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韓信憑藉這一招,領1萬殘兵大敗20萬大軍,千年來無人學會其精髓

韓信憑藉這一招,領1萬殘兵大敗20萬大軍,千年來無人學會其精髓

韓信是漢初名將,其軍事才能曾經獲得漢高祖劉邦的蓋章認定:“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曾經打過一場非常漂亮的仗,因為這場仗,後世還形成了一個成語“背水一戰”。韓信憑藉這一招,領1萬老弱殘兵大敗20萬大軍,無奈千年來無人學會其精髓。

所謂“背水一戰”,運用的兵法原理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背水列陣的話,士兵們只能往前猛攻,不然僅剩死路等著自己,然而,韓信當年取得這場勝利,真的只因為這簡單的一句原理嗎?如果真這麼簡單,為什麼三國時期馬謖照搬此計,卻失敗了?

韓信憑藉這一招,領1萬殘兵大敗20萬大軍,千年來無人學會其精髓

先看看韓信是怎麼安排的。被劉邦拜將之後,韓信開啟了自己的統兵之旅,他和張耳一起去攻打趙國,陳餘聽說韓信要來了,便在井陘口布置了20萬大軍(號稱)迎戰,井陘口道路狹窄,戰車騎兵都不能列成陣透過,只能排成長蛇狀、迤邐數百里前行,陳餘的謀士李左車根據這種情況,為陳餘獻了一條妙計。

李左車的妙計是,自己領三萬精兵截斷韓信的糧草後隊,陳餘在前面高築營壘,阻礙漢軍前進,漢軍被前後夾擊,一定失敗,到時候韓信、張耳的人頭,就是陳餘的囊中之物了。這條計策極妙,奈何陳餘飽讀詩書,不願意用兵家的狡詐計謀,並且自信滿滿,覺得韓信的弱兵必敗,不用使計。

韓信憑藉這一招,領1萬殘兵大敗20萬大軍,千年來無人學會其精髓

韓信打聽到情況之後,高興得不得了。他立刻佈置下去,讓2000名騎兵輕裝出發,埋伏在山上隱蔽處,只看漢軍詐敗、趙軍追擊的時候,將趙軍營地的旗幟全部換成漢軍的旗幟。隨後韓信告訴大家:等殺敗趙軍,我們來場大型宴會歡慶勝利。大家疑慮重重,不敢相信。

結果韓信命前鋒出井陘口,背對河水列陣,高處的趙軍看到這一情況笑得肚子都疼了,哪有這樣逼士兵送死的將領?不料戰鬥開始後,漢軍假裝敗退逃歸,趙軍追擊,來到河邊陣地後漢軍拼死反抗,趙軍無法取勝,此時,趙軍營地已經插滿了漢軍的旗幟,趙軍望見,以為將領被擒,頓時軍心大亂。

韓信憑藉這一招,領1萬殘兵大敗20萬大軍,千年來無人學會其精髓

漢軍趁機前後夾攻,趙軍潰逃,大敗。陳餘被殺,趙王被俘,韓信取得絕對勝利,創造了一場前無古人的戰鬥奇蹟。那麼,韓信取勝的原因,單單是因為“置之死地而後生”嗎?當然不是。首先,戰鬥還沒開始,韓信就充分了解了敵軍情況,知己知彼才百戰百勝,如果他連對方情況都沒弄清就亂用這招,真不一定見效。

其次,這一招是韓信基於兵力遠遠不及對手的情況下制定的,將士沒有必死之心,哪來的勇氣“置之死地而後生”?要是兵力不弱卻還照搬這招,那不是巧勝,是找虐。其三,韓信使用背水列陣險招是有後招配合的,高邑伏兵就是他的後招,光弄險不留後手,能確保戰鬥勝利嗎?所以說,馬謖和韓信之間,大概差了10個項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