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作為一個人,最大的特點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於人能認識自身,讓自己不斷變強。

每個強者背後,必有超越常人的自我認知,自我完善能力。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就會走得更遠,更成功。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01

懂得示弱的人,往往會走得更遠。

真正厲害的人,遇事懂得適當示弱,給自己留有一個臺階和餘地。

民國時期,26歲的沈從文已是文壇最受矚目的新星之一。

有一次他受邀到大學裡講課,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擠滿了整個教室。

沈從文剛走上講臺,就被當時場面給嚇到了,他愣是在臺上呆呆地站了十多分鐘,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等他緩過神來,只好一面低著頭講課,一面在黑板上抄寫提綱。

原本預備講一個小時的課程,不到十分鐘就全部說完了。

底下的學生,開始有些躁動,臺下小聲地議論著。

這時候,沈從文拿起一支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太多,我害怕了。”

聽到這句話,臺下的學生都站了起來,並回報以理解和鼓勵的掌聲。

沈從文用弱者的低姿態,來坦誠自己的不足與緊張,既得到了學生們的諒解,又化解了自己的尷尬。

強者示弱,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好感。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深情地回憶了自己母親待人接物的原則,為人處世的智慧。

23歲就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胡適的母親在舊社會大家庭人際關係上的艱難可想而知。

面對無能而不懂事的大兒媳,能幹卻氣量小的二兒媳,母親總是寬容大度,從不計較什麼,可光是堅強隱忍是不夠的。

在兩個嫂子擺臉色,打孩子,鬧氣到忍耐不下去時,胡適母親也有她自己的應對辦法。

那就是天亮時不起床,輕輕地哭一場,不埋怨任何人,只哭自己命不好,留不住丈夫照顧自己。

這一哭,鬧氣的人總會理虧心軟,泡茶來勸胡適母親,家裡至少能過一兩個月太平清淨日子。

示弱不僅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更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能在無形之中化解很多問題。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不動聲色,善於示弱守拙。

《廉頗藺相如列傳》裡,廉頗仗著有“攻城野戰之大功”,根本不把地位在他之上的藺相如放在眼裡,還幾次三番揚言:“我見相如,必辱之”。

藺相如聽說後,便處處迴避廉頗,上朝的日子,也稱病不出。 眾人私下裡都說,藺相如懦弱膽小。連藺府下屬們都看不過去了,問他為何這麼怕廉頗。

藺相如說道:“我連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他呢?但我若不示弱,那麼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到時候秦國就可以不攻而入。

我之所以如此,是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這話傳到廉頗耳中,慚愧不已,親自登門負荊請罪。 適時認輸,不是懦弱,而是有著清醒的認知。 低頭示弱,不是怕事,而是一種睿智的態度。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很多時候,為人處世,適當地示弱,不是認輸,而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

故意示人以弱,不僅是化解危機的策略,也是寬厚博大的胸懷,更是為人處世的準則。

韜光養晦,隱藏實力,不與別人爭鋒,避其鋒芒,才能保全自我。

王陽明在《陳言邊務疏》中寫道:“挑戰不已,則必設詐以致師,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這四句話,又被稱作王陽明的“示弱四訣”,這正是王陽明兵法的精髓。意思是遇到過於強大的對手,硬碰硬是下策,聰明人會假裝逃跑,或是假意示弱而暗中積蓄兵力,或是佯裝戰敗隨後悄悄設伏,或是隱藏實力冷靜假裝講和。

三十六計中的“空城計”,諸葛亮就是透過示弱讓司馬懿摸不清楚自己真正實力,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示弱,不僅是用兵良策,也是為人處世之道。

生活中,最容易受傷的可能是那個鋒芒畢露的人,往往會成為“槍打出頭鳥”的那個犧牲品。

處處逞強顯能,不是明智之舉;懂得守拙藏銳,才是頂級智慧。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02

懂得自省的人,往往會更成功。

人生路上,彎路和挫折都是是難免的。而懂得自省,便是克服困難最好的利器。

《論語》中有講:“小人無過,君子常錯。”

遇到事情時,小人都認為自己沒有過錯,而君子總會反思自己的錯誤。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做事時出現問題,第一時間把錯誤推卸給別人。

事實上,越無能的人,越是愛推卸責任,以此來逃避自己的過失。

然而,當你用手去指別人的時候,還有三根手指頭在對著自己。

我們常常會被外物干擾,而認不清事情的本質,唯有時常清掃內心,才能看到真實的世界和自己。

《圓覺經》中有有一段文殊菩薩與佛的對話:

文殊菩薩問:“如何才能認清自己呢?”

佛回答她:“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意思是,人只有在不斷反省的過程中,才能獲得智慧和進步。

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認識他人是聰明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悟通達。

自省,能讓我們更加清晰、準確的認識自己並改正自己。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魯迅說:“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一個人的進步,不僅要看他的學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正確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

當我們懂得自省,並付諸行動時,便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唐太宗在剛上任時,喜歡意氣用事,不善於自省。

一次,魏徵和唐太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唐太宗感到忍無可忍,想要拂袖而去。

魏徵卻攔住了唐太宗,非要把自己的諫言說完。

當時唐太宗“善於納諫‘的名號享譽全國,礙於此,他只好聽完才離去。

回去後,唐太宗非常生氣,他對皇后說:“終有一日,我必取魏徵性命!”

沒想到皇后一臉正色,上前向唐太宗行了大禮,並說:

“自古,英明的君王身邊才有正直的臣子,魏徵這樣的正直,正說明了皇上的英明啊!“

唐太宗聽完後,如夢初醒,自此他時常自省,遇到問題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正因唐太宗的善於自省和納諫,唐太宗時期迎來了貞觀之治的盛景。

遇事能夠觀心自省,便成功了一大步。

一個人能夠懂得這2點,往往會更成功

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自己的弟弟:“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懂得自省的人,才會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去責備他人。

如此方能更好地認清自己,駕馭自己的人生軌跡,才會越來越接近成功。

曾國藩在每天的日記中,都要將自己一天的言行進行一番徹徹底底的反思、清掃。

有一次,曾國藩的朋友竇蘭泉來切磋,曾國藩並末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詞氣虛吐,與人談理”。

本來是一件增益學業的事,結果卻適得其反,二人不歡而散。

曾國藩後來反省說:“彼此持論不合,反覆辯詰,餘內有矜氣,自是特甚,反疑別人不虛心。何以明於責人而暗於責己也?”

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九,曾國藩去岱雲家為其母拜壽。

本是喜慶之事,結果曾國藩出言不慎,弄得大家十分尷尬,宴席一散便匆忙回家。

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反省道:“以後戒多言如戒吃煙。如再妄語,明神殛之!並求不棄我者,時時以此相責。”

曾國藩的人生修養和事業都達到了絕頂的高度,跟他一生的不斷自省改過是分不開的。

每個成功的人,在其背後定是付出了常人看不到的艱辛與血汗,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會犯錯,而是因為他們能發現自己、反省自己,並且突破自己。

明白自己的不足,改正後,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

懂得自省,便是我們走向成功最好的捷徑。只有不斷反省自己,不斷前進,才會得到命運的垂青。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