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導語:中國有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出現的帝王數不勝數。我們重觀這些王朝的更替便能發現,王朝的開山君主明白打江山的不易都能夠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但到了後期子孫後輩們在先祖的光榮簿上躺的太久,反而開始貪圖享樂,昏庸無道。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整個清朝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個皇帝應該就是乾隆了,在他的統治下,整個大清朝的發展達到了巔峰。不過乾隆這個人和唐玄宗李隆基是有點像的,剛即位時還勵精圖治,到了後期都開始貪圖享樂,致使國家開始走下坡路。

乾隆剛剛繼位時,還是非常的有雄心壯志的,他想要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雍正皇帝是一個非常廉潔的皇帝,而且他還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打擊貪官汙吏。雍正死亡,乾隆繼位,整個大清朝的貪腐之風基本已被雍正治理的差不多了,乾隆繼位時整個朝堂上下還是一片清明。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我到了乾隆後期,貪腐之風又開始盛行,而之所以會這樣,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乾隆本身。我們知道,後期的乾隆開始貪圖享樂,曾經六下江南,基本上掏空了國庫。那個時候的皇帝是整個國家的主宰,所有人的生死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乾隆本身又是一個自大的皇帝,所以即便有臣子不滿,也不敢提出來。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有人看到乾隆如此的貪圖享樂,為了能夠得到封官進爵,開始投其所好,想方設法滿足乾隆的的要求,和珅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由於乾隆花錢實在是大手大腳,國庫很快就空虛了。看到這種情況和珅便向向乾隆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制度,議罪銀製度。

何為議罪銀呢?那就是當官員犯錯之後,可以透過向朝廷支付一定的銀兩來免除處罰,根據罪行的不同所需的銀錢也有所差異,就是花錢脫罪。

當然這錢可不是用來補充國庫的,而是全部進入了乾隆的私庫當中。也正是在這一制度的推動下,官員們都開始變得膽大妄為,畢竟犯了罪能用錢脫罪。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當時有一個心眼實的臣子尹壯圖向乾隆上中反映這個制度的弊端,稱一些地方的官員為了湊錢脫罪,竟然動用官銀,許多地方已經財政虧空。不過看到這個奏摺的乾隆卻不以為意,他仍然自大的認為,大清國在自己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然而不知是否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乾隆准許尹壯圖詳細描述。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乾隆此舉只不過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謙虛,可不是真的為了讓他真的再去上奏。不過這個尹壯圖的心眼實在太實誠了,真的就給乾隆上奏描述了更加詳細的情況,並且還和乾隆打賭。看到這種情況的乾隆先是是下了一道聖旨表揚自己的功績,而後接受了這個賭約,派遣欽差到各地查訪。

這個賭約最後自然是乾隆贏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賭約本身就是在不公平的情況下進行的,或者說乾隆就是暗箱操作。乾隆當時不僅將欽差的行進路線以及到達日期進行了公告,派遣的官員更是讓人覺得好笑,正好就是和珅的爪牙戶部侍郎進城。這下即便是有問題也得查查出沒問題了。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如果乾隆前面還表現的像一個大度的皇帝的話,後面者寫的有些小肚雞腸了。當時這位官員也在欽差之列,可是皇上卻讓他的費用一切自理,而其他人員的費用都由朝廷承擔。在這種情況下,查到的自然都是一片清明瞭。

不過尹壯圖雖然實誠,但卻不傻。他明顯的感覺到了乾隆對自己的針對,明白這是乾隆對自己的不滿。趕緊向乾隆寫了認罪書,承認自己輸了賭約任憑乾隆處置。當乾隆拿到他的認罪書時,自然是非常的高興,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容,乾隆還是對他網開一面,僅僅是對他進行了罷官處理。

事關大清王朝命運的一場君臣賭局,乾隆贏了面子,但輸了國運

總結:有人說大清成敗皆因乾隆,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能夠看到乾隆執政的前40年左右,整個大清還是一片繁榮向上的景象,一直到乾隆晚年,大清朝才開始出現頹勢。到了嘉慶時,能力平庸的嘉慶自然無力扭轉乾坤,也只能一步步走向滅亡。如果乾隆當初能夠謙虛一點接受大臣的意見,也許大清經常還有一些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