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在北魏建立初期,軍隊主要由大約20萬左右的被離散的鮮卑部落兵組成,軍隊依舊帶有明顯草原特點。

如今,北魏軍隊以騎兵為主,攻城、補給能力有限。此時,北魏統治區域有限,儘管兵力不多,但依舊能勉強滿足北魏統治的需要。北魏太武帝時,北魏統一北方。隨著北魏統治區域的擴大,有限的兵力已不足以鎮守地方。

隨著北魏軍事體系的改變,舊有鮮卑武將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戰爭形勢下的戰爭。相反,漢人武將熟悉南方的氣候環境,長於在山地水鄉指揮作戰,又具有安撫一方的能力,因此,在南方戰場中,漢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漢人在體質上亦不輸鮮卑,漢將中有不少人武藝高強。隨著北魏軍事體系的改變和孝文帝用人政策的改變,漢將逐漸成為北魏軍事中的支柱。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一、熟悉南方作戰環境

自北魏佔領關中以來,北魏就和南朝政權在漢中一帶形成對峙的態勢。南北雙方雖然都次數次用兵,但彼此都不能突破地方戰線。

除南北雙方軍事實力處於均衡態勢外,蜀道之難也是重要的原因。505年,梁將夏侯道遷以漢中降魏。北魏遣將邢巒前往救援。邢巒大軍所向披靡,連戰克敵。漢中西平。隨後,邢巒繼續遣兵南進。魏軍連下巴西、梓潼、劍閣。至此,北魏平蜀之勢已成。

505年7月,北魏先鋒部隊王足已經領兵逼近涪城。

梁軍連戰皆敗,十一月,王足“遂圍涪城,蜀人大震。”同時,北魏邢巒上書朝廷,請求增兵,以圖一舉攻下蜀地。邢巒列舉了五條北魏能成功取蜀的原因: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1.邢巒認為南梁在成都的守軍外無援軍。

“揚州、成都相去萬里,陸途既絕,唯資水路……水軍西上,非週年不達,外無軍援,一可圖也。”2。蜀地經劉季連反叛元氣大傷。3。蕭淵藻駕馭失方。4。邢巒認為蜀地的門戶大開,魏軍在劍閣以南的軍事活動已不受地形限制。“蜀之所恃,唯劍閣。今既克南安,已奪其險,據披界內,三分已一。從南安向涪,方軌任意,前軍累破,後眾喪魂,四可圖也。”

5.歷史上蜀地多不能守,且蜀地士兵的戰鬥力有限。

“……蜀地昔耒恆多不守……庸蜀之卒唯便刀槊,弓箭至少,假有遙射,弗至傷人,五可圖也。”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據邢巒上書,我們可以看到邢巒對蜀地的作戰環境非常瞭解。首先,南梁逆流而上進入蜀地至少要一年的時間,梁軍已經不能及時支援蜀地。其次,劍閣是蜀地的門戶。

此時的蜀地已沒有可依託的地形來阻擊魏軍的進攻。

另外,自古以來“蜀地昔耒恆多不守”,且梁軍蜀地士兵戰鬥力不高。後宣武帝令邢巒停止進攻,邢巒再次上書:昔登艾、鍾會十八萬眾,傾國之力,才得平蜀。若失此機會,良可惜也。

但宣武帝最終沒有同意邢巒進攻。綜上,雖然宣武帝沒有聽從邢巒的建議繼續向蜀進兵,北魏就此失去了入蜀的機會。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但是,從邢巒的上書來看,邢巒十分了解蜀地的人文、地理環境。與鮮卑武將相較,漢族將領顯然在南方戰場據有更多的優勢。

鍾離之戰,鮮卑將領元英就因不熟悉淮南氣候環境大敗於鍾離。反觀,漢將邢巒知元英必敗,屢次上表撤軍,並求解除軍職。

二、長於攻守城戰

515年,梁將趙祖悅偷據峽石,以逼北魏壽春。又分兵襲擊北魏諸城戍。北魏援軍抵達後大破趙祖悅,趙祖悅堅守不出。北魏展開攻堅戰。但是因諸將怪異,峽石之戰進展得並不順利。隨後,北魏以李平為行臺,都督眾軍攻城。

李平抵達戰場後並不急於進攻,先是瞭解峽石的守備情況,觀察峽石防守虛弱之地。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同時,李平又協調了北魏諸將的排程問題。“平巡視峽石內外,知其盈虛之所,嚴勒崇、亮。令水陸兼備,剋期齊舉。”

魏將李崇、崔亮因憚於李平為行臺右僕射,不敢再有違軍令。至是,“頻日交戰,屢破賊軍。”攻城的的同時,李平又派出崔延伯阻斷峽石樑軍退路和來源之兵,致使峽石樑軍陷於死地。

至是,趙祖悅退路被斷,援軍也遲遲不至,南梁峽石守軍成為孤軍。在隨後的攻城戰中,李平令崔亮率領步兵攻峽石城西,又令李崇率領水軍攻峽石城東。魏軍分別從水路、陸路進攻峽石使得梁軍疲於應付。崔亮、李崇在抵達預定位置後,“然後鼓譟,南北俱上。”

梁軍因而被迫分兵東西赴戰。魏軍攻下峽石外城後,梁軍大部分將士因走投無路,迫於形勢相率投降。趙祖悅則率領餘部繼續固守城東南。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魏軍連夜進攻,至明趙祖悅降。江淮地區本就為歷代以來兵家必爭之地,且堅城密佈。

