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身家幾百億只開20萬的車,8億人用他的產品,但沒幾個人認識他

當有一天,一個人的身價超過百億,他會做什麼?

絕大多數的答案無非兩個:買房和買車。

然而,有這樣一號人物,躋身於巨頭網際網路企業的當家之列,號稱計算機圈內數一數二的“大佬”級人物,他和公司一路走來,同時也積攢了鉅額財富,可他依然如當年一樣低調,走在大街上,也沒有幾個人能認得出他。

他的名字,絕大多數人都很陌生,叫做張志東。

他的公司,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無法擺脫,名為騰訊。

一個低調的“二當家”

提起騰訊,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一個名字:馬化騰。

很多人不知道,張志東就是躋身於馬化騰之後的二號人物,也是騰訊第二大個人股東,他之所以如此低調,或許也和經歷有關。

在騰訊創立十年多以後,馬化騰依舊能夠記得他和張志東攜手努力的場景。

那是1998年的深秋,雖然南方的氣溫還能保持在十幾度,可對於幼年的騰訊來說,即將面臨的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11月的時候,馬化騰和張志東以“合資”的形式註冊了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那會的商業佈局也並不算廣闊,兩個年輕人只是希望能將尋呼和網路聯絡起來。

最初的QQ誕生了,不過只是公司的附屬產品。

1999年初,這個軟體被張志東掛在了網上,並且採用了免費下載的模式,誰也沒想到,奇蹟發生了,使用者的數量也一度呈現出幾何級增長的態勢,不到兩年的時間,使用者已經突破了3000萬大關。

張志東本身就是程式設計師出身,也是騰訊的核心技術團隊領頭羊,可光有本事不夠,彼時的騰訊並沒有那麼多錢用來做伺服器。

他和馬化騰商量了一下,兩人準備直接把QQ賣掉,結果幾經周折,QQ還是無人接手,大家也不希望辛苦努力的結果付諸東流,於是便決定勒緊褲腰帶好好運營一番。

這個過程,張志東始終伴隨在馬化騰左右,成為了最大的功臣。

為了能夠掙錢,張志東什麼業務都接,從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他顯然是有功底的,什麼網頁、程式設計、系統整合等,只要攬下來,張志東就一定要做好。

那會,也是騰訊最為焦灼的時候,兩個人曾表示:“只要公司能活下來,就算成功了。”

在騰訊崛起的路上,張志東都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存在。

據天極網的老總林軍說:

“馬化騰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可有的時候也非常固執,他注重使用者體驗,也願意花時間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看問題,張志東的頭腦靈活,對技術一類的東西非常沉迷,馬化騰會將很多事情簡化,張志東能將一件事情做到完美。”

最簡單的例子便是QQ,這個軟體的架構設計源於1998年,到了2009年,QQ使用者從設計之初的“百萬級”增長到“億級”,整個架構還在使用,這也是張志東值得尊敬的地方。

成功的創始團隊,在很多方面都是類似的。

馬化騰也認為,同學之間能夠更好協調彼此的關係,在社會上認識的人,一旦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了麻煩,那麼就很容易出問題。

騰訊最早的團隊,其實也只有這兩個人,隨後是一個月加入一個,最後變成了5個人。

從一開始,張志東就把所有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產品上,業內也將他稱呼為“馬化騰背後的男人”,標準的理工生經歷,也讓他對於外面的花花綠綠絲毫不感興趣,他在乎的,就只有他腦海中認可的東西。

在騰訊急速擴張的那段時間裡,張志東的座駕也僅僅只是一輛二十多萬的大眾寶來。

騰訊內部還流傳著一個笑話:有一次,某位內部員工發現張志東換車了,非常驚訝,四處打聽張老闆換了什麼新座駕,他身邊的人的汽車都是百萬級,再怎麼說也不能落後,結果問了一圈才發現,張志東確實換車了,只不過還是一輛新的大眾寶來。

在張志東的眼裡,金錢和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作為標準的“科班”出身,他始終覺得技術才是一切的基石,技術能夠改變生活,

而停留在外表的物質只是為了滿足內心的虛榮而已。

從他的身上,似乎能夠看出一種“工匠精神”。

所以,即使在公司裡,張志東都很少亮相,他更加註重技術方面的研發,也有絕對的實力,在騰訊的各種軟體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張志東經常加班到夜裡,鑽研各種疑難雜症,讓騰訊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馬化騰也說過:“最初的那批創業團隊並不在乎錢多錢少,大家也都是真的熱愛這份事業。”

騰訊創立之初的時候,張志東的持股比例也非常高,僅次於馬化騰,騰訊越做越大,即將成長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巨人,那就需要眼光獨到的投資者。

可公司的戰略發展方面並不是張志東的特長,他的股份也最終被稀釋到百分之六,可他絲毫不在乎這些,依舊埋頭於自身的事業。

與張志東共事的人對他的評價無外乎低調、沉穩、靠得住,他在關鍵時刻總能帶給大家驚喜。

作為“二當家”,張志東也有自己的用人之道,他覺得,一個團隊能夠成功,需要領導帶領著大家堅定信念。

無論騰訊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張志東都會帶著大家堅持下去,正因如此,騰訊內部的員工稱張志東為“定海神針”。

因為有張志東,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技術性人才,這些人才,也是張志東所認可的“騰訊最大資產”,他們就是騰訊的核心競爭力。

