。水是生命之源,但失去了水源之後,河流裡的魚也會全部死亡。所以說這個問題很簡單,不是不去吃河裡的魚,而是河裡連水都沒有了,又哪裡還會有魚呢?

古人在饑荒時,為何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災難是分層次的。災難剛剛爆發的時候,大部分人是意識不到的,而且這個時候也並不怎麼缺糧食。等到時間的推移,到了需要種糧食的時候,人們才突然發現,由於天災,這些糧食都已經活不了了,這個時候一般也不會出現大的饑荒,因為這個時候還有著去年的糧食在支撐。到了冬天的時候,真正的饑荒會徹底爆發,大家今年種的糧食沒有收成,而去年種的糧食已經吃光了。結語

天災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人類依靠著以前的儲蓄,可以將前期最為艱難的時間熬過去。但對於河裡的魚而言,它們可沒有儲蓄的意識,早就死在第一波天災裡了,自然就不可能吃魚。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即便是偶爾遇到了天災,也能很好的應對過去,大家一定要抱有一顆感恩的心,如果遇到了天災,也一定要團結在一起,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參考資料:

《醜奴兒》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