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濟瀆源流考 | 作者:楊守印

濟瀆源流考 | 作者:楊守印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濟水又因史傳獨流入海而位進“江河淮濟”四瀆之列。濟水還因被稱三伏三現、穿越黃河自不渾的君子形象倍受尊崇,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歷代皇帝崇祀不斷,祭禮有加,封號日隆,由公而王。千百年來關於它的著作,或注、或疏、或記、或載、或志、或史,或吟、或唱、或詩、或賦,可謂汗牛充棟,不可數計。但約略拜讀,疑慮頗深,以為多屬以訛傳訛、不求甚解的虛妄之作,或迎合討巧、生髮演繹的附會之作,或類比自喻、自命清高的化人之作。有鑑於此,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濟源人,覺得有必要根據自己的所歷所見、所聞所思,將真實的濟水告訴世人。

一、濟水名稱的由來。

濟水者,濟世利民之水也。它的終源地在濟源,它的初源地應是濟源北部太行山深處山西省陽城縣境內的花野嶺(現改為蟒山),它是蟒河的華麗變身,蒼龍涅槃後的重生。蟒河在陽城縣境內一直沿山間河谷曲曲執行,坡陡勢猛,宛如巨蟒翻騰,因之名曰蟒河。受古代生產力水平限制,千百年來蟒河僅有人畜飲用之便,而無灌溉沃民之利。相反在雨季到來時,還會興波作浪,呑田沒戶、危害百姓,害多而利少。但上天獨眷濟源之美,在入境濟源之後,便悄然潛入地下成為暗流,除雨季外河面多時段處於乾涸狀態,河床常呈現卵石裸露映出的白光,岸邊村莊因之命其村名曰白澗村,還為此演繹岀了“蟒不過劍"的美麗神話傳說。

蟒河水岀山後,隨山前沖積扇傾斜平原底部堆積物的孔隙散佈開來,大大減弱了暴虐的屬性,變得溫順平和起來。一部分水集中進入河道在石露頭村附近岀露,仍被稱為蟒河,後改稱為漭河,由蟒蛇之蟒改為廣闊之漭。一部分散流於沖積扇底部,加上山前側滲和沖積扇面滲水補給,在孔山南側的柴莊、伯王莊至李莊、廟街、鐵岸、碑子一帶,於低凹之處出露,形成諸如龍潭泉、北海泉、珍珠泉、葫蘆泉、花紅泉、大盆泉、拔劍泉以及萬泉寨等泉群。泉群之水又因處於濟源簸箕形盆地的底部,坡差較小,流動緩慢而壅塞成澤地,被稱為沇。尚書解釋說“泉出沮洳曰沇”,新華字典解釋沮洳就是“低溼的地帶”。也就是說沇就是溼地,就是沼澤地。禹貢所載“導沇水東流曰濟”,這就說明沇水和濟水意義並不完全相同。沇水是不流動的湖澤,濟水是流動的河流,是特指沇水至溫縣西北入黃口的一截河段。《水經》對此也作了明確的記錄,說“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後面對王屋山有專門解釋)曰沇水,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沇水成為濟水,從而更多更好地承載了舟楫擺渡、漁獵、灌溉等諸多濟世利民功能,深得民眾所愛,所以被當地百姓愛稱之為濟水。包含禹貢、水經等在內的眾多典載僅是對這一既成名稱的收錄記載而已。

二、濟水源頭之考。

目前為止,關於濟水源地最多最普遍的解讀為發源於距市區70裡的王屋山太乙池。這種觀點最早岀自於《漢書·地理志》,志曰:“王屋山在東北(注:這裡所說的東北是指當時河東郡的東北部),沇水所出,東南至武德入河”。兩晉時郭璞註釋的《山海經·北山經》,又作了進一步的延伸解讀說“聯沇聲相近,即沇水也,潛行地下至共(孔)山南復岀於東丘”。唐李泰主編的《括地誌》,更進一步生髮解讀曰:“沇水出王屋山頂崖下,石泉停而不流,其深不測,既見而伏,至濟源北二里,其源重發而東南流”。

