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越急孩子越慢,不同年齡段孩子拖延症怎麼辦?現在知道還不晚!

你越急孩子越慢,不同年齡段孩子拖延症怎麼辦?現在知道還不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生下來本是一張白紙,他們本能地模仿和他們接觸時間最長、與他們最為親近的人一一父母,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個性品質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實際上,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的形象往往成為子女“自我形象”設計的參照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在童年時期個性、品德逐漸開始形成。此時他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模仿,而這種模仿又是沒有選擇性的因此父母的行為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甚至被孩子全盤接受。我國有句古話:“養不教,父之過”,也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要命”的拖延症

自從孩子上幼兒園以來,每天早上就跟打仗一樣,家長是各種催促,而孩子是各種磨蹭。早上起床要喊N遍,洗臉刷牙穿衣也要催,實在忍不了了只好幫忙穿好,帶好,直接拉出門!要不然孩子上幼兒園遲到,大人上班也要遲到。晚上睡覺也是,刷牙洗臉、講故事、拉窗簾等睡覺儀式都做完了,還要在床上折騰很久才睡下。時間啊,就這樣一點點的被“拖延”掉了!

你越急孩子越慢,不同年齡段孩子拖延症怎麼辦?現在知道還不晚!

理解你的孩子、你自己和情形

拖延並不是遺傳,但會把別人逼瘋。即使是拖延者本人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生氣。拖延,是在以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方式說:“我不想做,你強迫不了我。”這是種被動地表達自己的方式當我們知道“應該”做某件自己 不想做但別人認為應該做的事情時,拖延是很正常的。

潛意識中,你認為如果自己等足夠長的時間,這件你不喜歡做的事情可能就會消失。拖延也可能是一種尋求認可、報復或逃避一件看起來太難的任務的下意識方式。拖延的人自己也許意識不到其行為背後的目的。如果任其發展,就會變成一種持續終生的習慣。

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孩子問題的成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1。 孩子的“時間觀念”的發育規律

2歲半以前的孩子還是最專注並享受於歡快地生活在當下,對於“過去”和“未來”並沒有感受。

到了2歲半,才開始慢慢地對先後次序的觀念有了初步的萌芽。

而在孩子2歲半到3歲的時候,時間觀念開始迅速發展。開始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概念。

4歲孩子對於一天之中要做的事情,以及每件事情前後的時間關係,大多已經有了理解。他們可以描述出在幼兒園都做了什麼事兒,但是,大多數還不能準確地表達出具體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當孩子到了5歲的時候,大多數已經能夠掌握成年人常用的與使館相關的詞彙了,可以分清楚過去與將來,瞭解一天之中跟他有關的事情和時間上的相互關係。

6歲孩子對時間觀念的理解可以說是更進一步,他們尤其喜歡聽爺爺奶奶將過去的故事。但是他們大部分人仍然不會認鐘錶,對於10分鐘大約是多久,也沒有什麼感覺。

所以,當你跟孩子說,你可以再玩10分鐘,然後就怎樣怎樣,基本上就等於白說。比較可取得方法是,再10分鐘結束的時候,該孩子一個提醒,比如之前和他一起頂一個鬧鐘,或者直接告訴他“時間到了”,也可以讓他看鐘表上的指標已經指到了那個位置。

7歲孩子對時間的感知,不論是興趣上還是能力上,都有了一個飛躍。他們已經可以輕鬆地認識鐘錶上面的時間了,也能說出現在是幾點幾分,知道一個小時有多少分鐘。

可是,7歲孩子做事情卻是最典型的磨磨蹭蹭,他們喜歡在限定時間快到了的時候才匆匆茫茫地取做。

當孩子8歲時候,這種拖拉的現象開始得到改善。8歲孩子做事情比以前迅速得多,也比以前更懂得遵守時間。

原來,孩子的拖拉、磨蹭現象,是一種專屬童年的“拖延症”,具有專門的年齡特徵,如果不過度干預,隨著他的認知水平的發展,這個現象也會逐漸得到改善。

你越急孩子越慢,不同年齡段孩子拖延症怎麼辦?現在知道還不晚!

是家長的“急性子”,導致了孩子的“慢半拍”由於大部分家長都不太瞭解孩子對於時間觀念的認知規律,有時候會“過度干預”,反而卻加重了孩子的“拖延症”。

“催促“是父母們最常用,又最無效的應對方法。孩子因為生理的限制,並不會因為父母催促而快起來,相反,催促多了可能會給孩子帶去無助的感覺,讓他反覆體驗到“我好像很難達到父母的要求”的挫敗感;或者讓孩子變得逆反,乾脆更慢一點,跟父母對著幹。

家長的“救火行為”會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他們可能會把每天上學、起床睡覺、吃飯穿衣、學習看書,都看成是父母的事情,與自己無關。時間一長,孩子的自信心與能力雙雙下線。

你越急孩子越慢,不同年齡段孩子拖延症怎麼辦?現在知道還不晚!

打敗“拖延症”

1。要減少拖延,你能夠做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是讓孩子們參與建立日常慣例(睡前的、早晨的、家庭作業的、吃飯時間的慣例,等等),並確保每個活動都有截止時間。慣例會變成事情正常程序的一部分,讓拖延沒有機會。

2。如果你的孩子無論如何都拖延,要讓他們體驗拖延造成的後果,不要解救或提醒他們。例如,如果你的女兒拖延洗衣服,她可能就不得不穿髒衣服;或者,你的兒子不得不讓朋友們等他,直到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和房間再一起去公園。你不想懲罰自己的孩子一要確保未能如期完成任務的後果符合邏輯。要記住,“允許”後果自然而然地發生與“強加”後果是完全不同的。

3。如果你的孩子忘記了及時做一件事或拖延,然後又對最後期限或後果感到生氣,你要共情地傾聽,但不要替他解決問題。很多孩子只有在自己體驗到後果而不是被告訴可能會發生什麼時,才能從中學習。

4。不要問能用“是”或“不”回答的問題,除非你願意接受以“不”作為答案。例如:“你想現在就做家庭作業嗎?”“不。”相反,要試著給孩子提供一個選擇,作為和孩子分享權力的一種方式:“你想在5分鐘之內還是10分鐘之內做作業?”

5。如果你說了什麼事情,就要當真,如果你當真, 就要堅持到底。如果你提出一個要求,而孩子說“等會兒”,你要說:“這不是一個選擇。現在就要做。做完後叫我,我會檢查的。”然後,站起來等著,直到孩子開始行動。

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適時地培養孩子對於時間管理的能力,讓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節奏下規劃好時間,養成良好習慣,就自然而然地能夠徹底擺脫“拖延症”了。

我是葫蘆妹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