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鄂爾多斯地名:東勝區塔拉壕鄉的39個村名來歷

塔拉壕鄉:位於東勝區東部,東靠潮腦梁鄉,北與達拉特旗耳字壕鄉、敖包梁鄉相連,西與添漫梁鄉、羊場壕鄉、布日都梁鄉接壤,南與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鄉為界。全境南北長約26。5公里,東西寬約11。5公里,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總面積247平方公里。“塔拉”,系蒙古語,意為“平坦”。原稱“哈拉斤塔拉”,意為“光禿禿的平地”。又一說“哈拉特日塔拉”,意為“斑駁的平地”,因植被稀疏,顯得斑斑點點而得名。放墾後,漢語通稱“塔拉壕”,意為“平地壕”。鄉政府駐袁家壕。轄9個村民委員會,39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農林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袁家壕。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904—1907年)放墾時,從府谷來的王氏(豐盛西商號)、石氏、杜氏、任氏等形成村莊。該村原名神山豁子,解放後,因此地林草茂盛,取名農林隊。

袁家壕:民國十七年(1928年)袁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塔拉壕。解放後,因袁姓居多,取名袁家壕。

折家壕: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折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塔拉壕。解放後,因折姓居多,取名折家壕。

賈家坡:清光緒年間,賈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塔拉壕。解放後,因賈姓居多,取名賈家坡。

神山豁子:清光緒年間,王氏從準格爾旗神山溝遷此定居形成村落。此村位於神山,有個豁子,故取名神山0豁子。

常青:放墾前蒙古人居住,取名哈日布拉格。“文革”中因此處有古松,更名為常青隊。1983年分社劃分為前常青社和後常青社。

張家渠:清光緒年間,當時通稱塔拉壕。解放後因張姓居多,取名張家渠。

郝家渠:清光緒年間,張五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塔拉壕。民國年間更名張五渠。1979年同張家渠分社,因郝姓居多,取名郝家渠。

舊廟溝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舊廟溝。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904—1907年)放墾時,從神木、府谷來的白、麻、高氏等形成村莊。清代,此地建有什拉哈達召廟,故後人取名舊廟溝。

舊廟溝:清光緒年間,王、麻氏等從神木、府谷遷此形成村落。

白家溝: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白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舊廟溝。解放後,因白姓居多,取名白家溝。

柳林溝:清光緒年間,高氏從神木遷此定居形成村落。放墾前烏柳茂密,取名柳林溝。

塔拉壕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林家壕。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904—1907年)放墾時,從府谷遷來的張氏、王氏形成村落。

林家壕:早年叫蟒蓋圖。清光緒年間,林氏從府谷林傢伙盤遷此定居形成村落。解放後,因林姓居多,更名為林家壕。

張家圪坨:清光緒年間,張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能稱蟒蓋圖。後因張姓居多,取名張家圪坨。“圪坨”為俗語,意為山樑中間的凹地。

毛蓋圖:清代是蒙古人的居住地。“毛蓋圖”,系蒙古語,意為“有蛇的地方”。原稱蟒蓋圖,1982年地名普查時,改為毛蓋圖。

王才圪塄:清光緒年間,王才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毛蓋圖。民國年間,因王姓居多,取名王才圪塄。

郭家坡:清光緒年間,郭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毛蓋圖。解放後,因郭姓居多,取名郭家坡。

格舍壕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格舍壕。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904—1907年)放墾時,從神木、府谷來的倪氏、李氏、王氏逐步形成村落。“格舍”,系蒙古語,意為“碑”。據說此處曾樹有碑(何碑不詳),故得名格舍壕。原名割蛇壕,失音,1982年地名普查時規範為格舍。

格舍壕:本地人傳說,“割蛇”系漢語。傳說此地有一條大蟒蛇,天天到河邊喝水,天長日久形成一條蛇路。人們很害怕,就設法除害,有一名英雄在路上栽了一把小刀,蟒蛇沿舊路飲水時,通肚劃破而死,故名割蛇壕。

倪家梁:早年通稱蟒蓋圖。清光緒年間,倪氏從府谷小夥盤遷此定居形成村落。民國年間,因倪姓居多,取名倪家梁。

李家壕:清光緒年間,李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格舍壕,又名烏也爾圖壕。“烏也爾圖”,系蒙古語,意為“洪水”。因此處有一條季節河,每當雨季洪水氾濫,故取此名。解放後因李姓居多,改名李家壕。

