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晚清時期因為朝廷內部腐朽不堪,加上西方國家對其虎視眈眈,國內國外都是戰亂不休。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下,很多能人志士都懷才不遇,想要為國效力卻報國無門。

百姓們更是無法安居樂業,長時間生活在動盪的社會之中,日子過得是苦不堪言。除了那些報國無門的有志之士以外,也有很多一心為國的忠臣,可並非所有的忠臣都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正所謂“成王敗寇”,即使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失敗之後也會淪為敵人手中的玩物,受盡凌辱。

比如晚清的一位一品大臣,長期駐守廣東,在與英國人交戰過程中,戰敗被俘之後被英國人抓去印度,還被裝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為何一個朝廷要員會落到這般田地?他這傳奇的半生,為何會以如此屈辱的方式謝幕?

一、仕途一帆風順

這位官員便是清朝的封疆大吏葉名琛,籍貫為湖北漢陽。葉名琛出生在1807年,他的家庭是一個家境優渥的書香世家。

葉名琛小時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時家裡人經常告訴他,長大之後要為國效力,保家衛國。

葉名琛本就天資聰慧,再加上勤奮好學,因而在不滿18歲的年紀就考上貢生,26歲考上進士,這對於大部分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而言都是不錯的成績。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此後葉名琛便開啟了他的仕途生涯,滿腹經綸的葉名琛不僅僅熟讀經書,對於兵書也頗有研究,深諳權謀之術。

在官場上,他可謂是如魚得水,憑藉其才華和謀術不斷升職,在他38歲那一年,便已經成為了廣東巡撫。

葉名琛升官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很擅長鎮壓起義軍,當時正逢太平天國運動,葉名琛使用極其殘忍的鎮壓手段,使得鎮壓運動取得顯著成效,而他也因此不斷加官進爵,最終身居高位。

二、葉名琛戰敗被俘

葉名琛對內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對外也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和英軍對峙,也正是和英軍的這一戰,使得他的仕途生涯走到終點。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而葉名琛失敗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沒有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當時英國軍隊的三艘軍艦已經佔領了廣州一部分重要炮臺,可是葉名琛並沒有及時採取措施抵抗,仍舊在不慌不忙的處理日常事務。

當時他的手下十分著急,曾多次向他報告英軍的行徑。讓人倍感意外的是,葉名琛竟然說“等15天之後再看吧”。

原來糊塗的葉名琛相信了所謂的“占卜之術”,占卜之人告訴葉名琛“15日之內必定相安無事”。葉名琛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即使是在如此緊要的關頭,他依舊不慌不忙。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但他也並非沒有任何動作,雖然沒有直接出兵應戰,私底下也在不斷操練軍隊,聯合一些民兵團共同作戰。

當時他的兵力已經抽調出來一部分,去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再加上英軍的裝備比我們先進太多,雙方交戰的結果可想而知。

三、葉名琛被送往印度

戰敗之後的葉名琛沒有逃跑也沒有投降,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能給清王朝丟了臉面。

所以他毫無畏懼,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種氣節,1859年,葉名琛成為了英軍的俘虜,被帶到英國船艦上,後被送往印度。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葉名琛被英軍送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他也曾多次請求要見英國女王,但都沒被應允。身處印度的他依舊關注著清王朝的動向,想盡各種方法打探雙方交戰的訊息。

此時的葉名琛已經過上了十分糟糕的生活,他被要求穿上清朝的官服,然後被英軍扔到一個巨大的玻璃瓶中,甚至還在外面掛上了“清國公爵,免費參觀”的牌子。

葉名琛在印度受盡羞辱,但是他從來不吃別人給的吃食,只吃自己帶過去的食物。可他帶過去的吃食數量畢竟有限,不久之後便因為缺少吃食而身亡。

人們猜測英軍之所以如此羞辱葉名琛,為的就是能夠更快的佔領廣州,想借此來擾亂軍心。行軍打仗,一旦軍心亂了,那這支軍隊必然不會取得勝利。

晚清一品大臣作戰失敗,被英國人送去印度,關入玻璃籠中供人參觀

結語

葉名琛前半生的仕途十分順利,作為一個朝廷要員,他知道自己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於是他寧願餓死也不吃敵人給的食物,這種氣節值得我們欽佩。

雖說當時清王朝的氣數將盡,但這些保家衛國的人依舊在默默的努力。如今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了,她的發展也需要青年人的努力,希望我們的青年可以更加發奮圖強,早日實現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