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祖孫三代迎娶同一個妻子,本以為是笑話,沒想到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眾所周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專有的詞語,而王昭君就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與西施、楊玉環、貂蟬齊名。與其他三位相比,在王昭君的身上故事最多,人生之路最為曲折。

常言道:“自古紅顏多薄命。”古代美女註定命運悽慘,是強者之間交易的犧牲品。三國時期的貂蟬,以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最終不得善終。唐朝時期的楊玉環,不僅引發李隆基父子之爭,更是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源,最終被“繩之以法”。

祖孫三代迎娶同一個妻子,本以為是笑話,沒想到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然而,同為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與其他美女相比,她的命運更加悽慘。她是漢朝時期的宮女,卻陰差陽錯的前往西域,成為漢朝和匈奴和親的工具,實則是政治的犧牲品,而她的所有故事,也是以“和親”前後展開。

一、畫工棄市,皇帝震怒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時期,因後宮女子眾多,一時間不知道該寵幸何人。所以,皇帝叫來畫工畫像,看圖召見貌美著進行寵幸。當時宮中的女子紛紛賄賂畫工,給那些畫工一些金銀細軟,讓他們在畫自己的時候,把自己畫的漂亮一些。

當時的宮裡,賄賂畫工已然成為宮中女子上位的第一步,幾乎所有的女子都會對畫工進行賄賂。但唯獨王昭君仗著自己貌美,始終不肯給畫工一點好處。所以,畫工記恨王昭君,就把她畫得很醜。

因為這個原因,王昭君始終不得見漢元帝,更無法得到漢元帝的寵幸。或許,因為畫像太醜,也是王昭君悽慘命運的開始。

就這樣,王昭君一直在宮裡當一個普通的宮女,她長得非常漂亮,但始終不被皇帝得知。後來,已經被漢朝重擊的匈奴前來求親,漢元帝象徵性的展示皇恩浩蕩,於是就按畫工所畫影象挑選和親人員,當時被畫工畫的很醜的王昭君就成為和親的物件。

祖孫三代迎娶同一個妻子,本以為是笑話,沒想到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世人都知道王昭君貌美如花,然而當時的漢朝統治者對於王昭君的相貌沒有一點的瞭解。直到王昭君收拾好一切,準備前往西域的時候,漢元帝才發現昭君真正的美麗,只見她優雅大方、容貌最美。不過這個時候,皇帝后悔萬分,但已經來不及。

其實,關於昭君不肯賄賂畫工導致命運悽慘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有記載。尤其是歷代文人,他們多據此為文、吟詩作賦。

例如如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與自媒同”。陳志歲《昭君出塞》:“漢皇恨殺毛延壽,詎省根由在自身。”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最終,皇帝追究畫工責任,痛恨畫工將真正的美女埋沒,所以,漢元帝下令把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株連九族。與此同時,我們不僅看到皇權制度下皇帝的兇殘,更深刻體會到王昭君的美滿,足以讓皇帝震怒到如此程度。

隨後,王昭君前往西域,開始在匈奴統治區域度過她的後半生。然而,作為政治犧牲品的她,日子並不好過。或許,王昭君心中的淒涼和悲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祖孫三代迎娶同一個妻子,本以為是笑話,沒想到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二、內心悽苦,無法言表

據相關史料記載:竟寧元年正月,南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覲漢天子,自請為婿。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對此,單于非常高興,並且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之後,王昭君便隻身前往西域,成為漢朝和匈奴政治聯姻的犧牲品。一路上,王昭君心情鬱悶,內心的悽切、痛苦,或許只有她的作品《怨詞》可以表達。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苞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透過王昭君自己的詩詞作品,足以看出王昭君當時的無奈,以及她對漢朝的怨恨。但是,生在皇權制度下的王昭君,對此,她只好無能為力,或許,這就是封建社會女子的悲哀。

然而,王昭君前往匈奴以後,她才真正明白匈奴人的“落後”,在匈奴人的眼裡,根本沒有所謂的倫理綱常,最讓王昭君無法接受的,莫過於匈奴人的子承父業,就連妻子也可以“繼承”。

三、三代匈奴單于之妻,最終鬱鬱而終

據相關史料記載: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閼氏。隨後,王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對於王昭君的美滿,即便是匈奴的單于也招架不住,於是乎,呼韓單于非常的寵幸王昭君,但他的的確沒有“豔福”,僅僅生活了三年,便嗚呼哀哉,離開人世。

祖孫三代迎娶同一個妻子,本以為是笑話,沒想到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建始二年,也是呼韓邪單于去世的那年,按照匈奴的風俗習慣,王昭君必須嫁給呼韓單于的兒子復株累單于。對此,王昭君始終無法接受,於是乎,王昭君向漢廷上書要求迴歸大漢,但是漢成帝敕令“從胡俗”,讓王昭君尊崇匈奴的風俗,嫁給“兒子輩”的復株累單于。

就這樣,王昭君依照遊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據悉,他們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

隨後,復株累單于再度去世,此時的王昭君再次面臨她曾經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也就是重新嫁人。然而,王昭君每次選擇的“丈夫”都不是別人,而是每一代的匈奴單于,也就是她的後輩。這一次,按照匈奴傳統,王昭君必須嫁給“孫子輩”的搜諧若鞮單于。

其實,在此之前嫁給復株累單于已經超越王昭君能夠接受的限度,這一次,又要讓王昭君嫁給搜諧若鞮單于。對於王昭君這樣一個漢族女子而言,她是斷然不能接受的。

然而,當時的王昭君身處胡地,又是和親物件,她只能任由匈奴人擺佈,接受這些她不願意接受的東西。最終,作為和親女子的王昭君終究還是抵擋不住匈奴人的“風俗習慣”,悽慘的在西域離開人世。

據悉,鴻嘉元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僅僅兩年時間,王昭君就此隕落。還有一種說法,王昭君死於無法接受匈奴風俗習慣的自殺。但是,不管怎麼說,王昭君都是客死他鄉,一代美女落得如此淒涼下場,著實讓後世之人感到悲涼。

結語:

不得不說,王昭君在匈奴地區的遭遇的確有些悽慘,尤其是作為三代匈奴單于的妻子,讓王昭君內心深處始終無法接受。最終,王昭君死在匈奴地區,終究還是沒有回到她心心念唸的故土。

與此同時,王昭君對於大漢王朝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為世人得知。王昭君出塞的幾十年時間裡,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係。由於王昭君的出塞,不僅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也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客觀的說,王昭君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