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取象陘山!瞭解這座山的意義,要從杜甫的老祖宗說起

長葛新鄭交界處,有一座陘山,山上有一座子產墓。

這是許昌市境內現存最早的名人墓葬之一。作為儉葬的典型,在文化史上影響深遠。

“未能知生,安能知死?”

子產墓以簡明的形式,給出了圓滿的答案。

取象陘山!瞭解這座山的意義,要從杜甫的老祖宗說起

杜預像

陘山儉葬墓,讓杜預終生難忘

杜預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討伐吳國的戰爭中起著關鍵作用。鎮守襄陽期間,百姓稱其為“杜父”,歌頌道:“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臨終時如此交待後事:

我曾在陘山見到一座墳墓,據說埋葬著鄭大夫祭仲,或是子產。

山頂四望無礙,墳墓朝向東北的新鄭縣城,寓意不忘本;墓道只封塞後面,前面不填土,以示藏無珍寶;砌墓不用山上的石材而用潩水卵石,不勞工巧。

君子藉此墓表明瞭情懷,小人無利可圖,故能經歷千載而完整無損。

我要取法鄭大夫,以儉僕的方式來完結自己的一生。

遠古之人不合葬,他們明白死生之道,生則有識,死則全無。中古聖人改為合葬,大概以為分葬合葬本無定則,目的在於垂教世人。人生的事還沒有弄清楚,哪能知道死後的事!此後人們或合葬或分葬,各以願望行事。

我以前做臺郎的時候,曾因公事經過密縣的邢山(今屬長葛)。山上有一墳墓,問農夫,說是鄭大夫祭仲的墓,或說是子產的墓,遂即率領隨從人員去祭奠參觀。

墳墓造在山頂上,四望無礙,山脈南北走向而朝向東北,意為不忘故國。隧道只堵塞後面而前面敞開,不填土,告訴人們裡面沒有珍寶,不需要刻意深埋。山上多美石而不用,收集洧水的自然卵石砌墓。不尚工巧,石亦無用。

君子推崇此種葬法有節儉之意,小人從中也無利可取,所以經歷千載而完整無損。

杜預又說:

我去年春天入朝,因妻子喪亡,按陪陵的舊制,上表在洛陽東首陽山之南營造墓地。所得的地域中有一座小山,雖然比不上邢山,然而東仰二陵,西望宮闕,南觀伊洛,北望夷叔,曠然遠望,心情安適。所以栽樹開道,作好建墓準備。到時候要用洛水圓石砌墓,隧道開向南面。我要效仿鄭國大夫,以儉約來保全墳墓。

唐代大詩人杜甫是杜預的後裔,曾在杜預墓下築室而居。他撰文祭祀遠祖,不擴音到陘山。

峻極於天,神有所降。

不毛之地,儉乃孔昭。

取象陘山,全模祭仲。

多藏之誡,焯序前文。

小子築室,首陽之下。

不敢忘本,不敢違仁。

取象陘山!瞭解這座山的意義,要從杜甫的老祖宗說起

子產墓

酈道元在長葛做過官,把子產墓寫入《水經注》

杜預留下一個疑問:陘山上埋葬的是祭仲,還是子產呢?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給出另一個說法:兩個人的墓都在上面。實行儉葬的是子產墓。

“山上有鄭祭仲冢,冢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東北向鄭城——杜元凱言‘不忘本’。際廟舊有一枯樹,其塵根故株之上,多生稚柏成林,列秀青青,望之奇可嘉矣。”

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在《水經注疏》中問道:杜預親見山上只有一冢,酈道元卻說有兩冢,是附會為之,還是傳聞失實?

以酈道元的治學精神和人生經歷,其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酈道元曾出任潁川郡守(郡治在今長葛市老城鎮),對當地風物有詳盡考察,甚至有直接生活體驗。比如長社因“社樹暴長”得名,酈道元就有獨到體驗:

“我在景明年間到任潁川,在南城西側修建客館。施工中掘出一個大樹根,太巨大了,疑是傳說中暴長的社柏留下的樹根。“

取象陘山!瞭解這座山的意義,要從杜甫的老祖宗說起

子產像

子產墓香火不絕,武則天曾派人致祭

如今的陘山頂上只見一座墳冢,定名為子產墓,被鄭州、許昌兩市各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子產名僑,本為姬姓公孫氏,又以父字(子國)為氏,故又稱姬僑、公孫僑、國僑。

他是鄭國貴族,長期擔任國相。

《史記》稱:子產執政一年,浪蕩子不再輕浮嬉戲,老年人不必手提負重,兒童也不用下田耕種;二年之後,市場上買賣公平,不預定高價了;三年過去,人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四年後,農民收工不必把農具帶回家;五年後,男子無須服兵役,喪儀不需要引導就符合規範。

子產治鄭26年而死,丁壯嚎啕大哭,老人如兒童般啜泣:“子產死了,老百姓可怎麼辦啊?”

孔子聽到子產的死訊,也流下了眼淚,稱讚他繼承發揚了古人為政仁愛的遺風,“古之遺愛。”

據說,子產死後家無餘財。鄭國的男人拿出金玉,婦女捐獻珠寶。但子產的兒子沒有接受,親自負土壘石,把父親葬在陘山頂上。

捐贈的金玉最終被丟棄在子產封地的河流裡,這就是鄭州的金水河。

因子產墓在許州地界,祭祀子產列為古代許州的官方典禮。武則天時期,曾特意派人前來致祭。

清初,長葛縣令何鼎詩云:

先賢古廟倚高臺,臺上陘山空翠來。

畫壁春秋走父老,靈旗日夜隱風雷。

政成火烈歌思遠,鑄就刑書法網開。

瞻拜幾年慚眾母,田疇猶喜不汙萊。

取象陘山!瞭解這座山的意義,要從杜甫的老祖宗說起

陘山

墓中文物現身,證實杜預所言不虛

前些年,人們在陘山採石,一度危及子產墓安全。

2011年,媒體這樣報道:“子產墓位於新鄭、長葛、禹州交界處,以前從三地都有山路通向子產墓,現在從新鄭方向上山的路已經被採石場炸燬。”

在這一時期,子產墓不幸遭遇盜掘。

2010年2月,一夥盜墓賊竄至陘山子產墓,盜得青銅鏃若干,青銅弩機、青玉璧、銀鎏金蝶形佩、陶胎琉璃珠各一件,並以5000元的價格售出。

破案後,盜墓者交代,十來個人為此忙了三天。

延續兩千多年的傳奇終被打破——“以儉自完”的子產墓終未能躲開盜墓者覬覦。

差可告慰的是,在社會各界努力下,危及古墓的採石場終於停工。遭遇盜擾之後,警方也及時報了案。

墓中盜出的物品,後來被定為三級文物。

子產墓代表著陘山文化的高度,印證著中華節儉文化的源遠流長。

以子產國相的身份,這陪葬器物,確實單薄了些,證實杜預所言不虛。

點選可加關注,瀏覽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