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星巴克曝食品安全醜聞,過期一週還敢賣!莫讓品控變成品牌黑洞

12月13日,新京報記者在對無錫兩家星巴克進行臥底調查後,公佈了大量食品安全問題:

過期的巧克力液、紅茶液、抹茶液等原料,並未做報廢處理,而是撕去原來的日期標籤,換上假的新標籤,值班主管對此做法完全默許。

無獨有偶,在另一家星巴克門店,“開封后不可過夜”的糕點,同樣過期售賣,甚至還使用過期一週的可可碎片。

除了過期食材,衛生問題也很嚴重,用於擦拭垃圾桶的麻布,堂而皇之地擦洗咖啡機和吧檯。儘管星巴克對食材、衛生、操作等各種環節,確實都有明文規定,卻被主管店員選擇性無視。

星巴克曝食品安全醜聞,過期一週還敢賣!莫讓品控變成品牌黑洞

事件曝光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對全市80餘家星巴克門店開展排查,發現從業人員未戴工作帽、消毒記錄不全等15處問題,並對星巴克進行了行政約談。

而諷刺的是,星巴克也會對門店進行內部檢查,臥底記者就親歷過一次檢查,儘管有專門的巡查人員來訪,但只要臨時處理掉過期食材,就能輕鬆應付檢查。

其實,當地對星巴克的投訴屢見不鮮,不少顧客稱咖啡內有異物,或是產生腹瀉症狀,這都與門店售賣過期食品、操作不規範有很大原因。

Part 01

星巴克品控犯下低階錯誤,究竟有哪些原因?

星巴克對外一直自稱“行業最高標準,嚴格執行食品安全金標準。”官網上還列出了 “中國食品行業最受消費者信賴品牌”等諸多榮譽。爆出如此普遍、低階的食品安全事件,實在讓人大跌眼鏡,為什麼有著“金標準”的星巴克,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01

食材過期報廢成本,與門店考核指標衝突

星巴克對門店都有營業額、利潤率的考核,像過期食材這樣的損耗,同樣也要算入門店成本,但如果使用過期食材,就能馬上規避損耗,還能提升營業額。在考核的壓力下,成本控制成為門店所有員工的利益共識,而在食品安全上就容易鋌而走險,讓過期食品登堂入室。

02

擴張速度過快,品控執行跟不上

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已有5000餘家門店,但管理能力顯然沒有同步跟上。門店的擴張,同時也是人員的擴張,人員吃緊、急於招人用人,於是在記者臥底的這家門店,員工還沒吃透各環節的安全規範,就可以上陣操作,造成有規範卻不執行、亂執行。

星巴克曝食品安全醜聞,過期一週還敢賣!莫讓品控變成品牌黑洞

03

沒有培訓就倉促上崗

其實,像星巴克這樣的大型連鎖品牌,都會有詳細的操作規範,而到了具體執行層面,值班主管直接縱容,老店員上行下效,再多的明文規範,也形成不了約束。

臥底記者在無經驗、零培訓的情況下,只是由老店員的帶領下直接上崗,上樑不正下樑歪,使得不正規的錯誤操作一代代“傳承”下去。

04

檢查不嚴格,形式走過場

星巴克雖然有針對門店的檢查,但來自“自己人”的規律性例行檢查,讓店員很容易“下有對策”。如果沒有超脫於利益之外的獨立隊伍,檢查很容易淪為走過場,甚至是暗箱操作。

05

自上而下的管理鬆散

在有關部門的大排查中,不少門店都查出了各種問題,說明此次事件不是個別門店的失誤,而是區域整體的管理鬆散,高層漫不經心、中層麻痺大意、主管默許縱容、員工肆無忌憚。在食品安全上重視度不夠、決心不足,檢查時漫不經心、下有對策,以及“只要不出事,就是沒問題”的僥倖心理,像滾雪球一樣,釀就了此次重大丑聞。

Part 02

星巴克不是孤例,海底撈因品控不善跌入“品牌黑洞”

以星巴克的品牌積累,只要亡羊補牢,完全可以走出醜聞的不利影響,但有些品牌就沒這麼幸運了。曾以服務與品質著稱的海底撈,就因為盲目擴張,忽視了品控管理,曝出豆花過期等多次食品安全醜聞,市值暴跌千億,關店300餘家。無獨有偶,奈雪的茶、胖哥倆、麥當勞等品牌,近來也曝出過類似的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星巴克曝食品安全醜聞,過期一週還敢賣!莫讓品控變成品牌黑洞

事件曝光後,星巴克在13日晚發出道歉宣告,並採取了六項整改行動,對於餐飲連鎖而言,品控向來是一個較難處理的問題,但卻是必須要做好的。根據星巴克的整改措施,我們可以梳理出這六點品控建議:

01

從最高層開始、自上而下地保持對品控的全面重視,堅持食品安全紅線不可觸碰

02

增加檢查的力度與頻次,尤其是來自無利益關聯的第三方的檢查

03

必須對門店主管、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規範,嚴把執行關

04

開闢內部舉報通道,鼓勵員工舉報,建立獎懲機制

05

採用更多的監控、智慧檢測,技防大於人防

06

探索更多的技術手段,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操作

星巴克曝食品安全醜聞,過期一週還敢賣!莫讓品控變成品牌黑洞

品控的“品”,不光是品質,更是品牌。為了追求盈利減少損耗,從而忽視品控,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為品牌形象的受損,才是最大的虧損。

品控做得好,它就是品牌的金字招牌,一旦忽視品控鬧出醜聞,它就會成為品牌的“黑洞”,使品牌多年的積累蕩然無存。希望連鎖品牌都能引以為戒,莫讓品控成為吞噬品牌的黑洞。