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編者按:騎兵興起是軍事史上一代場重要革命。其中,將奇襲、閃擊、追擊、救援、迂迴、包圍、退卻和破壞補給線等形式的運動戰推向新的高度。同時,騎兵又以其特殊機能克服地形的某些限制,為其遠離家鄉,拉長戰線提供條件,從而拓寬戰爭的空間。同時,雨雪風向等對其影響較小,甚至可以不避晝夜寒暑,於是使戰爭可利用的時間成倍增長。這一系列的發展中,有些不僅是戰術問題,而且已關係到戰爭全域性,昇華到戰略高度。騎兵從多維角度有力地推動戰略戰術之發展,減少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將戰爭向更寬闊的範圍遞升。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我們將在前幾期的基礎上,開始介紹騎兵戰術的具體運用,本期我們主要講講騎兵的機動及包圍迂迴。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孫子云:兵貴速,不貴久。戰場上的風雲變幻中,幾乎所有的戰鬥行動都是圍繞著機動力而進行的。關於機動力,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有著“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的精闢論斷。騎兵的戰場上的最大優勢,正在於其機動力。因此,騎兵一切的戰鬥行動都是以其機動力作為基礎而展開的,譬如蒙古騎兵的鴉兵散星陣,號稱來如天墜,去如電逝,可以視為冷兵器時期騎兵機動力的最高境界。

而當熱兵器開始主宰戰場後,騎兵的衝擊、破襲的統治地位被機槍所動搖,機動力更是成為騎兵賴以生存的依仗。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蒙古人的鴉兵散星陣完美詮釋了騎兵“來如天墜,去如電逝”的機動能力

在被問到什麼是騎兵時,秋山好古曾打碎玻璃,舉起血淋淋的拳頭總結道“速度、力量和傷亡”,這段話可以說很準確地概括了騎兵的特性。作為將機動力視為生命的騎兵來說,為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常採取進攻態勢以解決戰鬥任務。因此,騎兵所選擇的戰術一般而言都是積極的。無論在野戰還是其他的時機,騎兵一般都依靠其機動力,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戰術目的。通常情況下憑藉其迅速且隱蔽的機動,在不意間出現於敵前,在敵不及應對的時刻對敵發起無法預判的破壞打擊,然後機敏變更其攻擊方向,將兵力隱蔽展開,同時方便利用自身武器系統壓制敵人。在遠端武器的支援下,騎兵所展開出其不意的急襲打擊,可以取得較理想的戰果。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日本騎兵名將秋山好古,在日俄戰爭中曾率部擊敗沙俄強大的哥薩克騎兵

隨著武器的更新換代,為應對愈加複雜的戰場情況,騎兵在很多時候會採取徒步的方式進行戰鬥,因此,騎兵的裝備需能滿足徒步戰和乘馬戰的戰鬥需要,在戰鬥過程中,將徒步戰和乘馬戰兩種戰法進行快速轉換的結合應用,是騎兵戰鬥指揮的重要手段。在現代戰爭中,如可在戰車、炮兵和空軍的配合下,以增強對敵火力壓制,騎兵可集結團乃至更大規模的部隊對敵採取乘馬襲擊的戰鬥,而當隊伍進行乘馬襲擊前的集結準備時,可使用煙幕等技術武器,以保證乘馬戰的奇襲性。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騎兵的戰鬥方式隨著戰爭發展而變得更加靈活

乘馬戰自古便作為騎兵最具代表性的戰鬥方式,是騎兵決定戰鬥勝利的重要手段,但在乘馬戰的運用中,尤其是機槍出現後的現代戰爭中,乘馬戰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先佔據有利態勢,出其不意,進出於敵前,尋求戰機擊滅敵軍火力點或軍隊核心,《武經總要?卷三》中所言:“夫戰兵貴勢,勢可以先戰而震敵,於其乘利則疾奮,敵不暇支,則譬如破竹,數節之後,迎刃自解,不復攖手。”所論述的於此相合,即利用隱蔽機動,保證騎兵乘馬襲擊的突然性是騎兵乘馬戰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騎兵叢集雖然有利於形成包圍機制,但如此大的目標如何進行隱蔽機動是指揮官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騎兵戰鬥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擊滅敵軍,其目的達成的手段,即為機動和攻擊,而其達成目的的主要因素,可以理解為其攻擊力與機動力的結合。所謂攻擊力,即指騎兵在展開攻擊時所擁有的各類兵器所能發揮的總體效能。而機動,即指迅速且隱匿移動兵力,其目的,在於對敵人形成最有利的態勢,使敵於戰鬥開始前就處於不利的態勢之下。機動實施於各種戰鬥中,尤其在攻擊、防禦及退卻戰中應用廣泛。機動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首先是選擇適當且隱蔽的前進方向確保可以不意進出於敵前;其次則需擬定機動的行進計劃,選擇適當的隊形,以保證機動過程中的避免出現非戰鬥減員;最後,則是呼應掩護部隊的支援進行積極的行動,使機動得以完成。而關於有利機動方向的選擇,主要則考慮兩方面的問題,其一,機動地點的選擇需在完成機動後可予敵致命打擊,比如敵側翼及後方;其次,完成機動後需可立即進行乘馬襲擊。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臥馬隱蔽是騎兵常用的隱蔽手段

