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現今我們所說的河套地區,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黃河在這裡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戰國後期,趙武靈王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中原王朝第一次把觸手伸及河套。秦統一中原後,遷徙3萬戶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末由於中原動盪,河套被匈奴佔領。

西漢時,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河套)。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和五原郡(今包頭西)。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

南北朝時期河套地區淪為戰場,之前數百年的經營幾乎全部被破壞。到唐朝河套復歸中原王朝並達到極盛 —— “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成為唐王朝重要的產馬地以及向西北用兵的軍事基地。

唐朝覆滅後,河套地區被西夏、遼、金、蒙古輪流佔領,成為它們南下的基地。

需要說明一點,明朝時所說的河套地區沒有我們現今所說的河套區域大,指的是狹義河套地區中的一塊。狹義河套地區是黃河沿岸前套、後套、西套三塊適合農耕的平原區域,明朝時俗稱的河套單指前套(明朝人也稱之為豐州灘)。後文中提及的河套也是指下圖中的前套區域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明太祖洪武四年,徐達北伐收復了河套。但是這只是象徵性的軍事收復,明朝並沒有在此處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洪武五年因軍事需要,明軍撤回的同時,也廢除了此地的東勝、豐州二州,並將為數不多的居民內遷。

此後這塊區域基本就成了無人區,由山西行都司監控此區域,防止蒙古人聚集。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蒙古短時間內無力再與明朝抗衡,明朝也乘勢轉為經營北疆邊區。

從洪武二十五年開始,明朝從山西太原、平陽二府,潞、澤、沁、遼等州大規模籍民籤軍,在山西行都司地區增設衛所,其中前套地區增設了七個衛(東勝左、右,安東、玉林,雲川,鎮虜,宣德)。

說明:籍民籤軍是抽民戶將其戶籍改為軍戶以充實新擴編的衛所。被抽中的往往意味著與家族分離遷徙到貧瘠、荒涼之地(等若於被流放充軍),加上明朝軍戶生活本身就非常貧苦,所以籤軍後逃亡的比例很高。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圖中藍線為長城

太祖的目的也很明確,這些區域由於長期的戰亂人煙稀少。所以先成立以衛所為主體的軍屯區,待日後人口恢復後再另置州縣。

但是很快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洪武三十一年後,朱棣起兵發動了靖難之役。四年的戰爭把剛剛恢復一些元氣的北方再次打成齏粉。河北、山東都出現了千里無人區,向長城以北的河套移民就更不可能了。

此後不久,朱棣又遷都北京,出於保衛都城安全、以及進一步收攏兵權的考慮。朱棣將北方軍隊向京畿遷徙、集中。河套七衛被整體劃入後軍都督府直隸衛所。

山西行都司的其餘衛所也大量遷徙,別說防衛長城外,就連長城內的大同地區防衛都捉襟見肘。河套地區等同於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永樂為什麼不在乎這個呢?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當時北方地區最缺的是人丁,中原地區都還有大片荒地等待開墾,哪裡還有多餘的人力去經營河套。

二是當時明朝的主要威脅並不在山西行都司那塊(永樂就沒有拆遼東都司的衛所),所以也沒有經營河套的動力。

第三個原因是,永樂覺得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與其被動防禦,不如集中兵力主動出擊。

從軍事上看此舉並無不妥,但是從地區經營上來說卻是個敗筆,因為沒有人穩定駐守就無法真正控制該地區。

仁宗繼位後,為降低朝廷的鉅額軍事負擔,放棄了永樂的主動進攻戰略。沿邊牆轉入防禦狀態。為加強山西行都司的力量,從京畿回遷了四衛到大同,但是並沒有去恢復河套故地。

不去恢復河套的原因,首先還是明朝這邊沒人。從南宋開始中國北方人口就一直未能恢復,反而因為戰亂不斷減少。永樂朝雖然號稱盛世,但是北方人口一直也沒能恢復到唐朝的水平(靖難又大幅度向下掉了一檔)。

洪武、永樂雖然號稱明君、盛世,但當時明朝的生存環境並不好,這兩朝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雖然規模不能與明末相比,但是對社會的破壞卻不容小覷。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這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人口分佈,河套對明朝來說就是無人區,明初北方只會比這個時候更慘淡

