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在中日往來的歷史以及歷代封建王朝的對外關係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琉球這個國家的出現,在中國曆代史書典籍琉球還有很多相似的稱謂。

比如“琉虯”“琉求”“流求”“瑠求”等在最早的史料記載中琉球一詞,出現於是《隋書·流求傳》與《隋書·陳稜傳》,因而歷代史書也就多沿用這一詞。

對於古琉球國的位置,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比如琉球很有可能是指現在日本海域的琉球群島,或者是指日本的沖繩群島,甚至很多人認為包括了臺灣及其附屬島嶼。中琉在明代進行交流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明洪武五年,明太祖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告琉球國,當時的琉球中山王察度派遣王弟泰期等隨楊載入朝覲見,至此,中琉關係開始走上正軌,知道永樂年間,琉球還曾不斷派遣留學生以及官員進行交流。

一.洪武永樂年間中琉關係往來

1.洪武時期中琉交流

明初,太祖朱元璋受困於邊疆形勢,對於很多國家採取和平手段來確認其宗主國的地位,曾派遣使臣昭告高麗,琉球、日本、占城、爪哇、真臘等國家,明太祖朱元璋希望以和平手段確立明朝為首的封貢宗藩體系。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明太祖實錄》卷六十八記載:“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其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雖然朱元璋決定不討伐,但琉球自隋煬帝開始就一直奉中國王朝為宗主國,因而,琉球對於明王朝臣服的態度卻也是不可少的。

琉球是小國,自然無法對抗明朝軍隊,因而奉明為宗主國不僅能保障免受戰亂的侵擾,同時能保障免受鄰國騷擾,同時,琉球內部存在著三王並立的局面,楊載出使琉球,最先獲得中山王的支援。

眾所周知,外交的原則就是雙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贏,明朝要宗主國的地位,而琉球尤其是中山王需要一個強大的靠山以此保障自己的權力地位,因而雙方很快達成一致。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洪武七年,琉球中山王再次派遣了王弟察度出使明朝進貢,明太祖極為重視,不僅賞賜了很多物品,同時派遣官員進行兩國貿易

《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五記載:

“命刑部侍郎李浩及通事樑子名使琉球國,賜其王察度文綺二十匹、陶器一千事、鐵釜十口。仍令浩以文綺百匹、紗羅各五十匹、陶器六萬九千五百事、鐵釜九百九十口,就其國市馬。”

在史籍中記載,自洪武十年到洪武十六年,雙方來往出使次數達到四次,在那個交通不便的時代,基本上是出使團剛剛回來休整一小段時間,便又再次出使。此後便是洪武十八年蔡英出使琉球。

雙方在洪武年間的交流在十九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可以說是進入了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不僅僅中山王與明朝往來頻繁,琉球另外兩個山南王和山北王也紛紛出使明朝,自此琉球三王所屬勢力都正式納入明朝的封貢宗藩體系。

2

.永樂年間中琉交流往來

永樂元年時期,中山王察度薨,永樂二年二月,琉球國中山王世子武寧派遣自己的侄子以三吾良亹為首的使團嚮明王朝進貢,朝廷便派遣禮部對中山王察度舉行祭奠,並且任命世子武寧繼位中山王。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在封建王朝的宗藩體制下,一旦藩屬國現任皇帝死亡,那麼皇子在繼位後首要的就是向宗主國告知先王去世的訊息,並且請求冊封,這在宗主國看來是必要的。

歷史上曾出現附屬國皇帝死亡,原本繼位的皇子被其他皇子殺害篡奪王位,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附屬國皇子篡位後並未向宗主國告知,就會被認為想要脫離附屬國,就會引起兩國交戰。

歷史上唐宋時期都曾出現過相似的案例。因而武寧派遣侄子出使不僅是為了繼續保持兩國交往更是為了不引起明朝的猜忌和不信任。

琉球和中國以這樣的關係一直持續到了清朝同治五年,在此期間,每當琉球國王去世,琉球的世子都會派遣使節出使以求獲得冊封。

永樂四年,琉球國內發生一起政變,佐敷按司巴志起兵反抗中山王武寧的統治,重新擁立思紹即位為中山王,自此,琉球歷史上中山王尚氏時代開啟。到永樂五年,思紹派遣上文中武寧還是世子時的侄子三吾良亹再次出使明朝,希望獲得宗主國的承認。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二.中琉交流中關於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1.明代“官生”制度的原因

提及中外交流典範,人們最有印象的就是盛唐時期中日文化的交流,但是實際上,明代時期,中琉交流同樣極為密切。

自明洪武五年中琉正式確認宗藩關係後,琉球先後派遣二十六批留學生趕赴中國,學習明朝的知識和技術,希望以此改變國家落後的局面,自明開始到清代也在一直延續,而明清時期,這些留學生被稱作“官生”。

