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無數人都想擁有“神仙顏值”,但高顏值的背後不一定是高收益,不然“自古紅顏多薄命”的古語就不存在了。

縱觀歷史,漂亮小姐姐最終結局不太好的,好像一大把。例如:西施、貂蟬、楊玉環……

更不提上古時期的“四大妖姬”了,替帝王背了幾千年的鍋,但有一說一,帝王自己迷糊,怎麼能怪女人呢?可這鍋偏偏就背上了。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更邪門的是,女人還要肩負起置換和平的使命,這更讓人糟心。

“和親”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匈奴人依靠著超強的騎術,一直生活在中原王朝的外圍,並且將中原王朝當成了提款機,每逢秋高氣爽之際,他們便組織一波入侵,劫掠人口,掠奪牛羊糧食。

無奈之下,在春秋戰國時期,像燕趙等國便紛紛修建長城以抵禦匈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他便組織了數百萬民工,修建萬里長城。

除此之外,蒙恬還率數萬秦銳士一舉蕩清秦國北部的匈奴人,中原王朝也徹徹底底硬氣了一回。

可大秦僅僅持續了數年便被農民起義軍推翻,劉邦建立了大漢朝,繼續書寫著中原的文明。可由於秦末大亂,北部的匈奴人竟重整旗鼓,再次成為了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公元前201年,劉邦率領32萬大軍與匈奴交戰,卻不巧被圍困於白登山,劉邦雖在“白登之圍”中脫困,但卻喪失了大漢天子的銳氣。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後漢朝幾代君主均與匈奴實施和親政策,將宗室之女嫁到匈奴處以換取短暫的和平。雖然女人沒少嫁,嫁妝也沒少拿,但是匈奴人依舊沒事就來漢朝邊境打打秋風。

錢多錢少放一邊,但大漢天子的面子真的掉了一地,經過了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決定徹底解決匈奴問題。

公元前129年,劉徹舉全國之力發動反擊匈奴之戰,前前後後共打了44年之久,陸續殲敵15萬人,使得匈奴失去了同漢朝抗衡的實力,用嫁女人換和平的時代宣告結束。

漢元帝時期,匈奴主動請求和親

匈奴自從被漢武帝吊打之後,雖然又發展了數年,但其內部總是無法統一,猶如一盤散沙。到漢宣帝時期,幾個匈奴單于互相攻打,其中呼韓邪單于被哥哥打得幾乎“生活不能自理”。

有句話說得好,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眼看匈奴圈裡面混不下去,呼韓邪單于只好向大漢朝請求幫助了。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既然心高氣傲的匈奴人主動來投奔,考慮到外交層面的因素,漢宣帝便主動迎接呼韓邪單于,並且在之後還派兵將呼韓邪單于護送回去,順便還給他的部落送了不少糧食。

如果不送糧食,那他怎麼有精力繼續同其他單于鬥下去,大漢坐山觀虎鬥豈不是美滋滋?

後來這個呼韓邪也還真挺爭氣,竟然穩住了局勢。公元前33年,為了表達當年的恩情,呼韓邪又跑來大漢,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匈奴人之所以能夠低下頭來以感謝之名請求和親,實則自己的國力難以和大漢匹敵,雙方已經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了。

而漢元帝不答應的話顯得自己格局小,答應了又感覺委屈了大漢的面子。於是,他便決定不嫁宗室之女,在宮女中選一個嫁過去。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昭君出塞,陸續嫁給祖孫三人,這個故事讓人淚目

不破不立,宮中一個叫王嬙的宮女主動請纓,離開後宮這個傷心地。

王嬙原本是為漢元帝選的宮女,無奈沒錢賄賂畫像師,結果遲遲無法吸引漢元帝的注意,她不想這輩子就這麼算了,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便想著能夠乾點有意義的事。

王昭君離開家鄉,遠嫁匈奴,途中五味雜陳滿是不捨,一曲琵琶曲彈奏下來,竟然引得高飛的大雁跌落下來。

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後,將漢朝文化以及種植技術也帶了過去,在當地深受百姓愛戴。

雖然如此,王昭君的一生過得相當悲慘,她僅僅與呼韓邪單于生活了幾年,呼韓邪單于便去世了,王昭君悲慘的生活也就開始了。

按照匈奴父死子繼的習俗,王昭君只能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兒子

復株累

,這對於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王昭君來說,無疑是最難以接受的事。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但漢成帝一封“從胡俗”的回覆斷了她返回大漢的念想。

可這個

復株累

身板子也不太給力,兩人生活了十一年後,

復株累

便因病去世,王昭君苦悶異常,她不得不再嫁給孫子輩的搜諧若鞮單于。

匈奴人可沒有什麼憐香惜玉,氣候惡劣,醫療條件差再加上心情鬱悶,僅僅活了三十三歲王昭君便香消玉殞。

匈奴人為何會有父死子繼的習俗

要知道,一個絕世美女陸續嫁給祖孫三人,對於深受漢文化影響的王昭君來說,無疑是最難以接受的事。

一封“從胡俗”的書信,讓她連歸家都成了奢望,內心的苦悶想必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麼匈奴人為何就發展出來如此怪異的風俗呢?原因便在於匈奴生存環境惡劣,匈奴人只能一個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才能很好地適應惡劣的條件,一旦家庭中的大家長去世,那麼就要由其長子來帶領家庭繼續前進。

那老爺子那些小老婆們,又不具有獨立生存的實力,只能依託與家族才能夠存活,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婚姻與血緣關係才能夠維持家庭的穩定。

祖孫三代陸續娶了同一個女人,這不是故事,而是個讓人淚目的事實

而且匈奴部落裡,年輕的女子又是一筆財富,如果年紀輕輕就“守寡”,那無疑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受困於文化與環境的限制,父死子繼的習俗也就更適合匈奴人。

後記

王昭君於國家有功,於社稷有功,但其結局並沒有那麼美好。可即便如此,王昭君依舊以其自己的一種方式讓世界記住了她,並且流芳百世。

好在如今山河無恙,而我們再也不用靠和親來換取和平穩定,或許這也是對於前輩們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