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為何很少見到祠堂?

電影《一九四二》逃荒出發前有這樣一個場景,長工家在收拾逃荒要帶的東西,他特意囑咐兒子,把祖宗牌位帶上,走到哪裡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兒……中華民族家族觀念相當深厚,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著一個姓的家族或者幾個家族,而且大多會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這就是中國獨有的祠堂文化。

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為何很少見到祠堂?

祠堂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但是為什麼作為華夏文化發源地的河南卻很少能看到祠堂,反而在江西、廣西、福建等南方各地隨處可見呢?

怕觸犯皇權

中國的宗族觀念自古有之,但祠堂真正的興起是在明代——明代嘉靖十五年批准“許民間皆聯宗立廟”並取消只祭祀上溯五代的規定,但之後國家正式的禮儀典籍萬曆版的《大明會典》依然儲存著《品官家廟》對家廟的建設予以規定。在江南地區,商業發展,有錢的土豪紛紛設立祠堂,但修建都很內斂簡樸,畢竟打擦邊球嘛,所以祠堂逐步建立起來並且逐步替代了家廟。

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為何很少見到祠堂?

明萬曆皇帝

雖然明代中期對民間建廟立祠開了口子,但是靠近皇權中心的河南、北方建廟立祠依然是要慎重小心的。一旦觸動皇權,後果不堪設想。

戰亂破壞

北方戰亂頻仍,河南地處四戰之地,每次大的統一戰爭都要在河南發生。戰亂之下,玉石俱焚,百姓流離失所,誰還有心思去管已故的祖先呢?當然是逃命要緊!

北方中原地區在南宋之前,一直是中國人口最為繁盛,物產最為豐富的地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北方經歷戰爭極多。與此同時,在戰爭之中各種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各個種族共同生活,各種雜糅後,很難有完整意義上的宗族存在。而南方則常常偏安一隅,免受戰火侵襲,這樣自然能形成各種望族,大姓。

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為何很少見到祠堂?

並且,由於南方與北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認同,其對於宗族的認可相當嚴格。在南方,並不是同一個姓就是一個家族的。同族必須有真實的血緣關係,女婿也不算。而北方因為沒有清晰的宗族邊界,各種姻親或者因特殊原因歸宗的都算同族。

黃泛區

以河南和山東西部地區來看,這一區域的鄉村之所以沒有祠堂,跟歷史上的“黃河漂天”有很大關聯。所謂“黃河漂天”,是對過去黃河決口一種通俗叫法。此處距離黃河的直線距離只有兩百多里,所以也處在被黃河淹沒的風險區。不過幸好地處黃河西北方,太行山餘脈下,地勢較高,因此歷代黃河決口,都沒有被淹沒。但在這一區域南邊的山頂上曾發現過水藻,那是過去黃河發大水時遺留下來的。試想黃河水竟然大到能淹沒山脈,也難怪會有“黃河漂天”的說法。

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為何很少見到祠堂?

僅一山之隔的滑縣、原陽等地,就逃不過黃河的蹂躪了。歷史上黃河頻繁改道,甚至還發生過黃河奪淮的事情,所以黃泛區的範圍很廣。向南能一直延伸到安徽西北,向東延伸到山東西部,整個河南的中北部,幾乎都是黃泛區。

《清史稿 河渠志》記載,康熙十五年(1676年),“黃、淮並漲,奔騰四潰,河倒灌洪澤湖,高堰不能支,決口三十四。漕堤崩潰,共決三百餘丈。”大水過後,赤地千里、餓殍遍野,往往伴隨而來的就是舉家逃荒。這些逃荒者,往往推一輛獨輪車,車上就是全部的家當。有些逃荒者憑手藝吃飯,一路逃荒一路打零工或者做木匠活兒;一些逃荒者還是民間藝人,帶著二胡等樂器,每到一處,就給村裡人說書,村裡挨家挨戶給他飯吃。

災害導致逃荒,逃荒導致流動,流動又造成宗族觀念淡薄和貧窮,環環相扣。如此一來,活人都顧不過來了,怎麼會為死人修建祠堂呢?但是,雖然沒有祠堂,但這一地區人們的宗族觀念並無消失,一代一代,還在口耳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