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現在娛樂圈常有各大明星爭奪番位的事情發生,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自己在劇中的主角光環,彰顯自己的地位。

可是在金庸的一部武俠小說裡,如果有哪位明星真的演繹了這位主角,估計會鬱悶不已,因為空有主角的尊稱,卻沒有主角的時長。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因為這個主角直到最後二集才出場,這就像一部電影,最後10分鐘主角才出現,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是該放片尾曲的時候了,完結就在此刻,怎麼能不讓人氣憤?

你肯定會疑惑這怎麼可能?請相信這是真的,這個主角就是金庸小說《雪山飛狐》的主角胡斐。

有人說,這部小說是金庸的敗筆,在他的所有小說中,這部最差。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小說的名字“雪山飛狐”是胡斐的外號,胡斐應當就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

可是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直到倒數第二章,胡斐才出來。

胡斐的主角光環只是稍微閃現了一下,出來亮了個相就消失了,可以說這是歷史上最憋屈的主角了。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金庸要這樣設計這部小說呢?他的用意是什麼?真的像傳聞說的那樣,這部只是金庸單純炫技的作品嗎?

《雪山飛狐》裡的江湖

《雪山飛狐》是金庸的第三部小說,我們知道金庸是一位敢於創新的作家,不斷突破創新。

在創作《雪山飛狐》這部小說時金庸先生就想繼續挑戰自己,嘗試以一種全新的寫法來創作這部小說。

其實金庸的創作嘗試從未止步,一直在不斷創新,可以說,《雪山飛狐》的創作方式是前二部小說創作方式的創新總和。

在金庸的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中,金庸打算寫“紅花會”這個群體,以群體去鋪陳故事情節,而不是隻寫陳家洛一個人。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在金庸第二部作品《碧血劍》中,金庸繼續嘗試,小說雖然以袁承志為主旨,但是卻寫的是隱身在袁承志幕後的袁崇煥和金蛇郎君夏雪宜。

只是這兩個人物在主人公袁承志的劇情展開之前就已經死了,金庸透過他人的回憶將袁崇煥和夏雪宜這兩個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人物推到了讀者面前,在他人的回憶中將主人公的故事展現出來。

所以金庸在第三部作品《雪山飛狐》中,將前二部的創作手法集中展現在了這部作品中,以群像加回憶倒敘的方式來創作。

但是與前二部不同的是,《書劍恩仇錄》描述的是紅花會一個群像,《書劍恩仇錄》是對二個主要人物的回憶,而《雪山飛狐》卻是以4個人物的回憶來展示主人公胡斐的故事。

悲慘的主角

在《雪山飛狐》小說裡,陶百歲和陶子安父子在雪山下挖到了一個寶盒,引來了平通鏢局總鏢頭熊元獻、曹雲奇等來搶奪。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混戰爭奪之時,眾人被和尚寶樹挾持到玉筆峰山莊,莊主為息事寧人,便邀請眾人一同等待“雪山飛狐”胡斐。

但是內心不服氣的眾人又開始爭奪鐵盒,最終武功高強的寶樹搶到了寶盒,寶樹把寶盒開啟,發現裡面儲存的竟然是闖王李自成的寶刀。

隨後寶樹、苗若蘭、平阿四、陶百歲四人便講述起了寶刀的來歷,在眾人奇奇怪怪的講述中,牽扯出了二百多年前的一場江湖恩怨。

四人出於對自己形象的維護和自己利益的考慮,對所回憶的事情多加遮掩,所以四人的描述出入很大,在眾人偏差的回憶中,拼湊出了“遼東大俠”胡一刀和“打遍天下無敵手”苗人鳳的一場江湖恩怨。

原來寶樹因為貪圖寶藏,悄悄地在苗人鳳刀上塗抹毒藥而害死了胡一刀,平阿四因為上一代的恩怨,揭露出了寶樹是害死胡一刀的兇手,陶向平戳穿了是田歸農在背後指使寶樹去塗抹毒藥。

這種羅生門的寫法讓《雪山飛狐》備受爭議,不採用常規的第一人稱來描述主人公的故事,而是用四個旁觀者的口來描述,複雜猜忌懷疑充滿了整個故事。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讀者讀起來難免不順暢,而且書中過了百年,而現實中他們只回憶了一個晚上。

對於胡斐為何只出現了二章?金庸先生的解釋是這樣的,這部小說真正的主人公是眾人回憶裡面的“胡一刀”,而不是現實存在的胡斐。

所以金庸以倒敘的方式,將胡一刀這個正氣豪邁的英雄書寫得淋漓盡致。

意想不到的爛尾

故事的最後,最令觀眾或讀者抓狂的就是這部小說的結尾了,胡斐對苗若蘭一見鍾情,但是因為殺父之仇,胡斐還是要與苗人鳳進行對決,就是胡斐舉起刀劈向苗人鳳的時候,故事結局了。

胡斐的刀到底劈下去沒有?苗若蘭面對向自己父親報仇的胡斐是如何選擇的?小說竟然全都沒有寫、沒有交代清楚就結局了。

書都快寫完了,主人公胡斐卻遲遲未出現,金庸的用意是什麼?

對於這個戛然而止的結局,金庸的解釋是自己本來寫了七八種結局,但是最終都沒有定下來選取哪一種,所以最後還是決定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來收尾。

如果自己給故事安排一個結局,那就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了這部小說,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如“一千個讀者裡面,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所以以開放式的結局收尾,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給故事加以結局,每個人都可以給胡斐和苗人鳳安排一個自己想要的結局。

正是因為這種創新式的寫法,讓金庸這部作品備受爭議,在此之後,金庸沒有再以此方式寫過作品,這無疑中又增加了眾人的說法,紛紛猜忌說,“你看金庸自己都承認失敗了,所以才沒有再這樣寫。”

或許是因為眾人對胡斐的呼喊聲過高,金庸自知對於這個主角太過虧欠,於是金庸又寫了一部《飛狐外傳》,作為對《雪山飛狐》的後續補充,在這部小說當中胡斐終於有了主角的地位。

雖然《雪山飛狐》備受爭議,但是不可否認,它還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