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訓:擴大胸襟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古訓:擴大胸襟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不學禮,無以立。守禮,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弘一法師有言:“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參透其中的奧秘,就會明白做人的道理。

01 大著肚皮容物

大著肚皮容物,是說要心量廣大,心量越大,福報越大。

當年項羽入咸陽,有書生勸他定都關中。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就像一個人穿著漂亮的衣服在夜晚走路,有誰看得見?”書生私下說:“都說楚人是戴著帽子的猴子,現在看來果然如此。”項羽聽說了,烹殺了那個人。

一句話都容不下,怎麼能裝得了天下?自刎烏江也就不奇怪了。

越是功業大的人心量越大。你看那大海,不拒絕任何汙泥濁水,才成就了它的深;不排斥任何細流微泉,才成就了它的廣。

心量廣大,就是虛心。

老子說:“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中間空虛的部分,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空虛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如果都是實心的,不會有器皿可用,房屋可居。心無空虛之處,百無一用。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

一群人抓住一個失貞的婦女來見耶穌,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眾人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

人人都會犯錯誤,給他們改過的機會,也就是給自己自新的機會。

寬容就是理解。

孔子外出遇雨,忘了帶傘。有弟子說:“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說:“不可。子夏比較小氣,我借的話,他不給,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給,他肯定要心疼。”

和人交往,要知道別人的短處和長處,不要用別人的短處來考驗,理解就好。

寬容就是忘卻。

有一次阿里和吉柏、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行至一處山谷,馬沙失足滑落,吉柏救了他。馬沙在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救了我一命。”

在一處河邊,吉柏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吉柏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打了我一耳光。”

阿里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柏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打他的事寫在沙灘上?

馬沙回答:“吉柏救我的事,我會像刻入石頭的字跡一樣永不忘卻,至於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乾二淨。”

寬容,就要學會忘其所忘。

02 立定腳跟做人

做人要把腳跟立在堅硬的泥土上,而不是鬆軟的沙灘上。

孔子教訓他的兒子孔鯉:“不學禮,無以立。”守禮,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守禮,就是要守規矩。做父母有父母的規矩,做老師有老師的規矩,做學生有學生的規矩,經商有經商的規矩,上班有上班的規矩,開車有開車的規矩,戀愛有戀愛的規矩……規矩無處不在。一個人沒有了規矩,小則被罵缺乏教養,中則影響事業發展,大則自絕於人民。

守禮,要有敬畏心。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做事,天在看。對冥冥中那個揚善懲惡的力量,要知敬畏。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裡的老人,不妨理解成給我們講人生道理的聖人、賢人。對聖賢的話,我們要知敬畏。我們在物慾面前,往往對聖賢的教誨嗤之以鼻,以為不過是不識時務、膽小怕事的煩人之談。等到壞事做多了,大禍臨頭,才想起老人的話,悔之晚矣。

守禮,要有誠心。禮是表現在外的典章制度、社會秩序、民間習俗、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沒有誠心的話,不過是形式主義。就像一個人闖紅燈,被警察抓住了,問他為什麼闖紅燈?他說,因為我沒有看見你。

沒有誠心,一切要靠外在的力量來約束的話,成本很高,心裡也彆扭。把規矩內化到靈魂裡面,自覺的遵守,反而於事無礙,於心無礙。

守禮,要有善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風光百年的家族,必定是積善之家。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為什麼一輩子做好事不容易?以為做三五件善事就可以改變命運,如果沒有期望的效果,也就堅持不下去。這樣的心態,不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車木柴燃起的熊熊大火嗎?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小惡小而為之。一個人堅持不懈地行善,慢慢的就會有效果,個人的氣質、容貌都會慢慢的發生變化。星雲大師說:“四十歲之前的面容是父母給的,四十歲之後的相貌是自我生成的。”一個厚道的人,眼角眉毛都會堆滿平和與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