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英格蘭地區的拓殖運動,最開始是以小股移民的方式進行的。跟隨傳說中的亨吉斯特和霍薩來到不列顛的人,不僅有戰士,還有老弱婦孺和工匠。隨著移民人數的增加,盎格魯—撒克遜人內部也產生了一個鬆散的軍事同盟,但是這個同盟在巴頓山之役後冰消瓦解,各部落又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要不是不列顛人發生內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征服程序可能會被推遲近百年,甚至形成高盧那樣的日耳曼移民和拉丁裔土著和平融合的局面。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5—6世紀,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小國,這些小國經過長時間的內戰和兼併,逐漸形成了7個主要的國家,分別是盎格魯人建立的東盎格利亞(EastAnglia)、麥西亞(Mercia)和諾森伯里亞(Northumbria),撒克遜人建立的埃塞克斯(Essex)、蘇塞克斯(Suseex)和威塞克斯(Wessex),以及朱特人建立的肯特(Kent)。在這些國家中,最強有力的國王被尊為“Bretwalda”,意為“不列顛的統治者”。第一位霸主就是前文提到過的蘇塞克斯王埃拉,他也是“不列顛統治者”這一頭銜的創始人。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盎格魯—撒克遜諸部落在不列顛的分佈

埃拉在巴頓山戰敗後,新的霸主很長時間都沒有出現,直到556年威塞克斯王查烏林(Ceawlin,也譯作卡伊琳或凱奧林)繼承了這一頭銜。他指揮盎格魯—撒克遜聯軍在今威爾特郡的巴伯裡(Badbury,Wiltshire)同不列顛人作戰,該地距離巴斯不遠,有一個自鐵器時代留存下來的山頂堡壘,所以很可能是亞瑟王的後繼者擁有的一個外圍堡壘。史籍中並未敘述此戰的結果,雙方的損失可能都很慘重。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568年,查烏林又轉過頭來和肯特王國作戰,殺死了肯特人的兩名郡長(ealdorman),取得了勝利。577年,查烏林贏得了對不列顛人的決定性勝利,他在一個名叫迪勒姆的地方大敗不列顛軍隊,殺死了三名王公——康梅爾(Coinmail)、康迪丹(Condidan)和法林梅爾(Farinmail);隨後攻佔了格洛斯特(Gloucester)、塞倫賽斯特(Cirencester)和不列顛人的抵抗中心巴斯這3座城市。不過,這場輝煌的勝利之後,武運就離開了查烏林。584年,在牛津東北一個叫費森利(FethanLeag)的地方,查烏林最信任的副手卡薩在與不列顛人的戰鬥中陣亡。查烏林悲傷之餘,蹂躪了當地的村莊,卻無法攻破不列顛人的山寨,無奈下只好返回本土。592年,在威爾特郡的一個被稱為“沃登古冢”的新石器時代大墓附近,查烏林的軍隊被不列顛人殺戮殆盡,他自己逃回了威塞克斯,於第二年去世了。

第三位“不列顛統治者”是肯特的埃塞爾伯特(Aethelberht),據說他是亨吉斯特的直系後代,出生於560年,從6世紀80年代末開始統治肯特,他在查烏林死後接過了“不列顛統治者”的頭銜。埃塞爾伯特還在當王子的時候,就迎娶了法蘭克王查理伯特一世(CharibertⅠ)的女兒伯莎(Bertha),這讓他得到了一個來自大陸的強有力盟友。在統治期間,他南征北戰,把影響力一直擴充套件到了亨伯河,還頒佈了整個日耳曼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典《埃塞爾伯特法典》。不過,他最為人矚目的事蹟不是戰功也不是法典,而是皈依基督教。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公元596年,被譽為“上帝執政官”的偉大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GregoryⅠ,也稱為大格里高利或大額我略)派遣奧古斯丁(Augustine)出使不列顛,他的任務是讓信仰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改信基督教。597年,奧古斯丁帶領40餘名僧侶和一些法蘭克翻譯到達肯特東北部的薩尼特島(Thanet),並在那裡覲見了埃塞爾伯特國王。生性謹慎的埃塞爾伯特害怕這些來自羅馬的僧侶有什麼特別的妖術,所以不願意待在房間裡,而是帶著護衛在空曠的野外接見他們。奧古斯丁用言語感化了埃塞爾伯特,後者邀請他們去自己的王都坎特伯雷居住,並建立修道院。這個修道院就是後世著名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前身。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偉大的聖人、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事實上,埃塞爾伯特接納基督教並不是單純的宗教行為,其背後有許多政治、經濟因素的考量。首先,來自法蘭克宮廷的伯莎王后是羅馬正教的虔信者,她嫁到肯特時不僅帶去了豐厚的嫁妝,還將幾個牧師也帶了過去,足見其對基督教的熱衷。在王后的潛移默化之下,埃塞爾伯特顯然對基督教並不陌生,他想要得到法蘭克人更多的支援也必須要討好王后,所以埃塞爾伯特對羅馬教廷的善意也就不難理解了。

