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只因其中有個特殊的規定你不知道

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有一千三百餘年的歷史,它擴充套件了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為出身中下階層的學子創造了進入朝堂的機會。每一場科舉最引人矚目的,通常都是進士科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其中狀元郎是科舉第一名,探花郎是第三名,但探花郎受到的關注並不一定就比狀元少,這和它的發展由來有很大的關係。

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只因其中有個特殊的規定你不知道

人們通常認為科舉制正式形成是在漢朝,隋唐設定進士科,然而“探花”這一第三名代稱是北宋晚期才真正確立起來的。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士人赴殿試唱名》中記載:“伺候上御文德殿臨軒唱名,進呈三魁試卷,天顏親覩三魁,排定名姓資次……第一名狀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探花這個詞始於唐朝,最初的源頭出自“探花使”。唐代進士及第後會在杏花園舉行探花宴,需要事先選出進士中最年輕且英俊的兩人為探花使,他們的任務就是採摘園中的鮮花,然後在瓊林苑賦詩,迎接狀元的到來。

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只因其中有個特殊的規定你不知道

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就有對於探花使的記載:“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這個時候的探花郎還不是專指第三名,而是代表著進士中的“門面”,即最為俊美年輕的男子。被選為探花的進士極為風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們受到的關注不會比狀元郎少。

公元896年進士第四名翁承贊就曾當選為探花使,他極為喜悅,寫下了《擢探花使三首》:“探花時節日偏長,恬淡春風稱意忙。每到黃昏醉歸去,詑衣惹得牡丹香。”足見少年人春風得意的心情。

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只因其中有個特殊的規定你不知道

唐朝滅亡後,都城中就不再設有杏園,不過北宋前期都還一直有探花郎的存在。宋太宗時的名臣寇準就是探花郎,當時他才19歲,宋太宗見了他就說:“寇準年少,正插花飲酒時。”命寇準帶著花走在最前面,引著所有進士遊園賞花,這在當時也是一份了不得的榮耀。

到了宋徽宗時,探花一詞已經開始專指第三名。1121年,宋徽宗曾經對第三名的黃正彥大加誇讚,並作詩曰:“黃河曾見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旗迎五馬,一門黃榜佔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玉京。勝似狀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

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只因其中有個特殊的規定你不知道

其實歷史上的前三甲,不一定就是按照成績的順序排列的,多數時候還要看皇帝的喜惡。前三名本就是不分上下的高才,探花看似是第三,但由於它的前身探花使多為俊美年輕者,皇帝在欽點探花時經常也會按照這個不成文的標準來選定。

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只因其中有個特殊的規定你不知道

所以古時的探花們並不會因為是第三名就沮喪,他們獲得的榮耀和重用也十分難得,而且是進士中的獨一份。時至今日,人們在稱呼各種場合的前三甲時,常常還會用到狀元、榜眼、探花這樣的名詞,雖然科舉制度已經消失,但留下的文化生命力依舊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