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要將傳統板鷂文化 代代傳承下去--記南通板鷂風箏大師姚建強

南通網訊

走進姚建強的風箏工作室,猶如步入風箏藝術的殿堂:大小不一的葫蘆、哨口,花色眾多,讓人眼花繚亂;各式風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各種獎盃、獎狀、榮譽證書,琳琅滿目,令人歎為觀止。

港閘區原閘東鄉的板鷂風箏聞名遐邇,已有數百年曆史,湧現出一大批風箏藝人。姚建強的爺爺、父親都是當地出了名的風箏藝人,也是扎制板鷂的好手、放飛風箏的能手。姚建強自幼受其影響和薰陶,上學時就深深愛上了風箏這一民間藝術瑰寶,跟著父親扎七星、六角板鷂,並開始雕刻哨口營生。

在姚建強的工作室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長“龍”。他介紹說,這條“龍”長120米,龍頭上配有蝦、蟹、烏龜動物等造型,並裝有哨口,把南派的哨口和北派的龍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是他與哈爾濱的謝春生大師合作、花了半年多時間才製作成功的傑作。

姚建強在傳承南通板鷂傳統的同時,力求創新。他多次出行,求教於民間工藝家,吸取風箏製作的技藝,他製作的風箏,哨口古樸、造型獨特、音響效果特佳,同時注意板鷂畫面美化、出新,鷂面除有《八仙過海》《西遊記》《二龍戲珠》等傳統畫外,還有新風俗畫。他採用新型材料碳纖維管制作,降低風箏成本,減輕重量,裱糊材料用的是電腦列印花色布,風箏採用摺疊式便於攜帶。

姚建強多次參加國際風箏比賽並獲得大獎。他的哨口風箏系列作品榮獲“2007年最具影響力大型活動全國性作品評比”一等獎,2009年參加建國以來首屆中國風箏精品展。他的風箏在歷次放飛比賽中的表演出色,上門慕名求購風箏者絡繹不絕,他的風箏和哨口還走出國門,出口到法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現在全年製作3萬多隻哨口,幾十只成品風箏,仍不能滿足各地風箏愛好者的需求。

2015年,姚建強被南通市評為板鷂風箏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製作的風箏被南通博物苑、陽江風箏博物館、法國、瑞士等博物館收藏,他的七星風箏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國際友好人士。2017年,姚建強獲得“江蘇省高階工藝美術師技能大師能手”稱號。2018年,姚建強為十里坊小學學生現場製作哨口風箏,還親自去上海,為50多名大學生現場傳授製作風箏的技藝。他先後參加中法、中馬風箏文化交流。

作為南通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哨口風箏特約研究員的姚建強,用畢生的心血傾注在對傳統板鷂技藝和板鷂文化的鐘愛與傳承上。他透露:“現在我女兒也在學習研究這一傳統技藝,我們要將傳統板鷂文化生生不息、代代傳續下去,讓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散發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