這也是仁宗繼位後立即放棄成祖的戰略從南北同時撤軍(南方放棄了安南),與民休息的主要原因,再那麼搞下去明朝可能就崩潰了。

北方有限的人力資源都集中京畿、中原一帶(河南,河北,陝西)去恢復生產了,大同、宣府地區都缺人力,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沒有餘力前出去經營河套。

另一個原因就是河套地區也沒啥敵人。因為捕魚兒海之戰後蒙古再次分裂,在明朝打擊和內部鬥爭的雙重削弱下,蒙古部族即便是從河套地區向南入寇,也是小股部隊,對山西行都司的軍事壓力也不大。自然也就沒有恢復故土加強防禦的動力了。

到了英宗朝,統一了蒙古的也先在土木堡大敗明軍並俘虜英宗。此後明朝北境的軍事壓力巨增,更加無力去管河套地區了。也就是這段時間,蒙古部族開始規模性地遷入河套地區,並開始以河套為基地頻繁入寇(明朝將他們稱為“

套虜

”)。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對於明朝來說轉機出現在成化朝。憲宗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是個只痴迷於萬貴妃的昏君。他繼位後就一心想改變前朝對蒙古的頹勢,力圖振興軍隊,收復失地。

他大規模地撤換了邊防地區的將領,並督促整肅軍隊、鞏固城防、備好軍需,違者重罰。並開始指揮將領主動出擊,目標就是收復河套。

成化九年套虜在癿加斯蘭,滿都魯等人的帶領向西侵犯韋州,將老弱婦孺留在紅鹽池。參贊西北軍務的王越抓住機會,兩晝夜急行八百里偷襲紅鹽池,一戰蕩平套寇根基。自此套寇向北遷徙,河套收復。

其年九月,滿都魯及孛羅忽、癿加思蘭留妻子老弱於紅鹽池,大舉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諸州縣。越策寇盡銳西,不備東偏,乃率延綏總兵官許寧、遊擊將軍周玉各將五千騎為左右哨,出榆林,逾紅兒山,涉白鹽灘,兩晝夜行八百里。.......分兵千為十覆,而身率寧、玉張兩翼,薄其營,大破之。擒斬三百五十,獲駝馬器械無算,焚其廬帳而還。及滿都魯等飽掠歸,則妻子畜產已蕩盡,相顧痛哭。自是遠徙北去,不敢復居河套,西陲息肩者數年。--《明史》

成化十六年,王越和太監汪直又率兵奇襲了蒙古王庭威寧海,獲大勝,進一步地削弱了蒙古對河套的威脅。可惜的是之後繼位的孝宗未能抓住機會進一步加強對河套的控制。

孝宗雖然被後世奉為明朝難得的聖君,但是他治國方面還是有不少問題。孝宗奉行寬仁,降低了對軍事的投入以及對將領、官員的管束。導致憲宗朝有所恢復的軍事實力,大幅度後退。

說明:孝宗朝軍衛最大的問題是佔役。將領、官員將軍衛士兵當作免費勞動力肆意使用,有些官員甚至派遣士兵外出勞作來賺錢,大量士兵因不堪重負而逃戶。

弘治元年,達延汗巴圖蒙克(小王子)奉書求貢,孝宗准許其經河套入塞。其後在入貢往來間,一些蒙古部族就乘機入駐河套,出入為寇。

由於軍事實力的下滑,明朝非但不能將這些部族逐出,反而被這些蒙古部族慢慢地擠出了河套地區。憲宗朝十幾年的努力就此荒廢了。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此後雖然正德皇帝親率大軍與蒙古作戰,但是也未能奪回這一區域,河套地區還是一直被蒙古部族掌控著。

嘉靖二十五年,兵部侍郎兼總督三邊軍務曾銑向嘉靖上了一份奏疏,提議軍事討伐收復河套。奏疏裡曾銑詳細說明了收復河套的好處、用兵策略等。裡面最能打動嘉靖的,應該是預算。

