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社會認同原理:請記得消除對方的不確定性!

社會認同原理:請記得消除對方的不確定性!

第四章:社會認同原理

筆記:看到這個心理學效應,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而是同年人的壓力。

什麼意思呢?在我所看過的一些書中,有的作者把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誇大了。認為孩子都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問題一定就是家長問題的反映。

但其實不然,雖然父母對於孩子在性格養成方面有很大的影響,但起關鍵作用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周圍的夥伴。這就是同年人的壓力,或者說成是榜樣的力量。

因此,要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個良好的影響,必須選擇孩子的玩伴。當我看完羅伯特·西奧迪尼的社會認同原理一章時,更加堅定了我之前的思考。以下加以說明。

所謂的社會認同原理,是指在判斷何為正確時,我們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我們對於社會認同的反應方式完全是無意識的、條件反射的,這樣以來,偏頗甚至偽造的證據也能愚弄我們。例如電視臺製作的“罐頭笑聲”,銷售在人群中穿插的同類,這些都是引導不知情的人去圍觀,去跟著這些“顧客”買產品。

再比如,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幾個人仰著頭看天,你是不是也會仰起頭看,其他人是不是也會模仿這個動作,雖然不知道大家在看什麼。

我常常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學校餐廳,一些視窗排了很長的隊,一些視窗則門可羅雀。排長隊那家的飯菜很好吃嗎?不一定,因為很多時候它同樣是門庭冷落,為什麼突然人排長隊呢?就是因為前面有幾個人是一塊兒來的,大家決定在就在這家吃,後面來的人不知道,以為這家排隊人多,好吃。

這裡就有一個社會認同陷阱:排隊人多=菜好吃。同樣的, 商鋪裡面,

“價格貴=質量好”,“銷量大=質量好”

不上商家就利用了人們的這個社會認同“共識”。你能聯想一些案例嗎?

社會認同原理還引申出一個“多元無知效應”。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講就是旁觀者效應。現場有大量其他旁觀者在場時,旁觀者對緊急情況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

社會認同原理:請記得消除對方的不確定性!

舉例說明,在公眾場合(人多的地方)看見人突然倒地了,你會不會立馬跑過去幫忙?心裡問問自己?

但倘若此時只有你一個人在旁邊,你會如何思考?請問答?

多元無知效應在陌生人裡顯得最為突出。在建築物上刻下“某某到此一遊”的人就屬於此類之一。“沒有人知道我是誰!”

別讓自己成為受害者。

怎麼破呢?旁觀者群體沒能幫忙,不是因為他們無情,而是因為他們不能確定,你是否需要幫忙。所以,當你遇到緊急狀況需要救助時,請立馬、及時、清晰地指定某個人,請他/她幫你完成某事,而不是想著“我都這樣了,他們肯定明白。”請記住,大部分人大多時候處於多元無知狀態,你要做的,就是減少對方的不確定性。

最後一點,多思考,少做或不做群盲。

認為一種想法正確的人越多,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會越覺得它正確。你能說服別人,自己也必然信服。這就是理由多了,既說服了別人,最後連自己也相信了。

From讀《影響力》有感

2021/5/24 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