中琉留學生最早是在明代洪武二十年,在科舉殿試完畢以後,朱元璋提到了關於允許琉球學生來華學習的事情。

《南雍志》卷一《事紀一》記載明太祖對禮部官員說:“琉球國中山、山南二王皆向化者,可選寨官弟男子侄,以充國子。待讀書知理,即遣歸國。宜行文使彼知之。”

琉球兩位國王聽聞明朝廷可以允許派遣學子去往明朝進修,便親自派遣自己的王子前往明朝留學。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明朝“官生”留學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洪武二十年到永樂十一年的二十一年之間,在這期間,總共派遣了十批,史料有詳細記載的有二十多人,在這其中,留學生多為王族子弟以及貴族官寨子弟。

在我看來,派遣王族和官寨子弟多帶有政治色彩,因為王族子弟以及官寨子弟在成年學成迴歸家鄉後,無論是對於當地事件的處理,還是對百姓的管理,都會帶有明顯的明朝華夏思想文化觀念。

這更像是一種透過先進文化對落後地區文化的一種輸出,讓這些未來琉球的管理者們對華夏文化尤其是明朝有一種天然的依賴和傾向性。這並非是盲目的猜測,而是明清時期一直存在的一種傳統文化思想“以夏變夷”。

在明朝留學的“官生”子弟,明朝政府都會對其進行優待,比如賞賜金銀,提供住所以及衣物被褥等等。

《南雍志》卷十五《儲養生徒之名數》記載明太祖下令對於留學的琉球王室和官寨子弟:“每人給予羅絹衣服,俾為秋衣,仍與現成鋪蓋。從人給予棉布衣服。”

明太祖十分注重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係,在推翻了元朝統治後,再次建立漢人王朝,明太祖希望透過儒家的教育體系,來推動人們的意識思想形成規範化。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因而對於儒家的教育明太祖極為重視,明代時期最高的教育機構是國子監,是在明代教育體制中最為重要的儒家教育機構。將琉球留學子弟納入國子監監生,讓這些留學生學習儒家經典,就是希望透過中華儒家思想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明太祖主動呼籲來華學習,無時不刻都在透露一個政治訴求就是“以夏變夷”的封建帝王傳統思想。這種藉助軟實力實現一個國家對宗主國的依賴我們可以統稱為中原王朝對待異族的懷柔政策。

而第二階段派遣的留學生則是在明代成化十八年到萬曆九年之間,在史料中記載,在第二批留學學生都是久米村的弟子,與第一批不同的是,第二批派遣的學生不再由明朝皇帝批准回國時間,而是由琉球國王決定回國時間。

這些留學生中深刻地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回國後積極改造國家,其中萬曆年間留學生鄭迥在回國後官至三司,在抵抗外族入侵時以身殉國。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2.明代官生制度的評價

在明清兩個朝代五百多年的時間裡,中琉關係始終未曾斷絕,中琉留學生往來密切,雖然規模人數遠遠比不上日本,但是中琉關係始終不曾出現半點破裂。

這些留學生遠赴中國,不顧路途上了風暴海浪,毅然踏上明朝的國土,希望利用自己的才能學習明朝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來改變國家的面貌,這些留學生在回國以後,也深受國王器重,他們的存在推動了中琉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多重發展。

受到明朝文化的影響,這些留學生在本國文化方面創造了一系列優秀的漢詩,琉球漢詩成為了琉球文化最高的代表,《毛世輝詩集》《東興國詩集》《四本堂詩文集》等等都成為琉球漢詩不可多得的典範,同樣的琉球在教育方面參照明朝建立第一所官辦國學。

受到中國史書文化的影響,琉球史書也正是在此影響下開始逐步發展起來,中琉之間的交流促進了雙方的共同發展,為世界文化增添的多樣的色彩。

明朝洪武和永樂時期,是如何與琉球交流往來的?

三.結語

明代洪武開始的中琉關係雖然是開始於政治的需要,是明代宗藩體系的一種附屬產品,但是同時也拉進了中琉兩國之間的友誼,琉球在學習中國知識和經典後,回到國家積極地奉獻自己所學,使得琉球從“國無典籍”到“禮儀之邦”的不斷髮展。

推動了中琉兩國間的友誼,中琉往來在當時看來奠定了封貢體制下中琉宗藩關係的政治基礎,為今後中琉發展做好了完善的各項準備,也為後來中琉兩國發展做出了深遠的影響,歷史上每一次國家的接觸都會對後世國與國之間的發展做出潛在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明太祖實錄》卷六十八

2。

《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五

3。

《南雍志》卷一《事紀一》

4。

《南雍志》卷十五《儲養生徒之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