濟水就是這樣在被不斷的延伸加點訛傳中,在皇權祭拜活動的推動下,將普普通通的一支河流美化解讀成神壇聖泉,可穿山越河,不與濁染,三伏三現而獨流入海,具有至高無上光環的神秘之河。

其實,太乙池之說是對最早、最具權威的兩部地理著作禹貢和山海經的嚴重曲解。

禹貢只是說“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古澤名),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所記基本真實合理。書中記載所導的”沇水”並不在王屋山一帶,而是在濟源城北一帶被稱為沇的泉群所在地,和王屋山好象扯不上什麼關係。

《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三經記載的“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泰澤”。所說的泰澤和所述水流方向也好像和濟水沾不上邊,兩股泉水根本不在一個水系之內。

《水經》雖然有關於濟水發源於王屋山的記載,說“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南當鞏縣北。南入於河”。但此王屋山並非彼王屋山。因為濟源縣始設是在隋朝開皇年間。隋之前濟源的這塊土地曾經是王屋縣的屬地,作者在著經時這塊土地極有可能屬於王屋縣管轄。所以水經所說的出王屋山實際上是一個行政區域概念,而非地理概念,況王屋山和王屋山太乙池的指稱也相差太遠。

更重要的是太乙池之說缺乏地質水文理論的科學支援。

歷史上關於濟水的著作文章均系文學家或者叫文人所作。受歷史條件侷限,均不具備水文地質學方面的知識和了解水文地質科學的條件,最多也僅是精通地理而已。所以,無論文章詞藻如何華麗,著者官職階位多麼顯赫,所言均缺乏科學的證實。文學不等於科學,地理學不等於地質學,神話不等於現實。

水文、地質學理論認為,任何泉水均來自大氣降水或冰雪融水(統稱地表水)。泉水就是地表水透過岩石裂隙或泥沙孔隙滲入地下,在隔水層以上蓄集,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洩壓排放,是一定範圍內、一定降水條件下的由高到低的散聚點發。集水範圍越廣,降水越豐沛,高差越大,泉水就越大。泉水只有豐水期外溢,枯水期停湧斷流的現象,不存在太乙池之說從泉眼底部直接下洩的可能。

太乙池位於天壇山頂部的懸崖處,是周圍海拔最高的山峰,可集水範圍有限,不具備形成大泉外溢的天然條件,也從沒有人發現過太乙池泉水外溢的行洪河道和潛流遺蹟。因此,此說有悖水文學說的基本理論和考古學的發現佐證。

濟源的地貌特徵為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部斜川的簸箕形東西向狹長盆地。北部崇山峻嶺,奇峰林立,西部低山丘嶺,層巒疊嶂,南部黃土丘嶺,連綿起伏。山區面積佔全市總面積70%,其中北部山區四個鄉鎮32個行政村,西部山區四個鄉鎮201個行政村。南部丘嶺佔比12%,平原佔地18%。地勢為漭河以北北高南低,淏河以南,南高北低,兩河流域西高東低。北部沿太行山東部為沁河流域,南向岀山後即折轉東流進入沁陽境內。西部分別為漭河流域和湨河流域。封門斷層山脊以西山區均為一級入黃的硯瓦河流域、大店河流域、夢柏河、鐵山河、逢石河等流域。各河均南向按由高到低的自然規律直接匯入黃河。封門斷層以東的五指河、塌七河、虎嶺河在三河村相匯後稱為湨河,北南折東經古縣城南東流。漭河潛流如前述,部分順河道岀露東流仍稱漭河,在古縣城北邊經過。部分以泉的形式在龍潭、廟街、李莊等地岀露後被稱為沇水,東流後稱為濟水。

