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三國時期亂是亂了點,但問題是三國的實力並不弱。人家三個王者在神仙打架,凡人胡亂湊上去豈不是找揍嘛。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先來說說烏桓。烏桓也叫烏丸,在漢武帝時期,漢軍大破匈奴,把匈奴逐出漠南,烏桓當時見漢軍如此強勢,直接臣屬於漢朝。漢朝在接管了烏桓後,為了方便控制,將烏桓南遷到了漁陽、上谷、右北平,以及遼西一帶的塞外,而且還設定了護烏桓校尉,讓烏桓代漢北御匈奴。

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漢朝再一次將烏桓南遷,這一次甚至被遷到了塞內的遼東及漁陽等邊緣十郡。經過了兩次南遷,烏桓的實力逐漸壯大,但因為受護烏桓校尉的管轄,再加上被分化成若干部落,所以沒有像鮮卑一樣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到了東漢末年,烏桓大人丘力居見中原混戰,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丘力居便拉攏中山太守張純等人叛亂。但是,還未等丘力居大展身手,張純等叛賊便被公孫瓚的三千精銳騎兵所敗,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了公孫瓚。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而丘力居雖然在最後把公孫瓚圍困在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但最終還是糧盡疲乏,遠走柳城。公孫瓚後來為了報著被困之恥,每次一聽到烏桓來襲,都是聲疾色厲,作戰甚至是打到了深夜。也正因為如此,烏桓一聽到公孫瓚就感到害怕,也不敢再來進犯。

到了袁紹時期,袁紹對烏桓採取的是姻親方式,和烏桓結成聯盟。在官渡之戰後,袁紹被曹操所敗,而曹操對於烏桓卻是十分地強硬。為了一勞永逸,曹操親自率兵出征烏桓,在白狼山之戰中,曹操大敗烏桓,就連大單于蹋頓也被張遼所殺。

自此以後,烏桓逐漸衰落,曹操還得到了烏桓的精銳騎兵。所以說,曹操都把烏桓給打沒了,烏桓根本沒能夠在進犯。

其次,再來說說匈奴。在漢武帝時期,匈奴就多次和漢軍作戰,最後被趕出了漠南。儘管後來匈奴再次捲土重來,但是卻又被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者開始內鬥。而對於匈奴,曹操從來不會採取懷柔的方式,而是狠狠地打,打到匈奴降服。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在公元192年,欒提於夫羅率軍來犯,曹操便率軍在黎陽一帶將其擊敗;次年,於夫羅聯合袁術來戰曹操,依舊被曹操所敗,最後不得不臣服於曹操。到了公元202年,於夫羅去世,他的弟弟欒提呼廚泉統率南匈奴各部,聯合高幹、郭援等進犯河西,卻被鍾繇、馬超等人所敗。

大敗之後,呼廚泉不得不投降於曹操。等到公元216年,曹操晉位為魏王時,呼廚泉前來祝賀,卻被曹操扣留在鄴城。而後,曹操將南匈奴劃分為五部,選漢人為司馬來掌控,至於匈奴王庭的貴族也被遷到了鄴城。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匈奴根本浪不出花了。至於北匈奴,早就西遁了。

緊接著,來說說鮮卑。鮮卑在檀石槐時期十分強盛,但在檀石槐去世之後,鮮卑就分裂成三部。其中,步度根和軻比能就經常相互攻伐。而在田豫的分化、離間等計謀下,步度根和軻比能相互攻擊的次數增多。

最後,步度根被軻比能所殺,而軻比能也迫於壓力暫時臣服於曹魏。在曹魏的干涉下,軻比能進行的部落統一戰爭受到沉重的打擊。在公元235年,幽州刺史王雄更是派遣刺客韓龍將軻比能給刺殺了。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沒有了軻比能的統率,鮮卑各部落再一次陷入內鬥之中,根本無暇顧及中原之事。

除了烏桓、匈奴,以及鮮卑外,山越就是東吳孫權的狩獵場,在孫權和陸遜的接連打擊下,山越的精兵被東吳給收編了,根本翻不起大浪。而南中的蠻夷,在孟獲的率領下,儘管聲勢浩大,但是被諸葛亮的一番征討後,不僅孟獲投降了,就連蠻夷中的精壯漢子都被諸葛亮收編了。

至於羌氐,在馬超還在世時,羌氐就一直奉馬超為神威天將軍,多次出兵幫助馬超。儘管後來馬超跟隨了劉備,但是馬超在羌氐人中的威望猶在。等到了公元213年,曹操派遣夏侯淵西征羌氐後,大敗羌氐各部,氐王逃奔馬超,其餘人盡歸降了曹魏。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而高句麗、新羅,以及百濟,在東漢末年時被遼東的公孫度、公孫康等阻擊著。到了後來,儘管後來公孫淵被滅,遼東被曹魏所接管。但在接下來,曹魏派遣毌丘儉兩次出征高句麗,一直將高句麗王國給摧毀了才罷休。

所以說,近在中原的鮮卑、匈奴、烏桓、蠻夷、羌氐,以及高句麗等,根本威脅不了三國,曹魏、蜀漢,以及東吳都能夠彼此地把周邊的敵人給鎮壓了。

至於邪馬臺則是處於內亂之中,而安息等西域的勢力,鮮有出征中原的情況,一方面是人生地不熟,另一方面是後勤糧草難以支撐。而且,就算他們出兵,在中途也可能遇到匈奴,要是被匈奴打打秋風,他們也難以來到中原再戰。

三國亂世時期,為何很少有外國的搗亂?

最後,至於南亞一帶的,還有青藏高原在阻攔著,實在是難以翻越。其餘的,要是想渡海來搗亂,那也得要有座標,亦或者是船隻技術要發達才行。所以,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儘管在內鬥,但是外在勢力根本無法參與進去,他們實在是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