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宋徽宗:一個“藝術生”皇帝

1135年6月4日,宋徽宗在金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去世,身邊的人給他做了道教法事。後代人往往會給宋徽宗貼上三個標籤:因靖康之變導致北宋亡國,他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因為對繪畫、書法、詩詞和收藏樣樣精通,他是痴情藝術的皇帝;因喜愛道教,他又成為了道教皇帝。

宋徽宗:一個“藝術生”皇帝

下面,我們就透過這三個標籤,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宋徽宗。

先來看他政治上為什麼是個低能兒。主要原因是,他對朝政不懂也不感興趣。

第一,他是公子哥意外當上皇帝。徽宗是哲宗的弟弟。哥哥當皇帝,弟弟為了證明自己沒有政治野心,最好的辦法就是享受放縱的生活。所以,當皇帝之前,宋徽宗每日沉迷於書畫、建築、宗教、音樂、戲劇,結交文化名流。可惜哲宗24歲就去世了,兒子還沒來得及生。繼任者只能從弟弟中挑選,太后向氏最喜歡徽宗,他就這樣稀裡糊塗當了皇帝。

第二,他只想把朝政交給別人處理。不懂怎麼處理朝政,徽宗說,若要他當皇帝,除非向太后攝政。這時他虛歲已經19,按理可以親政的。但大臣們沒辦法,只好依了他。但向太后一年後就還政給他,徽宗開始物色有能力的宰輔替他處理朝政,最後他選中了蔡京。在蔡京之前,徽宗重用了章惇和韓忠彥等,但他發現,他們總是批評自己,卻少有建設性的決策。但蔡京不一樣,他決斷力強,能快速理清頭緒並給出建議,而且極擅於理財,他當宰相兩三年,就消除了財政赤字。徽宗一般不參與政策討論,蔡京決策,他就批准。蔡京的獨斷免去了很多爭論,這也正是徽宗喜歡的。他要的就是執行力強。除了蔡京,宦官童貫和梁師成也主宰過朝政。宋金和談這樣的大事,徽宗只禮儀性地接見金國來使,具體談判內容都是童貫主導。

第三,國家遇到危難,他不是先想如何解決,而是趕緊推脫責任。靖康之變的導火索,是童貫建議徽宗聯合金國一起消滅遼國。其實,徽宗看出來這個計策有問題,但不知怎麼破解,也拗不過童貫。後來,金人直抵開封,徽宗自知不能力挽狂瀾,於是趕忙讓位給兒子欽宗。欽宗更是一個沒有決斷的人,最終導致了靖康之難。徽宗、欽宗和一群王公貴胄,被俘虜到了遙遠的金國,最後被折磨致死。

宋徽宗:一個“藝術生”皇帝

再來看他如何痴情於藝術。

第一,宋徽宗獨創瘦金體書法,繪畫作品也成為後世的範本。徽宗的瘦金體,足以秒殺中國歷史上一眾帝王書法家。學者餘輝說,如果不當皇帝,徽宗可以稱得上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後來在金國當俘虜,金人為了得到他的字,故意送他小禮物,因為徽宗會寫謝表。金人把這些謝表編成冊子,流傳了幾十年。他的繪畫水平更是一絕,畫作是詩與畫的結合,成為後世臨摹的範本。鄧椿《畫繼》中對徽宗繪畫的評價是,“藝極於神……眾史莫能也”。另一個詩書畫皆通的皇帝是南唐後主李煜,但徽宗的造詣遠遠超過了李煜。

宋徽宗:一個“藝術生”皇帝

第二,推動藝術教育的系統化。徽宗登基後,對宮廷畫師的水平很不滿意,於是親自制定了系統的畫師培養方式:固定學制,制定詩與畫相結合的課程內容,欽定評價標準,根據學生資質劃分等級,還有嚴格的考核方式。米芾被請來當畫院的老師,徽宗自己也親自指導學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就是徽宗培養體制下的傑作。這種詩與畫結合的繪畫風格,影響了整個南宋。不止繪畫,其他宮廷藝術,徽宗也推動系統化教育。比如園林設計、建築、音樂、詩歌、戲劇、書籍和印刷術。學者餘輝說,在這方面,世界歷史中沒有任何帝王能與之比擬。

最後再來看看他如何喜歡道教。

第一,道教徒是徽宗自我認可的身份。徽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真心信服道士解夢、驅鬼的能力。徽宗自己研習道教教義,他最寵信的道士林靈素講道時,徽宗像學生一樣坐於座下。他還親自給道家典籍做註釋,包括《老子》《列子》《西升經》《莊子》。徽宗退位後,一直身著道士服,戴逍遙巾。去世時,宗室子弟給他做了道教法事。在金國做俘虜的8年,徽宗一直解讀夢境的寓意,向道教神靈祈禱。

第二,將道教引入國家體系。跟很多皇帝不一樣,徽宗對長生不老和鍊金術不感興趣,他喜歡占夢、驅鬼、預言一類的道術,這些可以幫他選擇採取何種政策,他也相信,道士祈禱可以保佑老百姓。所以,尊崇道教是在履行皇帝之責。很多重要的祭祀環節,他都讓道士來完成;在各州建道觀,重要的節日,讓各地士大夫和官員去道觀上香;他把道教經典列入太學必讀書目;還建道教學院,培養道士,賜予官職。後世評論說,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宋徽宗趙佶,若是生在民間普通人家,必將是流傳百世的畫家、書法家,但是他身為一個統領天下的皇帝,只懂得文化藝術、宗教信仰,卻不懂治國平天下,最終導致無法抵擋金人南下的鐵蹄,給中國歷史留下了災難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