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

在180師撤退的路上,師長鄭其貴先後接到來自志司、第三兵團、60軍軍部共5條命令。由於戰場形勢變化得太快,這5條命令也最終導致了180師沒有完全突圍。如果結合戰場態勢來分析當時的情況,我們就會發現:即使韋傑和鄭其貴仍然無條件地執行上級的命令,仍然有1條命令可能改變180師的結局。這條命令是韋傑發出的,最終卻沒有堅持下去。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

第1條命令:5月22日晚上至5月23日凌晨

根據鄭其貴口述的回憶:他在1951年5月21日深夜至5月22日凌晨之間接到了第五次戰役結束的訊息。在5月22日晚上至5月23日凌晨之間,鄭其貴接到了第一封電報:就地防禦阻敵北犯,以掩護兵團撤退。

這一封電報是志司的命令:撤退時要留一個軍掩護。從當時的戰場位置來看,只有60軍180師在春川至加平一線。同時,擔任十九兵團和九兵團掩護任務的則分別是65軍和27軍。所以,這是一條很正常的戰場命令,儘管179師和181師距離180師很遠。鄭其貴接到命令後也積極地在北漢江南岸建立了三道防線,同時還命令179師和181師就地設防,以掩護主力撤退。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

第2條命令:接到第1條命令不久之後

當鄭其貴正在部署兵力的時候,接到了第2封電報:軍長韋傑要求抽調540團2營掩護軍醫院和倉庫轉移。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180師是三兵團預備隊,沒怎麼進行戰鬥。在第二階段,540團又是180師的第二梯隊,因此人員、建制都比較齊全(二營有1200餘人)。

對於這封電報,副師長段龍章很不滿意。180師的兵力本來就不夠,現在還抽走了一個營的生力軍。但是韋傑也沒有辦法,他手裡只有一個300餘人的工兵營。如果不把非戰鬥人員先轉移,損失會更大。可以說,這也是一條任何一個指揮員都會去執行的命令:鄭其貴在5月23日清晨就集結好隊伍,開住60軍軍部。很難說,這次兵力調動是為180師保留了一個成建制的營還是缺少了一支1200人的戰鬥隊伍。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

第3條命令:5月23日中午

5月23日早上,當鄭其貴將三個師的兵力部署好後,派通訊兵聯絡友鄰,結果發現63軍已經撤退,右翼出現小股美軍。可以說,63軍“不告而別”讓180師的處境出現了巨大的危機。但是,這也是180師最有希望“逃生”的一次機會。

當鄭其貴知道63軍撤退後,立刻將情況報告給韋傑。韋傑也立刻下了命令,也就是鄭其貴收到的第3封電報:部隊全部撤退到北漢江以北進行防禦。如果韋傑沒有在後來更改命令,180師最後的損失會小很多很多。雖然此時180師的右翼暴露了,但是到達戰場的美軍並不多。鄭其貴只從539團抽出兩個連去堵右翼的缺口,從這裡也能看出當時的戰場環境並沒有到不可挽回的時候。還有一點很關鍵:第三兵團“失聯”了。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

第4條命令:5月23日晚上

當180師正在北渡漢江之時,第三兵團向60軍下達了新的命令:180師在北漢江南岸堅守3-5天,以掩護兵團傷員撤退。接著,鄭其貴也收到了第4封電報。表面上看,這條命令直接導致了180師後來的悲劇。但是,決策權還在韋傑手上。這封電報發出去後不久,第三兵團的電臺就被炸了,直到三天後才恢復通訊。

從韋傑的角度出發,讓180師再從漢江北岸撤回南岸是執行命令,這是職責所在。但是,到了5月24日早上,美軍抵達戰場的人數越來越多,180師的形勢越來越危急。60軍副軍長查玉升曾建議將部隊全部撤到漢江北岸,韋傑也確實向第三兵團請示了,可是通訊始終處於中斷狀態。換一句話說,即使韋傑“擅自”讓180師全部渡江,也可以找出一些理由。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

第5條命令:5月24日晚上

韋傑並沒有採納查玉升副軍長的意見,直到5月24日下午,城隍堂陣地失守,180師的後路被斷。非但如此,美軍在這一天佔領了所有的橋樑和渡口。縱然不提180師浪費了5月23日整整一天的時間,哪怕在5月24日早上至下午這段時間,韋傑不是等著聯絡不著的兵團部,而是堅決下達撤退命令,180師的結局都是另外一番情形了。

當韋傑得知城隍堂失守後,才在5月24日晚上命令180師開始渡江。這也是鄭其貴接到的第5條命令,可惜已經太晚了。直到當時,韋傑仍然沒有聯絡到第三兵團司令部。

鄭其貴共接到5條命令,有1條能救180師,可惜韋傑沒有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