在戰爭中,往往形成一處有難,八方來源的戰爭態勢。元澄、元英在鍾離的大敗說明攻守城戰為鮮卑武將所短。與鮮卑武將相比,漢將攻城更富策略,更能適應這種戰爭模式。

三、長於水戰

魏梁朐山之戰,魏將趙遐奉命救援朐山。時梁將馬仙琕先軍於朐城之西,阻水列柵,以圍固城。而“趙遐身自潛行,觀水深淺,結草為筏,銜枚夜進,破其六柵,遂解固城之圍。”

江淮地區水網密佈,雨季時,水位暴漲,河流泛濫。因此,在江淮地區作戰以艦船為便。北人不習水性,而南朝將領則以水戰為長。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在江淮地區的戰鬥中,南朝常以水路侵犯魏軍。此外,南朝更有蓄水灌城、築堰放水、火燒浮橋等戰鬥方式。相較於鮮卑武將,漢將更善於應對南朝水路的進攻,在水戰中表現也更為優秀。除趙遐外,北魏漢將中長於水戰的亦不在少數。北魏初至江淮戰場時,並無水軍。

在戰爭中,魏軍常處於不利的態勢。

為此,長期任職在淮南的李崇組建了一支戰鬥力頗強的水軍。

峽石之戰,南梁入侵境。時揚州諸戍,皆被寇逼。李崇分遣諸將,與之相持。同時,李崇秘密組建了一支水軍。“密裝船艦二百餘艘,教之水戰,以待臺軍。”北魏援軍抵達後展開反擊。李崇所組建的這支水軍戰鬥力頗高,這支水軍配合北魏步兵,“剋期齊舉,頻破梁軍”。時趙祖悅固守峽石。李崇遣李神乘鬥艦百餘艘從水路攻城。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最終,李神率水軍克峽石東北部的外城,峽石乃降。

峽石之戰結束後,南梁“淮堰”已成,淮水水勢日增。李崇為了防備南梁的進攻,進一步擴大水軍規模,並建立了相關防禦措施。李崇於峽石戍之間編舟為橋,峽石北又置十艘船樓,各高三丈,十步置一籬,至兩岸。蕃用木板裝配,四面可以分合,敵軍到達則裝舉,平時取下。

又在樓船之北,連線大船,兩面臨水,放置火攻。並且在八公山之東南又建造了一個城堡用來防備大水。

江淮地區河流眾多,因此南北雙方在這一區域的軍事行動中常常需要建設浮橋。在戰爭中,南朝軍隊常有乘船火燒北魏浮橋之事,藉此以割裂魏軍或切斷魏軍退路。峽石之戰中,行臺崔亮遣崔延伯進逼下蔡,以南梁的援軍。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崔延伯至下蔡,與別將伊甕生隔淮為營。時崔延伯別出心裁,“遂取車輪,去輞,削銳其輻,兩兩接對,揉竹為絙,貫連相屬,並十餘道,橫水為橋,兩頭施大轆轤,出沒任情,不可燒斫。”

崔延伯所設定的浮橋效果很好,不僅可以浮於水面用於通行;而且還可以沉於水下,既能防止梁軍前來燒灼,又能阻斷梁軍艦船的通行。

浮橋建成後,趙祖悅等人退路被斷,坐守窮城。

而梁軍王神念、昌義之因崔延伯所置浮橋等不得前進,最終梁軍大敗。南北雙方在江淮地區的戰鬥經常需要淌水過河作戰。河流、湖泊各處水勢、深淺不一。因此,雙方在行軍時很可能因為不熟悉水勢而導致人員傷亡。漢將傅永即利用此設計殺傷敵軍。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南齊時,蕭鸞將魯康祚、趙公政侵入太倉口。

魏將傅永奉命率甲士三千前往擊之。時齊軍於淮南,傅永軍於淮北。南朝軍隊在軍事作戰時,常趁夜色襲營。傅永便設定伏兵,分魏兵為二部,出於營外。同時,傅永又於淮水設伏,“又以賊若夜來,必應於渡淮之所,以火記其淺處。永既設伏,乃密令人以瓠盛火,渡淮南岸,當深處置之,教之雲:‘若有火起,即亦然之。’”其夜,魯康祚、趙公政等率所領夜襲魏軍。魏軍伏兵東西夾擊齊軍,齊軍大敗,奔赴淮水。時魏軍、齊軍在淮水所置火既競起,致使齊軍不知退還淮南的淺灘,反而在傅永所置火處渡河。齊軍被魏軍殺死、淹死數千人。

此外,南朝還常常引水灌城、築堰水淹魏軍來阻止魏軍的軍事行動。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南梁時,梁武帝甚至不惜動用大量民力來修築“淮堰”以圖擊敗北魏在淮南的軍隊。南梁“淮堰”建成後,淮水氾濫。北魏漢將蕭寶夤於“淮堰”上流,開鑿新渠,引淮水注入它地,因而淮水的水勢得以減小。

峽石之戰中,蕭寶夤還曾在“淮堰”上流決流引水淹襲敵軍。

四、總結

隨著北魏政權漢化的不斷進行使得自五胡十六國以來的“胡漢分治”政策被打破。

孝文帝遷洛後北魏不論是中軍還是地方兵都吸收了大量漢人,漢將也隨之大量湧現。遷洛後,北魏軍事體系的改變也加速了“胡漢分治”政策的瓦解過程。

北魏攻打南朝,為何將希望寄託於漢軍,而不依賴拓跋軍

隨著戰場環境和作戰方式的改變,北魏舊有鮮卑武將在面對南方的敵人時敗多勝少。反之,漢人武將在南方戰場表現更為卓越,適應新的戰爭需要。

在和南朝政權的攻防戰中,漢將迅速成長,逐漸成為北魏軍事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