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校場村,因校場而得名。一個有特定含義的村名,在國內許多縣市或許都有這樣一個村莊。而位於井陘的校場村,現已不是一個行政村了,只是井陘礦區荊蒲蘭村的第一生產隊,但在歷史上,處於特殊地理位置的井陘戰爭頻繁,因關隘、軍事、戰爭的需要,井陘天長古鎮成為了一座軍鎮、兵城。而緊臨天長鎮的校場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設施、軍事場所,也是西達娘子關的必經之地。這裡曾經發生過多少轟轟烈烈的故事,都被漫長的歲月淹沒在歷史中了。

我曾多次路過校場村,但從未真正踏進過。為重新認識這個古村落,找尋曾經的校場。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驅車從井陘礦區出發,走縣道013,過三礦、高家莊、石橋頭村後向西南,到北關村口向西,走井陽公路不遠,就到教場村了。在村旁河灘的菜地裡,我認識了正在澆菜園的高老先生,透過他的介紹、指點,讓我走進了校場村。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校場村,自然村莊。位於井陘礦務局三礦六採區(原四礦)東南,西南濱綿河(古稱綿蔓河),南靠井陽公路,向西可達山西娘子關,東鄰天長鎮。屬井陘礦區的飛地,距井陘礦區12公里。校場村原屬井陘縣,1958年公社化時,荊蒲蘭、校場兩個自然村合併成立荊蒲蘭大隊,5個生產隊。大隊駐荊蒲蘭。1960年3月由井陘縣劃入石家莊市井陘煤礦人民公社(時為井陘礦區和礦務局政企合一),現屬井陘礦區。

校場村古時又被稱作回星城,據清雍正版《井陘縣誌》記載“縣西三里有新教場,即古回星城,以在回星河測而名”。民國二十年《井陘縣誌料》記載:“今考教場村西南河灘中間有子母石岸一段,南北長約十餘丈。高約丈餘。綿蔓河從上游蔡莊來,水勢甚猛,流至石岸,被石頂撞,勢頓殺。乃繞道而南,而東。此處之河舊稱‘回星河’,校場因在回星河側,舊稱‘回星城’。”。因年代久遠,稱回星城只在文獻中查到罷了。

村中以高姓村民居多,據高老先生講,古時村中高姓遠祖負責看管校場,並定居校場旁,逐漸繁衍為村落,高姓後代共分五支,一支遷本縣西關,一支遷本縣高家坡村,餘三支皆在本村。經查,井陘高家坡高氏祖是明正德年間(1505—1521年),從校場遷入。由此可見校場村建村年代久遠,確為古村。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圖為現荊蒲蘭村村口的牌坊

校場(亦作“較場”),古時候操練或比武的場地,一般每個兵營旁都會有,只是大小不同。

唐·李濯 《內人馬伎賦》:“人矜綽約之貌,馬走流離之血,始爭鋒於校場,遽寫鞚於金埒。”校場是爭鋒相對的地方,是比武之地。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淳熙己酉十月二十八日,車駕幸候潮門外大校場大閱。”用現在的話來說,皇帝在校場檢閱部隊。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圖為在網上搜索的校場圖片

校場何時建造並使用雖無記載,但天長鎮西距校場只有三里,並且是通往山西娘子關的必經之路,屬秦皇古驛道西支線,或許唐代的天長軍及五代後晉的天威軍就開始在校場村這個地方設定校場,操練官兵了。

校場的最早記載是明代,該村現存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龍王廟碑上已有“校場”之名。據明嘉靖年巡按西關御史王世翹1560年編著《西關志》固關卷教場篇記載:“故關新城(現固關)原無教場,參將舊在井陘縣駐紮,每遇防秋及上司搜臨本關,軍士俱於該縣西門外較場內操練”。清雍正版《井陘縣誌》兵防篇記載:“於霜降時在城總練於前三日傳遞四路練長,練長傳遞各門兵,齊集較場。邑令點視訓練,諭以盡則,嚴查匪類。”說明不但駐守井陘縣的官兵在教場村中的教場訓練、受閱,而且駐守固關的官兵當時也會在此訓練、受閱。

下圖為雍正版的《井陘縣誌》中的井陘全縣圖,圖中可在縣治西側看到旗杆及旁邊的較場。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歷史上,在校場村這個位置還發生過一場戰爭,據民國二十二年《井陘縣誌料》記載:“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秋七月,趙人亂。其帥田宏正為其下王庭湊所弒,裴度奉詔率諸侯之師問罪。冬十月,師次承天軍。十一月甲午,及王庭湊戰於會星(即回星,今縣治西三里較場村。),敗之。十有二月,入貴泉。”其具體情況是,唐長慶元年(821年)七月,成德(方鎮名,治鎮州,今河北正定)都知兵馬使王庭湊殺成德節度使田弘正,逼迫朝廷授節度使節鉞,割據成德抗拒唐廷多次派兵進討。十月,唐穆宗又命宰相裴度為鎮州四面行營都招討使討伐王庭湊。十四日,裴度親率河東兵(承天軍)東出娘子關(今山西平定),與王庭湊所部在校場村大戰,當時成德軍兵強馬壯,王庭湊又與幽州節度使朱克融結為聯盟,相互支援,裴度戰敗。十二月,裴度領兵入井陘貴泉村撤退。