針對敵側翼及後方展開的機動及襲擊,涉及到騎兵戰術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個概念:包圍和迂迴。包圍是指對敵側翼進行機動,以使機動部隊與正面部隊保持戰力上的聯絡;迂迴則是指與正面行動的部隊,沒有直接戰力聯絡,對於敵側翼或後方所進行的騎兵機動行動。之前幾期我們介紹的搜尋、梯次配置是對抗包圍及迂迴的主要手段。透過側翼部隊進行搜尋保護側翼安全,以及將掩護部隊梯次配置於側翼,此外,在敵騎兵容易出現的路段設定路障,或是依靠天然屏障以掩護其翼,並在側翼配屬一定數量可自由行動的騎兵作為預備隊以保護側翼。當戰鬥部署被敵包圍或迂迴衝破時,正面需進行強力阻擊,並向敵衝破翼進行果敢的連續進攻以奪回側翼控制權。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包圍和迂迴這兩種戰術,自古有之,非騎兵獨創,但縱觀戰爭史,騎兵無疑是最適合進行包圍和迂迴的兵種,並將這兩種戰術發展到戰略的高度。當正面進攻不易得手時,常採取兵家所謂“避強擊弱”的辦法,迂迴到敵人側翼或後方,由前側或前後兩個方面同時夾擊,使敵精力分散,處於兩方面或多方面同時作戰,應付不暇的狀態。無論兩面或三面包圍,還是四面合圍,都必須繞向敵人的側翼或後方,阻擋歸路,切斷增援,與正面軍隊形成聯合呼應之勢。當運用其他兵種進行包圍和迂迴時,多多少少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宜遠距離行動,並受複雜地形制約,因此多是短距離的,一般言之僅有戰術意義。而長距離的包圍、遷回,需要冒著巨大危險,克服重重困難,雖不能說沒有,但不多見。故孫子云:“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這段話歷來為兵家重視,它說明一個重要問題:為了“爭利”而行軍,特別是長途行軍必然消耗戰士的有限體力,路程越長,留給戰士直接戰鬥的體力就越少,如此必然削減戰鬥力。基此,控制行軍的距離是重要的。然而騎兵依靠戰馬的耐力和速度,在行軍數十里乃至數百里後仍可保持足夠的戰鬥力,甚至典型騎兵對數千裡的行進,也無所畏懼,因此騎兵常常不惜遠距離的行軍,繞道周邊,對戰略重鎮和“心臟地區”實行迂迴。而且如之前文章中介紹過的,騎兵的行進縱隊不像步兵那樣密集,“百騎環繞,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里”,更易於形成包圍機制。在戰爭史上,騎兵在這方面創造許多驚人的戰例,並將包圍和迂迴突破戰術層面,而發展成具有戰略的高度。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河西之戰時雙方態勢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漢北擊匈奴的河西之戰過程中,在史記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其夏,驃騎將軍與合騎侯敖俱出北地,異道;……而驃騎將軍出北地,已遂深入,與合騎侯失道,不相得,驃騎將軍逾居延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在此戰中,李廣張騫在雁門代郡一帶阻擊匈奴數萬主力騎兵,而公孫敖率軍隴西郡(今甘肅天水一帶)從進攻,吸引匈奴河西軍力注意,霍去病則率部出北地郡(今甘肅慶陽一帶),繞道北方,閃擊匈奴後方,計劃同公孫敖部對匈奴形成包圍,以期徹底聚殲渾邪王和休屠王部。霍去病率領經過嚴格挑選的精銳騎兵向西北挺進,渡過黃河,跨越賀蘭山,橫穿大漠,至居延澤(今今內蒙古額濟納旗一帶),然後轉向西南至祁連山一帶,長驅直入1000公里,直插匈奴軍隊後方,然而,由於公孫敖部在行軍中迷失方向,未能按照計劃與霍去病會師,完成對匈奴河西軍隊的包圍計劃。霍去病獨自向渾邪王和休屠王部的側背發動進攻,在匈奴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出其不意的對匈奴兩部進行了毀滅性打擊。雖然沒按計劃形成包圍,但這次戰役仍是一次教科書級別的戰略迂迴,一次成功的騎兵機動,其跨越距離之廣,進攻方向之準,令人歎為觀止,也證明了騎兵機動後突然奇襲進攻的打擊毀滅性。

全套騎兵機動戰術請查收!誰說機槍淘汰了戰馬?包圍迂迴全靠它

▲霍去病部騎兵進行千里機動,完成戰略迂迴

古希臘著名統帥兼歷史學家色諾芬曾言:“聰明的將軍堅持攻擊敵人最弱的部位,哪怕這個部位距離較遠”,而強大的機動能力則是完成這一攻擊動作的前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