封門山脊在水文地質學上被稱為濟源境內東西水系的分水嶺,將王屋山水系與濟水水系分割開來。古代還將其作為生物分界線,向有“八哥不逾濟”的說法。因此,不僅太乙池水,王屋山區所有泉水、河流均難有逾越封門分水嶺東流的可能。

以上論斷的水文地質學觀點,經與河南省濟源水土保持科研所副所長、水利水文高階工程師李懷安先生,濟源煤礦總工程師、採煤地質高階工程師馬永義先生進行商榷,得以高度贊同和肯定。並有原濟源縣水利局長梁統璋先生主筆於1983年完成的內部資料圖書《濟源縣水利區劃》一書予以佐證。

另外,太乙池之說也有悖物理常識的認知。

古代的濟水在濟源境內雖不能與大江大河相比,但可以擺渡行船應沒問題,濟水沿岸遺留下來的東、西水屯、東、西碼頭、水運等古村落名就足以說明當時的濟水具備水上航運條件。但能撐得起船,運得動舟的河流決非太乙池那一池僅憑潛流地下執行,沿途缺乏補給的涓涓細水可以勝任的。也與當時沇水中萬泉噴發的景象以及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的直觀記憶難以匹配。

所以,濟水發源於太乙池之說純為謬傳,作為神話傳說尚可,作為科學認知傳播則不可取。

相反,濟水發源於漭河則順理成章。

首先,濟水和漭河為同一水系,濟水重源之地均位於漭河沖積扇下緣,具有接納該流域潛水、小枝流水、山前側滲水,以及沖積扇沙礫層滲水的先決條件。

其次,漭河具有歷史和現實的潛流地質地貌特徵展現。況古有漭不過劍(白澗村)的神話傳說,現有漭河囗水庫因庫區地質滲漏難以蓄水的工程現狀予以證明。

再者,本文作者具有驗證濟水與漭河水系相關的親身經歷。

1996年9月1日濟源煤礦任莊井突發了一次特大淹井事故,此次事故造成22名礦工遇難,歷時一年的救援。時任濟源煤礦黨委辦公室主任的作者被抽調任搶險指揮部秘書長。淹井後10多天,也就是9月10號前後,曾帶人前往濟瀆廟和龍潭寺等地檢視礦井淹井和排水對相關區域水源變化的影響。一到濟克路伯王莊村口便看見人潮洶洶的景象,驚問有什麼事情發生,有人告訴我們是龍潭寺的黑龍爺回來了。為了歡迎犒勞黑龍爺,村裡老百姓專門請了三臺大戲唱戲哩。我們乘興一路向龍潭小學走去。臨近學校的土路上就有了泉眼的出現,走進學校,只見鋪著地磚的地面上,操場上到處都有汩汩冒岀的泉水,還有老師告訴我們教室裡都岀泉了。告別學校走到西牆外的龍潭池邊,見到了潭裡消失多年的湧泉又重新再現。自然黑龍爺是不會如民所願的,無論百姓如何熱情虔誠,慶典多麼隆重,隨著濟源煤礦注漿封水和排水的進展,還是悄悄的離開了它的岀頭之地。

此情此景雖然已經過去二十五之久,作者依然記憶猶新。

濟源煤礦任莊井與濟源城區平原同處於漭河沖積扇上,同為漭河流域。任莊井處於沖積扇的上緣,傾斜平原的高階,與漭河岀山口相隔僅二、三公里。實踐證明漭河潛水對煤礦的透水安全有直接影響,煤礦的開採排水對濟水水源的大小有直接影響,濟水源自漭河的推理也就自然順理成章。

濟瀆源流考 | 作者:楊守印

作者簡介:楊守印,一個愛較真的小老頭,曾就職於濟源煤礦,任過煤礦宣傳部長、辦公室主任等職。喜歡以文字自娛,偶有詩文短評發表於網路。

稽核:文子 | 責編:王芳 遠岫 若谷 | 編輯:陳麗 | 圖片:網路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大河文學”(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顧問:河南凌峰律師事務所崔素芳律師;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