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最近,烏克蘭的外交成為了網路上的一個熱點,諸多大佬紛紛吐槽烏克蘭外交的失策,這個小國被某些超級大國忽悠的橋段也在網上流傳。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嚴格來說,烏克蘭並不算一個小國,人口4200萬,面積超過60萬平方公里,還曾經是核國家,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一個小國,然而在我們中國人眼裡,除了聯合國五常,其他都是小國。

小國的生存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就烏克蘭而言,它此前的策略是非常明確的:加入歐盟、加入北約,抱山姆大叔的大腿。

這個策略如何呢?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小國之所以被稱為小國,就是因為它在規模上具有天然的劣勢。

經濟上,由於國內需求有限,小國通常有著更高程度的貿易開放性,因此也就更容易遭受金融危機、油價上升等外部衝擊。

政治上,小國處於絕對的邊緣地帶,在國際社會幾乎沒有話語權。

上世紀九十年代,盧安達危機發生之時,各國除了強烈譴責,幾乎沒有任何反應。1936年義大利吞併衣索比亞後,面對著在國際聯盟大會上慷慨陳詞的賽拉西一世皇帝,各國甚至連裝模作樣的譴責姿態都懶得擺。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國家安全上,小國的劣勢則更為明顯。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國際社會始終是無政府狀態。在無政府狀態下,國家的安全係數幾乎就是和國家的規模成正比的,換言之,越大越安全。

人口數量意味著潛在實力,領土規模意味著戰略縱深,即使兩者皆因軍事力量的過度孱弱而如同擺設,較大的國家規模本身即可為它召來強有力的盟友,譬如印度次大陸上的某個國家。

小國的尷尬在於,即使它願意成為某個大國的附庸,大國出於利益考量,也不一定願意保障它的安全。

然而即便如此,由於缺乏基本的自衛能力,在國家安全上,小國也不得不依附於大國,不得不將自身的安全託付於大國的善意與安全保證。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有人說,小國可以學瑞士、瑞典搞中立。然而很不幸,小國是否能中立,同樣取決於大國。

一戰開始之時,德國為了有足夠的空間展開它的右翼,毫不猶豫地攻入了永久中立國比利時。二戰中,英國粗暴地佔領了中立國冰島,原因僅僅是冰島較適合建立監控德國潛艇的軍事基地。

如果瑞士是像比利時一樣的低地平原,而不是難以透過的阿爾卑斯山地,那瑞士的中立恐怕早就無法保障了。

因此,對於地理條件不那麼“好”的小國而言,中立幾乎就是自欺欺人,追隨大國是唯一出路。

既然追隨大國是唯一的出路,那追隨一個什麼樣的大國呢?烏克蘭的選擇讓龍馬君想到了一個三國的故事。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話說蜀國滅亡之時,有人建議劉禪逃亡孫吳,譙周反對,他說:“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反正是要依靠大國,當然要依靠最強的那個。

烏克蘭的尷尬在於,它的鄰國也是大國,而且與最強的大國是宿敵。這就使得烏克蘭的安全策略存在一個漏洞,為了保證它的安全,它所追隨的大國付出的代價可能過於高昂,有可能大於收益。

作為小國,應該追隨大國嗎?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二戰中的波蘭,儘管它和英法是同盟,後者卻顯然不願意為它與德蘇開戰。

那能不能換個思路,追隨那個鄰國呢?似乎也不行。鄰國之所以能成為幅員遼闊的大國,顯然不是因為懂得適可而止。

說到底,小國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悲劇。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