甚至有人推測,在奧古斯丁來到英吉利之前,埃塞爾伯特已經完成了洗禮,只不過是秘密進行的,只在編年史的記錄中留下了蛛絲馬跡。第二,埃塞爾伯特需要借改宗一事來宣揚自己高於盎格魯—撒克遜諸國君主的超然地位,他可能事先向羅馬教廷透露了自己想要改信基督的願望。雄才大略的格里高利教皇在向盎格魯—撒克遜人傳教一事上表現出了異常的熱情,從他的書信中可以看出,他多次催促奧古斯丁前往英吉利傳教。對於使團中一些積極性不高的普通教士,格里高利向他們保證,奧古斯丁“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會使你們的靈魂得享恩惠”。他還要求法蘭克諸教會給使團提供儘可能大的排場,彷彿奧古斯丁並不是前往一個蠻荒的未知之地進行危險的傳教,而是去完成一個結果早已確定的輕鬆使命一樣。如果埃塞爾伯特和格里高利早有協議的話,這些反常之處就都變得可以理解了:埃塞爾伯特需要基督教會賦予他新的權柄,格里高利需要為上帝再添新的子民。二人的需求相吻合,達成一個秘密協議也並非不可能。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不過,儘管埃塞爾伯特費盡心機,基督教卻並未給他的王國帶來長久的昌盛。616年埃塞爾伯特去世後,即位的埃德博爾德(Eadbald)在基督教和異教之間搖擺不定,他的這一行為使得國內發生了激烈的動亂,肯特王國的霸權也隨之喪失。

埃塞爾伯特死後,有兩位強大的國王具有競爭“不列顛統治者”頭銜的能力,一位是東盎格利亞王雷德沃爾德(Raedwald),一位是諾森伯里亞王埃塞爾弗里斯(Aethelfrith)。這兩位國王之間本身就有矛盾,埃塞爾弗里斯即位成為諾森伯里亞國王后,流放了王后的兄弟愛德文(Edwin),後者幾經輾轉,最後來到雷德沃爾德的宮廷裡避難。

埃塞爾弗里斯知道這一情況後,幾次三番對雷德沃爾德威逼利誘,聲稱只要後者交出愛德文他就會支付一大筆錢,否則就要派兵攻打東盎格利亞。雷德沃爾德對埃塞爾弗里斯蠻橫的態度十分生氣,他本身就是一個富有的君主,麾下又有很多軍隊,所以既不屑於接受賄賂,也不怕武力的威脅。況且,如果他答應交出愛德文,那麼就自己破壞了曾經立下的誓言,這在盎格魯—撒克遜社會中是很嚴重的失德行為。不過,由於東盎格利亞南邊有強大的肯特王國,肯特人和諾森伯里亞向來交好,雷德沃爾德擔心自己若貿然興兵,可能會被兩面夾擊,所以只好先與埃塞爾弗里斯虛與委蛇,等待時機。

七國之爭:維京入侵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1)

埃塞爾伯特死後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

616年埃塞爾伯特去世後,肯特陷入內亂,無暇北顧——機會來了!雷德沃爾德立刻集結起一支大軍,和愛德文的支持者一起,向諾森伯里亞進軍,他要用劍和長矛把埃塞爾弗里斯從王座上拉下來。得知雷德沃爾德領兵前來,埃塞爾弗里斯沒有時間集結起全部軍隊,但他認為自己計程車兵常年征戰,比東盎格利亞人更加勇猛,所以帶上親兵和倉促徵召起的部分軍隊,開到了艾德河的東岸,迎戰雷德沃爾德和愛德文的聯軍。雷德沃爾德將軍隊分成了3個部分,他自己、他的兒子里根希爾和愛德文各領一軍。埃塞爾弗里斯則將軍隊排布成一個較為鬆散的陣形,他認為這樣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士兵個人能力的優勢。戰鬥開始後,埃塞爾弗里斯將里根希爾誤看成了愛德文,被仇恨矇蔽了雙眼的他向著里根希爾的部隊全力進攻,諾森伯里亞人撕開了東盎格利亞人的軍陣,殺死了里根希爾。目睹愛子陣亡,雷德沃爾德悲痛欲絕,卻沒有失去冷靜。他指揮剩下的兩支部隊合圍了諾森伯里亞人。一陣激烈的戰鬥後,埃塞爾弗里斯戰死沙場,他的衛隊幾乎全部殉難。這場勝利在將愛德文送上諾森伯里亞王座的同時,也讓雷德沃爾德成了第四名“不列顛統治者”,他也是最後一位信仰異教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