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文:向 悅丨圖:網 絡

陳氏素稱望族,歷代名人輩出,其中又以潁川陳氏最為顯著,漢桓帝時,有潁川人陳實,曾任太丘長,“德冠當時”。後受宦官集團迫害,遭黨錮之禍,隱居荊山,“遠近宗師之”。陳實亡,“天下致吊,會其葬者三萬人”。其子陳紀、陳諶,亦並著高名,世號“三君”。

三國時期,又有陳群父子,顯赫一時。

陳群、字長文,為陳紀之子,陳實之孫。漢獻帝初平四年秋,曹操以報父仇為名,進擊徐州陶謙,所過皆屠之,墟邑無復行人,雞犬亦盡。劉備往救,曹兵乃退。於是,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屯駐于徐州附近的小沛,陳群也於此時進入劉備的幕府之中。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不久,陶謙病逝,臨終遺言“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徐州別駕麋竺等人遂往迎劉備代理州事。陳群勸劉備說:“袁術和呂布二人對於徐州,早已垂涎三尺,覬覦已久。閣下往蒞徐州,免不得與袁術正面交鋒,呂布若再抄我軍後路,將軍雖得徐州,也是很難站定腳跟的。”

以後,隨著事情的發展,果不出陳群所料,劉備腹背受敵,處境狼狽,這才後悔不聽陳群之言,佩服陳群有先見之明。後來,曹操平定徐州,徵陳群為司空西曹掾屬,陳群遂轉事曹操。

陳群向曹操推薦廣陵人陳矯、丹陽人戴乾,曹操都予以任用。其後,陳矯勳績卓著,成為灰飛煙滅一代名臣;戴乾則犧牲於對東吳的戰事之中,成為烈士。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又有人向曹操推薦樂安人王模和下邳人周逵,曹操也予以任用。陳群對曹操說:“這兩人雖有才幹,但人品低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可任用。”曹操不聽後來,王模和周逵二人果然利用職權,違法亂紀,卑鄙惡劣,影響極壞,被繩之以法,判處死刑。曹操這才想起陳群的話,深感後悔,周圍的人也無不佩服陳群有知人之明。

其後,陳群官居侍中,領丞相東西曹掾。曹丕繼任魏王,封陳群為武昌亭侯,擢任尚書。陳群任職期間,為曹丕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各州郡皆由專人負責,將可用人オ區分為九等,上報中央,量オ委用。

相對於此前的門閥制度,公平、公正得多,這是陳群最大的歷史貢獻。此後,代代沿襲,直至隋代科舉制產生,“九品官人法”才被廢止。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漢朝,建立大魏,改元黃初,追認其父曹操為魏武帝,貶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此時,免不得要大封功臣,陳群晉升為尚書僕射,加侍中,徙尚書令,進爵潁鄉侯。

黃初六年,曹丕舉兵伐吳,水陸並進,至揚州,望大江,見吳軍沿江佈防嚴密,無懈可擊,乃嘆曰:“彼有人焉,未可圖也。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遂無功而返。回到許昌,任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次年,文帝薨,彌留之際,以陳群、曹真、司馬懿為顧命大臣,輔佐太子曹叡。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明帝太和年間,曹真上表,欲兵出斜谷,數道伐蜀。陳群以為斜谷道路險阻,難以進退,軍需供應難以保障。曹真又上表改兵出子午道,陳群仍言其不便。曹真出師,又逢霖雨不止,徒勞無功。明帝這才體會到陳群的先見之明,只得聽從陳群的建議,詔令曹真撤兵。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明帝青龍年間,欲大興土木,營建宮室,陳群上書奏道:“唐堯、虞舜之治,可謂大盛,禹王繼承唐、虞之盛,仍卑宮室而惡衣服,但這絲毫無損於他們的偉大。現今,吳、蜀未滅,虎視眈眈。三方都在竭力發展經濟,壯大軍備,誰也不敢有絲毫鬆懈,因為這是直接關係各自生死存亡的根本所在。今舍此根本,去營建宮室,勢必勞民傷財,予敵以可乘之機!”經陳群反覆勸說,明帝雖沒有完全採納,但在施工規模上不得不大打折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有效地節省了民力。

