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白衣,一個浪漫又極富詩意的名字。

從平昌縣城出發,一路向西南方向,巴河在此盡顯它的纏綿悱惻,一大片經年累月沖積而成的小平原,孕育了千年古鎮白衣。

從秦漢一路走來,白衣古鎮一直是米倉古道上的重鎮和水碼頭。今天,穿行於古鎮,隨處可感原始的質樸和歷史的厚重。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節孝牌坊

地靈人傑的白衣古鎮,從古至今名人輩出,也為這方土壤注入了深厚的孝廉文化。如今,古鎮上仍矗立著一座節孝牌坊,便是最好的印證。同時,古鎮歷史上的大姓——吳氏的家風家訓傳承至今,併成為省紀委的廉潔教育基地。

厚重的歷史,古樸的建築,獨特的文化,讓白衣在國內一眾古鎮中格外醒目。近年來,平昌走文旅融合之路,千年古鎮煥發出嶄新的時代光彩。

古韻:山水依傍 文脈悠長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俯瞰古鎮

俯瞰白衣古鎮,白衣河(巴河白衣段)在此以一個漂亮的轉身,將古鎮環抱其中,然後溫柔地流向下游。與古鎮隔河相望的,是龍翔山,因形似古代“官帽”,而被賦予了更多神秘的含義。

綠水相依,青山相傍。在這裡,山水之美在白衣完美融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土地孕育出無數名人,據可考依據查證,古鎮上的大姓吳家,僅在清代便先後湧現出翰林進士三人,七品以上官員十多人。2014年,白衣古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孝廉文化、吳氏家風是古鎮獨特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在古鎮中心地帶,一座飽經滄桑的節孝牌坊巍然矗立。牌坊上的文字表明,是清朝光緒年間所立。吳家教育子孫後代清廉為官、磊落為人的家風家訓仍被後代謹守。

新機:文旅融合助古鎮升級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古鎮廣場

跨入新時代的白衣古鎮,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特別是平昌在推行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白衣古鎮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撐點。並打造成獨具人文特色的國家4A級景區。

近年來,平昌縣把鄉村旅遊作為脫貧奔康和富民強縣的戰略舉措和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旅遊對三次產業的帶動作用,大力實施“鄉村旅遊+”戰略,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精準助力脫貧奔康、帶動群眾穩定就業增收的新路。

白衣古鎮便是最具典型的代表,打造升級後的古鎮,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有人氣,自然就有財氣。隨著遊客的趨之若鶩,給當地老百姓也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很多群眾都吃上了旅遊飯。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油炸魚

“油炸魚”是白衣一道特色美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隨著遊客的增多,“油炸魚”也不斷刺激著遊客們的味蕾。在古鎮上以經營“油炸魚”為生的商家,年收入輕鬆達到10來萬。生意火爆者,年入數十萬也不在話下。

新顏:鄉村振興助古鎮騰飛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古鎮大門

“一條大河,一座牌坊,一種家風,一部大戲,一道美食……”這是巴中本地文化人士謝先生眼中的白衣古鎮。不捨晝夜的白衣河(巴河白衣段)賦予了古鎮靈性,一座牌坊是古鎮獨特歷史的見證,綿延悠長的孝廉家風有了嶄新的時代意義,一部大戲道盡古鎮的千年滄桑與無限榮光,一道美食品出尋常百姓細碎日常和穩穩的幸福。

進入新時代,作為巴蜀文旅走廊重要節點的白衣古鎮,如何實現新的騰飛?

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進四川平昌丨綠水相依 青山相傍 文旅融合讓千年古鎮煥新顏

上碼頭

據白衣古鎮景區管理處總規劃師張川介紹,古鎮的發展規劃,首要是突破現有格局,透過時空重塑,帶給遊客全新的體驗。比如,新建古鎮到龍翔山的架空索道,給遊客一個觀賞古鎮的全新視角;白衣河畔打造600畝油菜花海,營造出“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菜花香兩岸”的唯美畫面。

在文旅融合戰略引領下,千年古鎮在不斷“變臉”。作為自貢市鄉村振興的對口聯絡點,白衣牽手自貢,將自貢彩燈“移植”到古鎮,今年國慶期間,彩燈照亮了古鎮夜空,在璀璨迷離的光影裡,數萬遊客漫步古鎮,在“今夕何夕”的恍惚裡,領略了古鎮別樣之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