王家渠:清光緒年間,王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格舍壕。解放後因王氏久居,取名王家渠。

酸刺溝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酸刺溝。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904—1907年)放墾時,從府谷來的李、武、劉氏初步形成村落。因此溝生長灌木酸刺,故得名。

酸刺溝:清光緒年間,李氏從神木沙木兒遷此定居形成村落。

炭窯渠:清光緒年間,武氏從府谷遷此定居,通稱水頭溝。民國年間因武姓居多,取名武家坡。解放後因有炭窯,取名炭窯渠。

水頭溝:清光緒年間,郝氏從神木遷此定居,因此溝有水泉,取名水頭溝。

布拉格:清光緒年間,李氏從神木沙木兒遷此定居,當時通稱補拉塔。民國年間更名青楊樹溝。“布拉格”,系蒙古語,意為“水泉”。因此有水泉,明、清代是蒙古人的住地,取名為布拉格。原“補拉塔”譯音不準,1982年地名普查時恢復原名布拉格。

白泥渠:清光緒年間,陳氏從保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水頭溝。民國年間此地有白色陶土,取名白泥渠。

碾房渠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碾房渠。民國初,張氏在此開設碾房,故名碾房渠。

碾房渠:清光緒年間,張氏從府谷望丹山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巴龍圖。後在此開設碾房,故名碾房渠。

孫家灣:清光緒年間,孫氏從神木遷此定居,原通稱巴龍圖。解放後因孫氏居多,取名孫家灣。

紅泥塔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杜家圪塄。此地土呈淡紅色,而又是澄起的膠泥,故取名紅膠泥塔。解放後更名為紅泥塔。

杜家圪塄:清光緒年間,李氏從神木蘭幹堡遷此定居。光緒三十年(1904年)杜氏遷此,當時通稱紅膠泥塔。解放後因杜氏居多,取名杜家圪塄。

紅泥塔:清光緒年間,劉氏從府谷縣遷此定居形成村落。此地土呈淡紅色,而又是澄起的膠泥,故取名紅膠泥塔。解放後更名為紅泥塔。

烏素:清光緒年間,劉福元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紅膠泥塔。民國年間因劉氏久居,取名劉福元壕。解放後更名為烏素村。“烏素”,系蒙古語,意為“水”(或水源豐富)。因此村有水,故得名。

巴龍圖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張家圪塄。“巴龍圖”,系蒙古語,是“巴拉古那圖”的譯音,意為“有水柏枝的地方”。因此地早年盛長水柏枝而得名。

張家圪塄:清光緒年間,張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巴龍圖溝。後因張氏居多,取名張家圪塄。

楊家圪塄:清光緒年間,楊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巴龍圖溝。後因楊氏久居,取名楊家圪塄。

郭家塔:清光緒三十三年(1897年),郭氏從府谷縣桂元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巴龍圖溝。後因郭姓居多,取名郭家塔。

沙渠: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孫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巴龍圖。後因此地有一條沙渠,故取名沙渠。

窯子渠:清光緒年間,李氏從府谷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巴龍圖溝。後因此地有土窯洞,故取名窯渠。

白家梁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哈日布拉格。民國年間因白姓居多,取名白家梁。

哈日布拉格:清光緒年間,張氏從府谷遷此定居。“哈日布拉格”,系蒙古語,意為“黑色泉水”。此處有煤窯,因泉水呈黑色而得名。原名“哈拉布拉”譯音不準,1982年地名普查時規範為哈日布拉格。

白家渠:清光緒年間,白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哈日布拉格。後因白姓居多,取名為白家渠。

聶家塔:清光緒年間,聶氏從準格爾旗哈拉慶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哈日布拉格。後因聶姓居多,取名聶家塔。

廟溝:清光緒年間,王氏從神木遷此定居,當時通稱哈日布拉格。清宣統元年(1909年),此地建哈日布拉格廟,取名廟溝。

資料來源:《東勝市地名志》1987年。2000年,撤銷縣級東勝市,改設縣級東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