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灶神,也稱灶君、灶王爺、東廚司命。自從人類有了燒火做飯的灶,就逐漸創造出管理一家之灶的灶神;灶神崇拜成為日常祭祀活動中的一項內容。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清代道教畫:灶王爺

《禮記·祭法》中“王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還有了配偶灶神婆,這就是中國民俗信仰的特點——為男女神配對。

最早的灶神,是飲食之神,到了兩晉之際,灶神增加了監察人間罪惡、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神職。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微旨》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清代《敬灶全書》記載:“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

舊俗傳說灶神於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陳報人家善惡。因此,南北習俗均於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舊時亦有士紳家於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別。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寶、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糰子之類,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講人間罪惡,世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大眾把人間的行賄風氣施加到灶神身上,讓灶神“吃了人家的嘴短”而變得是非不分了。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亂歲》記載:“廿五至除夕傳為亂歲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駕,諸凶煞俱不用事,多於此五日內婚嫁,謂之百無禁忌。”民間害怕灶君的情形可見一斑。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清代民間手抄經書:灶王經懺

圖說道教神系之雜神系列(察人間善惡的灶神)

清代民間手抄灶王經殘本

舊時,把灶神紙馬貼在灶上,臘月二十三,祭祀灶君後,將灶君紙馬從灶上揭下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再行接灶神之禮,在灶上貼上新的灶君紙馬。現在隨著生活習俗的改變,紙馬習俗已越來越少見了,紙馬年貨也缺乏市場了。但民間對灶神的尊崇情節一直沒有改變,敬畏之心還在,依然害怕灶君在玉帝處說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