青龍四年,陳群去世。其子陳泰承襲了他的爵位,初任散騎侍郎,齊王曹芳在位的正始年間,轉任幷州刺史,加振威將軍。嘉平初年,又代郭淮為雍州刺史,加奮威將軍。

此時,蜀漢大將軍姜維率眾前來犯魏,依麴山之險,建城二座,作為軍事基地,並聯絡羌族,聲勢浩大。徵西將軍郭淮與陳泰共議防禦之策,陳泰從容言道:“將軍但請放心,我料羌人雖然依附姜維,但不會為其出死力賣命。麴城雖險,但遠離蜀軍後方,糧草不繼,圍而取之,易如反掌。縱姜維援軍來救,遠水也難救近火。趁蜀軍立腳未穩,摧毀其軍事基地,任姜維有通天本事,也將難以施展。”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郭淮依計而行,與陳泰分兵而進,先圍住麴山城,斷其水道糧道。姜維親率大軍來救,也被郭淮截斷歸路,兵敗於牛頭山。姜維不得不撤回漢中。麴山宋軍斷糧斷水,孤立無援,也只得歸降。

高貴鄉公曹髦在位的正元二年,郭淮死,陳泰接替郭淮為徵西將軍,全權指揮雍州、梁州的各路兵馬。

到任不久,就接到雍州刺史王經所呈的加急情報,說蜀漢大將軍姜維與夏侯霸等人兵分三路來犯。陳泰根據姜維的用兵特點,是善於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不可能分散兵力,三路並進。所謂三路並進,乃是虛張聲勢,亂我軍心。於是,令王經進屯狄道城,扼住姜維來路,堅守勿戰,等待大軍前往,方可與戰。

姜維果然統兵數萬,直指狄道,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破王經軍。王經損兵數萬,以所剩兵力萬餘,死守狄道,被姜維所困,形勢岌岌可危。

陳泰統率大軍,星夜趕到。魏將鄧艾、胡奮、王秘等各路援軍也相繼趕到。鄧艾等人眼看姜維鋒芒之盛,猶如泰山壓頂,狄道危如累卵,料想難以保守。於是,向陳泰建議,暫避姜維鋒芒,退守險要之地,以待蜀軍之弊,然後退取。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陳泰冷靜分析了戰局,認為姜維若“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征關、隴,傳檄四郡”,則局面將難以收拾。然而,姜維卻沒有看到這一步棋,他卻以乘勝之威,深入腹地,屯兵于堅城之下,糧草不繼,很快就會失去優勢,這正是我等出其不意,速進破敵之時也!遂果斷傳令,進軍度高城嶺潛行,乘夜趕至狄道東南的高山之上,遍舉烽火,戰鼓齊鳴。

姜維料想不到陳泰援軍如此迅速地趕到,並佔據有利地形。自己若不迅速退兵,必然腹背受敵,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於是,也急急地殺開一條血路,潰圍而去。

其後,陳泰又轉任鎮東將軍,總督魏國東南邊防軍事。在甘露元年,率軍抵禦東吳大將孫峻入侵的戰爭中,在次年平定諸葛誕發動內亂的戰爭中,也都多立戰功。

三國潁川人物——陳群父子

縱觀陳氏父子二人:陳群先後輔佐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為三朝元老;其子陳泰接著輔佐明帝曹叡、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和元帝曹奐,為四代重臣。

陳泰與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以及武陔等人關係密切。有一次,司馬昭問武陔說:“你認為陳泰與其父相比,二人功業如何?”武陔回答說:“若論文治,陳泰不如其父;若論武功,陳泰勝過其父。陳群的成就在於治國,陳泰的成就在於保國。父子二人各具其長,亦各擅其才!”此番評價,可謂中肯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