校場村自古還是古驛道必經之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井陘貫通晉冀,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交通通道的驛道,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軍事設施。據民國《井陘縣誌料》記載,除南北兩條古官道外,還有兩條支路。其中西支路即由天長鎮沿綿河西進,經校場、蔡莊、乏驢嶺、南峪、地都達娘子關。在1985年以前的歷史上,從天長鎮向西到校場、乏驢嶺或娘子關,必須從西關出關,沿綿河北岸的路行走而到達。所以,不論商旅、百姓出行還是軍隊透過,向娘子關方向行進,都繞不開西關至校場的這條沿河古驛道。可從中看出,井陘校場不僅是古代的練兵之地,同時,也是守護天長鎮這座軍鎮的西大門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圖為井陘古驛道路線圖和現仍在使用的西關至校場村沿河古驛道

1985年11月貫通的井陽公路,東起井陘貢家莊村西至山西娘子關、陽泉,該路在天長鎮北關北口這裡,向東在綿河上修建了一座橋,貫通貢家莊村旁的307國道,向西在天長嶺上新開一條路直達校場村,繞開了天長鎮城鎮。其實建設之初這條路叫石陽公路,一九八五年竣工通車。井陽公路後又叫307複線,因一九九五年與新建通車後的石太高速連線,後又叫吳家堖連線,地圖上現在一直標著037線。這是一條連線石太高速公路到娘子關的交通線,也是井陘到娘子關沿綿河與石太鐵路並行的一條交通線。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從天長古城的西門出發,向西沿綿河古驛道向校場前進,開始我們的古驛道之行。

現在的西門甕城城牆及正門均毀,只有門洞兩側的殘牆,可以告訴人們曾經的過去。

在西門城牆的南側,偏門振武門保留了下來,並有約10米多長的一段甕城城牆。門洞上方石匾上的“振武門”三字仍可看清。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歷史上,校場至西關這段,綿河受夏秋洪水的影響,幾經沖塌田地,沖毀道路、民居,甚至關口,造成人員、財產的很大損失。據民國《井陘縣誌料》記載:“西關,在西門外。為入娘子關之孔道,相傳康、雍以前,街市整齊,居民櫛比,商業亦頗繁盛。不幸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甲寅),衝去西關閣以及民居半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癸巳),綿河大發,又衝去西關街一半。所剩民居,不過兩三家;厥後,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癸丑),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癸酉),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癸未),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相繼大水,西關一帶情況,更慘不思睹。”以上記載可看到綿河洪水對西關至校場一帶的肆虐。至今,西關外民居仍然是不多。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城門洞下一對雕刻精美圖案的石柱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向南出振武門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振武門,提振士氣,崇尚武力之意。是駐守天長的軍隊每日去校場操練要經過的城門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出西關方向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現在校場村的民居,沿山坡拾階而上,村房不大,約130口人,現估計己到不了了,村南為井陽公路,再南就是寬泛的綿河。水流不大,但河床挺寬。

在村南井陽公路旁順土路向下,便到了離公路三、四米低的河灘。聽高老先生介紹,鏡頭前的這片灘地,在以前和公路是一樣高的,他聽老人說,此地號稱十畝坪,校場就建在十畝坪上,規模和建築己不知道了。舊時的綿河水,在流過蔡莊村後,水勢較猛,流經校場村西南時有子母石岸一段,因子母石岸南北長約十餘丈,高丈餘,水勢受子母石岸的阻擋而減緩並轉向南,再向東。也就是古時所稱的“回星河”。過去河道並不寬,校場河邊種地的人可以和對岸張河西村河邊種地的人邊幹活邊聊天。但由於河水的不斷沖刷、掏挖,十畝坪又改稱五畝坪。以種菜為主,據說所種之菜當時是供給四礦食堂和居民食用的。1966年的一場特大洪水,河水衝過了子母石岸,直接改道向東,將五畝坪及以東的土地全部沖塌,變成了現在的河道。所以,校場的故址遺蹟一點也找不到了。可惜,憾之!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河灘上的幾間房正是五畝坪的位置,校場的地址就在其附近,該房屋向北正對校場村村落。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圖片正中三根電線杆的位置正是子母石岸的位置。只是圖片中三根電線杆拍得有些小,要仔細看了。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告別高老先生,進校場村看看這個古老的村莊。舊建築雖有,但己經不算多了。青磚、灰瓦、石砌牆都能讓你體會到舊時曾經的輝煌。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站在村中的高岸上可以看到遠處的雪花山,以及山腳下的張河西村、石太鐵路。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順著村中的小路繼續向上、向北,就可看到井陘礦務局六採區(原四礦)的舊職工宿舍了,現已無人居住。破敗、零亂,但主體結構都還在,估計現在是沒人管理,也看不見曾經的紅火、熱鬧場面了。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向西北,就是荊蒲蘭村以及曾經的四礦或局水泥廠舊址。

井陘這個村,因軍事重鎮上的這個大校場而得名!

歲月的流逝,曾經的校場己無法找到了,但標記校場的校場村還在,記載的校場歷史還在,這或許是僅剩下的一絲記憶了!

本文源於網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