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松廬小札 | 葉適與台州③:儒宗雲海樹風標

□松廬

對於路橋的十里長街來說,近代的楊晨無疑是個傳奇。

楊晨自幼稱為神童,十五歲府試第二,十八歲中舉,光緒三年進士,殿試冠浙人,入仕後長期任御史。他學識淵博,一生著述甚富,編撰《三國會要》廿二卷,飲譽學林。????

光緒二十三年,母親過世,楊晨告別浮沉廿年的官場,辭官歸鄉,回到念茲在茲、無日或忘的路橋老街,自號“月河漁隱”。居住鄉間的楊晨熱心公益,出資銀洋兩千元整修老街。尤其重視地方文教,重振賓興祠資助貧困學子,親自執教路橋文達學院和鄰縣太平宗文學院。路橋老街人尊稱他為“楊大人”,十里長街過福星橋入河西即楊府,惜現僅存一座臺門。????

當時的城西鑑洋水害嚴重,楊晨發動築堤造湖,教授鄉民種桑養蠶,造福鄉里。“桃花浪暖魚初上,蘆葦霜清蟹共持”,每逢春秋佳日,他也會泛舟湖上,至湖心寄傲軒別業小住。每年三月三,九老會聚,詩詞唱和,留有“橋橫群水合,山斷夕陽疏”、“恰值一湖秋水滿,同看萬丈月輪高”等句。

楊晨有感於家鄉交通的落後,“吾臺襟山帶海,交通阻滯,甬人始置輪舟僱用洋人司收納,動遭苛待,行者蹙額”。回鄉次年,他就牽頭成立越東輪船公司,這是國人自辦的第一家商輪公司。滬甬臺溫航線開闢後,一時帆檣競發,汽笛爭鳴,車榖輻輳,萬商雲集,台州六邑物資集散於斯,海門遂有“小上海”之稱。

入民國後,滿腔愛國情懷的七旬老翁楊晨再次出擊,聯合友人成功收回被天主教堂侵吞多年的海門輪埠土地,成立台州歷史上第一個商業地產公司——振市股份公司。此地開街立市繁榮興旺後,振市公司建永振樓,楊晨興奮地寫下《題永振樓》:“才向鑑湖乘釣艇,又來椒浦狎鷗行。白雲飛渡金鰲背,獨倚城頭看夕陽。”

楊晨由士而商,興辦實業,改良社會,其工商皆本的經世思想,恰與六百年前曾寓居路橋的南宋大儒葉適“義利並重、四民交用”不謀而合。而事實上,楊晨從年輕起便服膺葉適的事功學說。這還得從晚清溫州的一個學術世家——瑞安孫家說起。

孫家兩兄弟孫衣言、孫鏘鳴,以及孫衣言的兒子經學大師孫詒讓,都是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孫衣言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曾任上書房師傅教皇子讀書,後辭官回鄉築“玉海樓”,廣搜地方文獻,孜孜研究學術,終成一代大家。而他的弟弟孫鏘鳴更是了不起,當時有“天下翰林皆後輩,朝中宰相兩門生”之稱。兩門生是誰呢?一位是晚清重臣沈葆楨,還有一位便是李鴻章。晚清時局動盪,西學東漸,學人持救世之心求索學問,孫氏家族則全力復興沉寂多時的南宋永嘉學派,孫衣言、孫詒讓父子整理刊印《永嘉叢書》,將經世致用、務實事功的學說重新示世。

相傳早年楊晨先是拜孫衣言為師,孫衣言十分欣賞楊晨的才華,但苦於無女,而孫鏘鳴有女正當齡,便將楊晨介紹與弟弟。孫鏘鳴本已有佳婿人選,但見楊晨一表人才、才華橫溢,內心也很是喜歡。兩難之下,暗中安排了一場考試,讓兩位年輕人比文。結果楊晨勝出,成為孫家的東床快婿。

孫衣言當初創設詒善祠塾時,曾親筆題書“務求知古如君舉,尤喜能文似水心”的楹聯,勉勵弟子崇仰陳傅良、葉適。在孫氏兄弟的諄諄教誨下,楊晨潛心精研永嘉學術,並終身踐行。楊晨留館翰林院後,孫衣言贈詩勖勉:“館閣於今宰相儲,蓬瀛真接列仙居。如何鞭轡紛埃壒,亦或腰尻妙走趨。南服財空供虎旅,西征師老夢狼胥。水心文法篔窗得,不但蒐羅魯壁書。”

後來楊晨編著《路橋志略》,考證記錄了葉適當年在路橋螺洋的講學事略,並將“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四民安業,則天下治”的四民交用觀發揚光大,激發世世代代的路橋人崇文重商、矢志興業、務求實功。

還是在十里長街,楊晨登臨南官河畔的文昌閣,賦有詩云:“雙峰山映三汊水,十里街分五道橋。經學靜軒傳世業,儒宗雲海樹風標”。或許,這正是楊晨和葉適兩代路橋文宗的隔世對話吧!

松廬,70後,居台州。臥北窗下,讀南宋史。聽西洋樂,賞東坡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