水漲船高的身價和出乎意料的選擇

QQ號中的10001號是馬化騰,10002號便是張志東。

馬化騰的身價很高,張志東自然不會例外,兩人就是整個騰訊帝國中最親密的戰友。

早在2013年的時候,張志東便以229億元的身價位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25名,可即使在那個時候,外界也很少聽說過他的名字。

位高權重,是無數人的追求,可張志東得到了這些以後,他竟然選擇了放棄,那會的騰訊,也是當之無愧的巨頭。

2014年3月19日,騰訊科技報道:

騰訊公司核心創始人之一張志東今天宣佈不再擔任執行董事,並在6個月以後卸任,之後,他將以公司終身榮譽顧問和騰訊學院榮譽院長的身份出現。

張志東不善言辭,所以從他嘴巴里說出的每一個字,都像是有感而發。

在卸任的那天,張志東帶著一向謙和的笑容,接受了一次採訪,他或許也知道,就算選擇低調的離去,網上一樣會掀起軒然大波。

張志東選擇離開的核心原因,是“網際網路不能倚老賣老”,這是他的初衷,沒有被任何外界事物所影響。

他對記者說:

“好幾年前,我就有過這樣的想法,並且在2012年的時候開始和pony商量交棒的事情,那會公司也恰巧處在轉型期,骨幹還是要留下帶領公司轉型,所以我們把時間定在兩年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是個好機會。”

從他27歲到43歲的黃金年段,張志東經歷了16年的高強度腦力勞動,網際網路這個行業歸根到底還是“年輕人闖天下”的行當,需要充足的激情,還得有過硬的體力。

張志東覺得,人過了40以後,經常覺得精力有些跟不上,如果是在傳統行業,還能說是“薑還是老的辣”,可在網際網路行業,連領導的精力都不夠充沛了,那麼下級員工會是什麼態度。

張志東和馬化騰還在年輕的時候,設計產品時就格外注重年輕人的體驗,騰訊也需要新鮮力量,讓他們去搞明白年輕人的變化,一旦死板了,自然是要出大問題的。

在網際網路行業,必須要保持敏銳的嗅覺,況且張志東一直喜歡做技術方面的事情,時代變化得太快了,他也有點搞不清楚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麼。

張志東影響了騰訊16年,見證了從“小企鵝”成長為“巨型企鵝”,離開自然是有萬般不捨,可他僅僅只用了兩個詞:感恩和欣慰。

在放下了權力之後,張志東會選擇去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節奏,作為騰訊學院的講師,他在後來一直將重點放在技術人員成長之上,還會考慮做一些技術公益的事業。

網際網路領域的白領們都非常敬重張志東,可他覺得,這一切並不重要。

他的個性是比較關注於短板,而且網際網路行業不會尊重一個人有多少歷史成績,行業也是面向於未來的,公司一旦驕傲了,就會失去對未來的敏感,很容易失敗,體量越大,就越要有危機感。

透過觀察也不難發現,騰訊公司高層領導之中,除了張志東“杳無音信”,馬化騰同樣也是非常低調的一個人,真正把他炒火的,還是廣大網友。

畢竟,堂堂騰訊大當家,想低調都難。

兩人身上低調的特點,也是騰訊能夠度過一次又一次危機的根源,他們始終都能夠居安思危,認真對待每一次風險,騰訊才能夠最終崛起。

張志東的座駕是大眾寶來,而馬化騰的座駕也僅僅只是沃爾沃。

他們都有不看重的地方,也都有非常看重的地方。

這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畢業生也呈現出幾何增長的狀況,畢業之後,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不過時代也很開放。

張志東也曾說過:

“在一個環境裡用心工作三年,就一定會獲得成長,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很用心的去做,那麼就會學到真本事。”

不過,所有關於張志東的採訪,都是從騰訊內部流傳出來的,外界根本沒有機會觸控到張志東,因為他實在是太低調了,就連企業家們湊在一起開交流會,很多人都覺得這位面生的男人或許是哪個“新秀”。

吳曉波曾寫過一本《騰訊傳》,對赫赫有名的“騰訊五虎”都作了詳細的記載,可唯獨涉及到張志東的時候,篇幅是最短的。

他和馬化騰共同奮鬥的時候,也將自己的理念全部融合到馬化騰的思想中;而具體的技術方面貢獻,則全部分散到團隊成員之中,這樣對比下來,他就顯得不那麼顯眼了。

無論是27歲還是四十多歲,張志東始終都沒有改變,他不喜歡太重的光芒,更喜歡鑽研自己的程式碼。

當然了,如果有人才出現,張志東便會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權力。

最著名的案例,便是扶持張小龍研發微信。

當年微信提案剛剛出來的時候,幾乎遭到騰訊內部的一致反對,粗略來看,微信和QQ實在是太像了,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重疊。

可張志東還是看到了微信未來的無限種可能,力排眾議,把張小龍扶持起來。

微信大獲成功後,如今每天都有超過10億人開啟微信,早已成為無可取代的重要軟體,人們似乎也只記住了釋出會上的張小龍,而沒有看到那個力挽狂瀾的張志東。

回顧整個職業生涯,張志東始終都保持著高度熱情,奉獻著自己的能量,直到現在。

騰訊的“Tony”老師,也值得被尊重。

參考

1。 專訪張志東:16年揮灑激情 滿懷感恩和欣慰 騰訊科技

2。 馬化騰&張志東:QQ上的同學好友[J]。新經濟導刊,2009(03):84。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342826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