曾銑說復套他只需要三十七萬六千二百兩白銀!三十七萬兩白銀就可以獲得朱棣、漢武那樣的功績,嘉靖怎麼會不願意?嘉靖將曾銑的奏疏下發部議。

兵部尚書翁萬達(之前任三邊總督)覺得曾銑的方案太浮誇,不可行,但是嘉靖並沒有聽進去。他同意了曾銑的方案並批給他二十萬兩白銀,要求其開始準備。

說明:三邊總督是陝西北部沿邊分設延綏、寧夏和甘肅三邊後,各鎮因互不統屬,遇戰事,相互無協作,多有敗績。為有效鞏固西北邊,弘治十年設定這一官職,以文官統領該區域一切軍務(還有部分民政權,例如可以徵集糧草)。最初叫“提督軍務”,後改稱總制、總督。是當時明朝權力最大的地方官職。

第二年曾銑又上了一份更為詳細的奏疏《邊務十八事》,這一下激怒了嘉靖,為什麼呢?因為嘉靖發現曾銑在忽悠他。

一轉運糧餉、陜西撫鎮等官謝蘭等議稱夫師行糧從、則士馬飽騰、轉運不繼、則士馬困餒、況人馬十萬有餘、往返搜套二千餘里、計筭月日、必須三月、精兵十萬、馬軍六萬、步軍四萬、每軍行糧一升五合、大約以三月計之、該米一十三萬五千石、正馬六萬、馱馬一萬二千馬一匹日支料三升、草一束、大約以三月計之、該糧豆一十九萬四千四百石、草六百四十八萬束、米豆草束、以時估計之、每米一石折銀一兩二錢、料豆一石折銀七錢、草一束折銀二分、大約該折色銀四十二萬七千六百八十兩、加以隨軍犒賞銀、大約可用一十五萬兩,通共享銀五十七萬七千六百八十兩,若搜套之後達賊遠遁、當沿河築牆建堡以為久守之計、大約兵馬共享二十萬、十萬築邊、十萬架樑防護、每年可用銀二百萬兩、期以數年之間、大功可望其集矣 -- 《邊務十八事》

這哪裡還是三十七萬兩的事兒,按曾銑的新說法沒有六七百萬兩都只是打底。嘉靖覺得曾銑是先用一個很低的預算把他忽悠進坑,實際是個無止境的財政黑洞。

然而嘉靖又是個死要面子的人,他不肯承認自己被忽悠判斷失誤。這個心理正好被正與夏言鬥爭的嚴嵩利用,他攻擊曾銑作為邊臣,私下勾連內閣首輔夏言。於是乎曾銑、夏言被論罪處死,復套之議也就不了了之。

撇開政治鬥爭不說,當時明朝想收復河套也相當的困難。首先是朝廷拿不出那麼多錢,其次此時的明軍不是洪武、永樂時的明軍。就算是和憲宗朝去比,也是持續下滑了幾十年的明軍了,在河套平原上很難戰勝蒙古騎兵。

更重要的是蒙古在俺答汗的統治下又統一了,實力也不是憲宗時期的蒙古可比的。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嘉靖朝想要戰勝蒙古勝率不大。三年後的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事變俺答汗率兵直抵北京城下,明軍卻束手無策,再次證明了雙方的實力差異。

即便是有大同總兵仇鸞私款縱敵的原因,但是明軍抵擋不住蒙古人才是根本原因。畢竟最後俺答不是被明軍驅趕回去的,是拿到明朝開市承諾後主動撤軍的。

此後雖然因為開放貿易,明、蒙雙方結束了長達兩百年的敵對,但是明朝也徹底地放棄了河套。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那麼明朝為什麼放棄了河套?

河套地區航拍圖,上部的山脈即為陰山

河套地區是塞外難得的適合農耕的區域,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是一塊寶貴的前進基地。經營得好此地的物產足夠供給一支幾萬的軍隊,而且位置非常靠近蒙古的核心地域陰山,這會給蒙古很大的壓力,防禦作用遠強於沿長城固守。

然而明朝前一百多年,由於戰爭和錯誤的民生政策,導致北方人口恢復緩慢,無暇顧及河套。後一百多年裡軍事頹廢又無力去攻佔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